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许根福  孙秀玲 《铀矿冶》1995,14(4):244-251
研究了用353E树脂从树脂矿浆法提金的某银金矿氰化尾浆中进一步回收银的工艺。4段逆流矿浆吸附,树脂银容量为12mg/g,银吸附率达98.5%,载银树脂先用氰化钠溶液解吸铜、铁,水洗后硫脲硫酸溶液解吸银、再电沉积回收,银的解吸率及电积率均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2.
某难浸浮选金精矿碱式预处理-氰化提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浮选金品位65.20g/t,含砷15.40%、硫25.64%。84%以上金被黄铁矿、毒砂和脉石包裹,为难浸金精矿。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碱式预处理。再接氰化和炭吸附提金。结果表明。在NaCN用量6.5kg/t和炭浆浓度17.5g/L。炭浸24h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3.42%。金吸附回收率达99.67%。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从金厂硫脲硫酸解吸液中电解金、银和用离子交换法从电解尾液中回收金、银的工业试验结果。在所选择的电解条件下,金电积率>99%,银电积率≈98%,合质金含金92%—93%,白银含银97%。选用D61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电解尾液中回收金、银,树脂对金吸附率高,采用氰化钠碱性溶液解吸,金的解吸率为98%。实践证明:回收金、银所选定的工艺参数及流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载金炭上的铜含量较高时,会给解吸和冶炼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浓度的氧化钠溶液从载金炭上脱铜的研究,铜脱除率达95%。脱铜液经硫酸处理后还可回收铜和氰化物.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阿拉斯加的Fort Knox矿山中,解吸、酸洗和回转窑再生过程产生了细粒炭物料,由于其中含有有价的金,所以用压滤机收集这种细粒炭物料。细粒炭试样分析表明,其中含有20%-30%的炭、70%-80%的砂粒和0.17-0.68g/kg金。含在本研究的细粒炭试样中的80%金是以再结晶的游离金粒形式存在,其余的金以炭吸附的形式存在。在实验室试验中采用泡沫浮选法可从细粒炭物料中获得高回收率的金和炭精矿,并有效丢弃大量的砂粒。经3段金浮选和2段炭浮选,金的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炭的回收率为90%。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河南灵湖金矿应用载金炭解吸—电积提金生产中,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该工艺进行改革与实践过程。改后工艺由三部分组成:载金炭解吸,贵液电积,贫液炭吸附,有效地解决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使载金炭解吸率与电积率由过去不到80%提高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7.
孙时元 《矿业快报》2002,(24):13-13
在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的福特 -诺克斯( Fort Knox)金矿 ,在冲洗、酸洗和焙烧窑再生作业过程中 ,产生了炭细粒。由于细粒炭上吸附有金 ,所以用压滤机回收细粒炭。细粒炭样品分析表明 ,其中含有 2 0 %~ 3 0 %的炭 ,70 %~80 %的砂以及 0 .1 7~ 0 .6 8g/ kg金。在这项研究中所采  相似文献   

8.
从氰化浸出液中电积回收金和银的方法在工业上已采用多年了。钢毛阴极上的贵金属在达到一定的负载量以后就进行熔炼,以生产多尔合金。如果浸出液中金的浓度比较低,可先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使金和银富集,接着再进行解吸,以获得适于电积回收的较高浓度的含金富液。电解槽在大约80℃的温度下进行操作(系指解吸液的温度)。美国矿务局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电解槽,其特点是改善了传质过程(Improve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以下简称IMT型电解槽)。它能从稀溶液中直接将金和银沉积在钢毛阴极上,这样就可省掉活性炭的吸附和解吸工序。这种直接电积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常温下操作,不需要对大量的溶液进行加热。通过用NaOH调整稀浸出液和使电解液在阳极室内迅速循环的方法,用这种新型电解槽在常温下操作时,可以比传统的扎德拉型电解槽达到更高的电流效率和沉积速度。  相似文献   

9.
载金炭上的铜含量较高时,会给解吸和冶炼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浓度的氰化钠溶液从载金炭上脱铜的研究,铜脱除率达95%。脱铜液经硫酸处理后还可回收铜和氰化物  相似文献   

10.
五龙金精矿氰化炭浸工艺于1989年1月投产。它的特点是载金炭解吸电积之前先酸洗后解吸电积。它及时洗掉了载金炭表面的污染物,并将其排除到解吸电积之外,有效地保证了炭表面的活性,对稳定和提高金的吸附率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该工艺投产后金的回收率一直比较高。在入浸金精矿品位下降的条件下,提高金回收率0.23%,每年可多回收黄金数kg。扣除多耗的材料费,每年可多收入98784元。  相似文献   

