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天然气价格是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终端能源的清洁化要靠天然气和电力来共同完成;我国当前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天然气价格的合理化;我国天然气价格与国外比较,与煤炭和电力价格的比较说明,我国天然气价格偏高,电力价格偏低,是阻碍天然气发展的关键,文章希望通过市场定价,使天然气、电力价格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要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要用尽量多的电力、天然气去替代污染严重的煤炭与石油。由于我国现行的能源价格机制和能源政策忽视了能源产品的相对价格,造成了当前我国电力和天然气供应过剩。电力、天然气供应过剩将阻碍绿色低碳战略的实施。电力过剩相应地会阻碍风能、太阳能、水能与核能发电的开发利用。天然气过剩就会影响天然气代煤、代油的进程,如果因价格问题,"煤改气"出现逆替代,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如果能源产品相对价格不合理,电力和天然气的价格都大大高于煤炭,那么用电力和天然气去替代煤炭是很困难的。所以中国要特别重视能源产品的相对价格。要实现能源产品相对价格合理化,就要研究全球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和天然气定价模式,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定价模式。同时加快国内天然气的开采,增加国产燃气的比重,并且建立亚洲能源共同体,强化与能源出口国的议价能力。必须使电力和天然气的价格低于被替代的煤炭和石油,尤其要低于煤炭的价格。这样才能避免我国出现电力与天然气过剩,防止电力和天然气替代煤炭和石油过程的停滞,尤其要防止其逆替代。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能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能源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市场机制建设进展缓慢,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新一轮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四个形成":即形成比较完整的能源法体系,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能源监管体制,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能源定价新机制。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是以法治建设作为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以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的思路确定改革方式,将价格机制改革作为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改革的重点是理顺煤电价格,推进电价改革;改善原油成品油定价机制,尽早推出天然气价格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企业市场垄断,尽快完善电力监管体系,健全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监管体制,及早应对国际能源格局新变化,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相似文献   

4.
《能源政策研究》2006,(6):56-57
1.2005年世界能源最大的事件是石油价格猛涨,约比2004年增长50%,由此引发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高扬,其结果也影响经济形势变化,使人们更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12,17(7):13-18
能源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似乎是个老问题,我国从1985年开始,经“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直到2020年,一直坚持“能源发展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但在新形势下,重提“以电力为中心”就具有特殊意义.新形势下,不仅煤炭清洁利用要求把更多的煤炭转变成电力,而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时,大部分也必须转换成电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也必须以电力为中心.我国自1985年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以后,电力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力在全国的覆盖面大大提高,电气化程度快速上升.2010年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量的比重、电力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都比1985年提高了1-2倍.在大能源观的指导下,中国的绿色能源战略是:节能;解决煤烟污染,方法是煤炭利用要以电力为中心;发展天然气,用天然气替代发电以外的用煤,将替代下来的煤炭供发电用;发展水电和核电,对中国来说,水电、核电是能源工业以电力为中心的重要内容;开发新能源,新能源绝大多数需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所以绿色能源战略要以电力为中心.我国要实现用低碳、无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三次能源大转换,需要做好替代能源的选择;研究建立非化石能源的电力辅助服务设施;建立适应我国电力工业需要的智能电网;加强大规模储能设施的研究开发;加强用能设施的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中国在没有完成两次能源大转换的落后条件下,要通过第三次能源大转换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6.
原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认为,"气"时代是世界能源发展中,现视角下的必然过程。1973年,天然气在各大能源使用中占比16.2%,2004年占比达到20.9%,增长4.7%;而石油则由1973年的45%降为34.3%,下降了10.7%,煤炭用量基本保持不变。我国天然气应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2006年至2012年平均增长率为17.41%。由此可见,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天然气  相似文献   

7.
邓郁松 《中国能源》2005,27(3):23-26,10
2004年能源生产快速增长,需求十分旺盛,主要能源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出口明显减少,能源价格大幅攀升。2005年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能源供求形势将比2004年有较大缓减。预计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2%左右,煤炭产量同比增长8.5%左右,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0%左右。煤炭和电力价格仍呈上升趋势,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将有所放缓。建议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和逐步完善能源产品储备制度,重视高耗能产品的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价格问题,基于谱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典型市场的石油、煤炭、电力、天然气四种主要能源价格的周期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考虑到我国天然气与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电力、天然气三种能源市场价格均滞后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其中煤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石油,而根据美国市场经验,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波动周期均滞后于煤炭和石油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tce,是1949年的109.5倍和1978年的4.2倍。能源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应当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和新兴能源都是清洁能源,它包括洁净煤、天然气(含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由于清洁能源大部分需要通过电力来实现,所以在清洁能源发展中电力部门必然是主力军。电力部门一是要研究开发清洁能源新技术,把清洁能源转变成安全、稳定、经济的电力;二是要使清洁能源生产出来的电力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只有达到这两个条件,由清洁能源转变而来的电力才能提高其在电力总供应量中的比重。在IEA和BP的世界一次能源统计中,中国"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的比重都非常低,均不到20%。统计数据反映出的中国能源结构的突出问题是煤炭比例太高,石油、天然气、核电比例太低。因此,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的重点应该是主攻洁净煤技术(包括CCS),同时加快发展天然气、核能和水电。  相似文献   

