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以往等高线树在表达地形图等高线拓扑空间关系时既没有考虑局部地形特征(鞍部、山头、洼地等)又不能很好表达等高线与所围区域之间的关系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地形特征等高线构建增量等高线树,以同时表达等高线之间、等高线与所围区域之间两种拓扑空间关系.通过建立等高线约束Delaunay三角网,给出了增量等高线树的动态提取算法.研究表明,增量等高线树在地形识别、基于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等值线充填等方面的表现都优于以往等高线树,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一类椭圆曲线二元伪随机序列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建立是地貌综合的关键因素之一。等高线之间的邻近、层次等空间关系通常采用等高线树来表达,目前已存在的等高线树的构建方法均是在假设等高线没有断裂的情况下进行,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认知的新的等高线树构建方法,利用空间认知中的抽象思维,通过对等高线之间的相邻、嵌套、层次等关系的分析、比较、综合,抽取出等高线描述地形的规则,并找出断线连接的辅助边,由此确定等高线断线唯一的一种逻辑闭合连接,进而建立等高线树。实验证明,该方法较好解决了在等高线存在断线的情况下无法合理有效建立等高线树的问题,较已有的等高线树构建方法具有更广的适用性和更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等高线可视化和1:M比例条件下,传统的等高线定义产生悖论,即第一悖论:一条等高线有高程HC的同时又有另一高程Hi;第二悖论:一条等高线同时又是非等高线.通过等高线定义的修改,强调"地面等高线的高程必须与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程相一致",而使任何等高线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内,有且仅有一条线与地图上的等高线对应,从而使制图对象与地图符号之间的双一一函数关系得到满足且消除等高线悖论.  相似文献   

4.
陈建城 《宁夏工程技术》2011,10(4):347-349,352
在不影响地形图精度的前提下,为使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更简捷、图形更加美观,利用RDMS4.5和CASS2008都具有根据高程点自动构网内插绘制等高线的功能,以绘制大马庄山区地形图等高线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RDMS4.5在绘制等高线时建立的DTM方法、修改数字地面模型、等高线拟合、注记等方面更有优势,而CASS2008在修饰等高线时具有比RDMS4.5更强的功能.因此,利用RDMS4.5绘制等高线线形好的优点,再结合CASS2008强大的CAD功能,使等高线的绘制更加简捷,节省了成图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从而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分幅数字化后相邻图幅的等高线拼接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吸取了ArcGIS处理该问题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幅等高线智能化接边的约束条件和算法,并利用ArcGIS Engine实现该处理方法.在该算法的实现过程中,运用等高线的几何关系和属性特征进行对接边等高线的筛选,在充分考虑接边存在的各种异常情况前提下,确定接边规则,从而实现等高线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三维地形数据生成技术普遍缺乏对小范围地形的便捷导入,还停留在大范围、高硬件支持、高计算量水平的现状,介绍了由图像等高线信息生成三维地形的简易方法.着重论述了等高线的跟踪及等高线间地貌信息的填充,根据等高线的特点,采用图像的边界检测方法实现了对非细化等高线图像的自动跟踪;采用内插和外插相结合的方法填充等高线间的地貌信息,生成的三维地形效果较好.介绍的由等高线图像生成三维地形生成方法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而且对于系统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较低,适合于一些小规模、且对地形精度要求不高的三维地形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地形图等高线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形等高线的识别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里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的等高线自动识别方法 ,首先通过对粗长线条的自由端进行匹配 ,来提取进而识别等高线的高度数据 ;然后利用长线条之间的邻接关系 ,从已知高度值的等高线出发 ,识别出地形图中其余等高线。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个实例 ,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论的等高线空间关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模拟判读地形图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下有效地描述、表达等高线的空间关系.为解决此问题,从空间认知的需求出发,在等高线空间关系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图论中的树结构(等高线树)形式化表达等高线的空间关系,以便在计算机环境下有效地表达等高线空间关系,建立了可执行的等高线空间关系计算方法.并且给出一个从数字等高线图中提取山包的实验.实验表明,上述等高线空间关系的描述与表达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加密等高线应用在科研生产中的很多领域,在某些工程设计中,其初步设计的图幅也利用了等高线加密技术。以现有通用软件为平台利用已有的矢量等高线自动加密内插新等高线,在内插等高线的过程中,由于点线文件多而杂故首先简化等高线原图,再逐步去掉干扰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包括在原图中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只裁剪出等高点线和去掉不合理高程点线及图框两个步骤,然后将在最终等高线简化图基础上内插生成的新等高线图与原有等高线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使比较具有随机性,取每根等高线上头、中、尾三点,量相应追踪生成的新等高线上相应点之间的高差,同一位置量测三次取平均,比较的结果表明矢量等高线自动加密内插的精度可以满足地质编图及填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一些与地形不符的等高线进行分析和手工修改三角网对其进行优化,阐述了实际工作中圆滑等高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