11.
对某高硫铜矿石进行了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现场采用高碱(p H=12~13)工艺选铜,会对金、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金、银的回收。针对原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保持现场铜浮选工艺流程不变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矿浆碱度(p H值在10.5~12),采用铜选择性捕收剂、高效组合抑制剂选铜,从而在保证铜品位和回收率基础上提高金、银的回收率。通过系统试验研究,新工艺获得了含铜20.39%、铜回收率88.80%、金2.55 g/t、金回收率37.78%、银144.70 g/t、银回收率47.36%的铜精矿;与现场高碱工艺相比,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78和0.96个百分点,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07、2.38个百分点。现场原浆试验也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某氧化金矿石氰化浸出渣对金和银氰络合物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某褐铁矿型金矿石氰化浸出渣对银和金氰络合物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随吸附时间延长,溶液中金络合物浓度降低,而银络合物浓度有所增加.浸出渣对金和银络合物的吸附特点不同,活性炭与浸出渣对金和银络合物的吸附特性也不同.浸出渣对被浸出的铜络合物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对滤液中的氧化钙有比较大的吸附作用,从而导致矿浆的pH下降.  相似文献   

13.
邱沙  康维刚 《金属矿山》2016,45(4):72-76
苏丹某金矿为低品位贫硫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赋存于脉石矿物粒间,以中、粗粒级嵌布为主。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柱浸-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给矿粒度为-20 mm、浸液pH=10.5~11、氰化钠浓度为0.10%、喷淋强度为20 L/(m2·h)、喷淋时间为16 d时,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3.51%。对活性炭A和活性炭B进行磨损试验和饱和吸附容量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活性炭A综合吸附性能更好。在活性炭A投加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20 h时对浸液进行金吸附试验,金的吸附率可以达到99.67%。试验结果可以为该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BJ-306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山铜矿金、银回收率分别在59%和49%左右,提高金、银回收率,关键在于提高部分优先浮选中金、银回收率,早收快收,减少进入后续作业中金银数量,达到降低损失、提高回收率的目的。通过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在保证部分优先选铜精矿品位和作业回收率的前提下,采用新药剂BJ-306,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082%、8.141%、2.020%。  相似文献   

15.
在确保铜锌高效回收的前提下,通过试验确定了红透山含金银复杂铜锌硫化矿强化金银回收的合适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用优化后的工艺技术条件和现场的1粗2扫3精选铜、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2.22%、回收率为92.21%的铜精矿,铜精矿中金、银的品位分别为5.51 g/t和295.00 g/t,回收率分别为58.07%和60.51%。  相似文献   

16.
《Minerals Engineering》2002,15(7):549-552
Chlorella vulgaris and rice husk were selected from microorganisms and agricultural waste, respectively, to create new gold-eluteable adsorbents for adsorption of gold–thiourea complex, and compared with activated carbon. The maximum gold adsorption of heated-immobilised C. vulgaris, heated rice husk, and activated carbon was 10.34, 28.22 and 35.88 mg Au/g adsorbent, respectively. FTIR spectrum, thermodynamic study and elution tests indicated that heated-immobilised C. vulgaris and heated rice husk adsorbed gold by chemical adsorption: co-ordinate covalent bond.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f heated-immobilised C. vulgaris were ketone, carboxylate and ester, while the groups of heated rice husk were ketone, carboxylate and siloxane. Activated carbon mainly adsorbed gold by physical adsorption. Gold adsorbed onto heated-immobilised C. vulgaris, heated rice husk, and activated carbon was able to be eluted by 0.5 M Na2S2O3 to 100, 87 and 41%, respectively. Although heated-immobilised C. vulgaris had the highest eluteability, it adsorbed less gold. Therefore, heated rice husk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adsorbent for gold–thiourea pre-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强化浸出(PUL法)银精矿中金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文焕 《矿冶》1995,4(3):60-66
重点叙述了在超声波作用下,氰化浸出银精矿中金银的小型试验、扩大试验、半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PUL法具有金银浸出率高、浸出时间短、氰化钠单耗低等优点。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7%~99%和95%~96%,浸出时间仅是常规氰化浸出时间的1/3,氰化钠单耗节省政麻席kg/t矿。所研制的营式、槽式强化反应釜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形成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8.
某含金银矿石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金银矿石进行选矿流程研究,首先要确定氰化浸出选矿工艺,在较佳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提高金银的浸出率。然后进行吸附试验,吸附分别选用树脂和活性炭,通过实验结果对比,最终选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可以同时提高金银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