11.
<正> 能源结构包括:一次能源结构、发电能源结构和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1.一次能源结构一般分为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一次能源的生产结构是由本国的资源条件决定的,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除由本国资源条件决定之外,还可以通过能源国际贸易来弥补。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供应立足于国内。因此,要改变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必须下决心改善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建国40多年来,我国在改善能源结构上作了许多努力,在开发煤炭的同时,注意加快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开发,使煤炭比重有所下降,石油等优质能源比承上升。们到目前为止,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仍占75%左右,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  相似文献   

12.
《浙江节能》2009,(4):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09.5倍和1978年的4.2倍。能源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新格局,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09.5倍和1978年的4.2倍。能源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沈阳地区能源发展框架为扩张电力、天然气,抑制煤炭,实现核能产业化,普及太阳能、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15.
从能源的角度,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薪柴时代、化石能源时代和非(后)化石能源时代,化石能源时代又可依次划分为煤炭时期、石油时期和天然气时期.我国现在仍处于煤炭时期,在能源转型中煤炭是碳减排的主要承担者,煤炭消费清洁化是其初期最现实的要求.当不再主要作为燃料使用时,煤化工则成为煤炭利用的重要途径.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然而能源行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煤炭去产能后的债务问题依然突出、煤电发展控制与保障供需平衡统筹难度加大、炼油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日益凸显、价格偏高仍是制约天然气发展的关键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制约、风电发展存在地方保护和无序竞争现象。对此,需要科学谋划、统筹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正在研究编制中,体制改革是重点内容之一.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规划工作会议透露了能源改革的方向,涉及油气矿权管理机制、能源输送通道管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等方面,并将同步推进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在油气改革方面,我国将建立科学合理的油气矿业权准入、退出和流转机制,鼓励各种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个经济发展较快的人口大国,它目前的经济和能源状况很像本世纪初的中国。印度的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速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不断加快,但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进口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欠帐"状态,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保障能源供应是印度发展中最急迫的现实问题。在印度能源构成中煤炭居首位,燃煤发电量占其电力的68%;石油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低于世界均值;水电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较高。印度煤炭进口增长很快,现居世界第三位,且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印度大量进口原油、出口油品,但天然气进口增长缓慢。印度能源生产和进口被压抑的原因在于强行压低国内价格、政府为财政补贴背上重负、能源被国营大企业垄断,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施政能力薄弱。但这并不能阻止印度在世界经济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逐渐增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中国和印度为领跑者的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成为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费中心,世界能源格局的多元化亦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9.
Tom Randall 《风能》2015,(3):18-19
自2014年7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下跌幅度已超过50%。如此巨大的价格跌幅如果放在5年前,足以导致可再生能源产业濒临破产。但今天,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本文列出了七大理由,解释了为什么油价下跌不会导致向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的偏离。1太阳能与石油不存在竞争石油是用作汽车燃料,而可再生能源则是用作发电,二者实际上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将石油用作发电,即使其价格跌破50美元/桶,其发电成本仍然过高。真正与太阳能存在竞争关系的是煤炭、天然气、水能和核能。而太阳能又属于新能源,仅占当今电力市场不到1%的市场份额,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力  相似文献   

20.
要闻     
《能源评论》2012,(11):8-8
天然气价改扩大试点方案已完成 备受关注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了重要进展。10月12日,中石油集团相关人士证实,全国天然气价改扩大试点方案已完成,定价方法仍沿用在两广试点的“市场净回值法”。按照此前计划,川渝等地有望继两广之后成为第二批试点区域。能源专家表示,天然气价格应该是中国几个能源品种价格中最不统一的。一方面,对外依存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目前改革比较容易,原因是天然气在民用中占比较小,今后当居民天然气用量增大时,改革比现在要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