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淤地坝建设对改善黄土高原区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改变微地貌,增加良田面积,有效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侵蚀,减少水土流失,能有效拦蓄洪水,减少灾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区域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坝代路,便利交通。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淤地坝监测系统建设,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纲要》以 及“数字黄河”工程规划为依据,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地面观测为基础,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 定位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为手段,结合黄河流域监测网络建设,建立淤地坝监测系统,最终 实现淤地坝监测信息的实时采集、准确处理、快速传递、便捷查询、可视化管理,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 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治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伯仁 《人民黄河》2005,27(12):66-67
通过对以往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几点建议:应提高生态植被建设质量和效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采取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创新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行淤地坝、梯田建设;对当地居民实施以能代赈的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良军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利学报》2002,33(1):0081-0086
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区域的水土流失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评价对数据建设的需要,分析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进行水土流失评价的数据需求状况,运用GIS(ARC/INFO),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的系统、宏观、综合和定量评价的基本数据库,并就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建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IS是进行具有海量地理数据特点的区域地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7.
刘斌  加生荣  郭锐 《人民黄河》2004,26(3):20-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野外试验区建设是“模型黄河”建设的重要部分,试验区分为3种类型:基础数据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区和综合治理效益监测研究区。野外试验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坡面侵蚀规律;②重力侵蚀;③坡面-沟道侵蚀耦合机制;④坝系建设关键技术;⑤单项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机理与应用等。试验区建成后应具有的功能是:①能与室内模型进行同步试验;②对坡面、沟道耦合侵蚀过程进行观测试验;③能进行侵蚀过程的试验观测。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利》2004,(7):J005-J005
水坠筑坝技术是淤地坝筑坝的主要方法。由于其对施工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技术简单,便于群众掌握,同时形成的土坝质量高,因此在黄土高原得到全面推广。利用淤地坝辅助设计系统可以模拟筑坝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浅谈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忠 《人民黄河》2001,23(1):24-26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可以用“三低”(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林木生长率低)来概括,人工林具有矮化,纤细,低产,烯疏4个特征,自然条件,适地适树、苗木质量、造林技术、抚育管护等5个方面的问题是造成“三低”的主要原因,适地适树适法是现阶段防治中造林“三低”的主要技术途径,其核心是“林水平衡”合理布局,适地适树,重视经济树种、抗旱造林以及加强病、虫、鼠、免、牛、羊、危害防治,是搞好区内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利用GIS对空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数据与图形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科学性,为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建设以来在监测实施、监测技术、报告发布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为保障监测数据的质量而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分析了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银杏引种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忠 《人民黄河》1999,21(10):22-24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位于银杏栽培的北区边界。低温、干旱是影响该区引种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选取评价因子、构造隶属函数,对区内84仃引种县(市、区)的 进行了综合评判。全区共划分为3个类型区:南部暖温带半湿润区银杏引适宜区,包括甘、陕、山三省的30个县(市、区);中部温带半干旱区银杏引种较适宜区,包括甘、陕、山三省的26个县(市、区);北部北温带干亓区银杏引种不适宜区,包括甘、陕、山蒙四个省区的28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主要产沙区,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在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面临新的需求。为了给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近70 a来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研究表明: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暴雨集中及植被缺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尤其是水力侵蚀,在危害当地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的同时,导致大量泥沙下泄影响黄河防洪安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理念尚需更新、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水平亟待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机制尚需改进、水土流失治理监管体系尚需完善;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是,坚持“防治结合+工程治理”方略,重视植被恢复,加强封禁管护与禁牧休牧,创新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黄河水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河流域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明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及其影响下的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有助于为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及措施变化,辨析了治理措施的减沙效应。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历经五个典型治理阶段,主色调由黄变绿,下垫面发生不可逆的变化;(2)2000年以来,主要产沙区汛期雨量偏丰且极端降雨增加,而黄河沙量相对1919—1959年锐减了85%,中游中常洪水发生频次降低,下游河道由淤积转为冲刷;(3)林草、梯田和淤地坝减沙成效显著,溃损淤地坝淤积泥沙出库比15%,难以发生"零存整取"现象;(4)与历史极端降雨事件相比,2000年后相似降雨条件下,典型流域次洪水量和沙量分别减少30%~78%、53%~88%,水土保持成效显著;(5)新水沙情势下应适时调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格局,并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改造下游河道,解放滩区。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傅伯仁 《人民黄河》2006,28(12):55-57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研究工作,但至今依然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人工植被建设质量差、效率低,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隐忧,土地制度安排中的“公地悲剧”,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等。为此,就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率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相关政策,创新土地(耕地+荒地)制度,尽快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创新投资方式、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已经建成的淤地坝为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大量淤地坝的信息利用和管理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已经启动的“数字黄河“建设组成部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在应用新技术条件下,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在对信息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查询、传输、发布、三维可视、辅助决策等,以便更好地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黄土高原中部的油河流域为例,利用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分析了1977年以来的讷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年径流深度、年侵蚀模数、汛期径流深度、汛期侵蚀模数和枯季径流深度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通过基于流域降水与水土流失过程各参数的统计回归模拟分析,区分出了降水和土地利用等地表属性变化分别导致的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认为:1980年以来,流域水土流失明显趋缓,以10年为尺度得出的平均值,径流深度减少了32.75mm,侵蚀模数减少了778t/km2.水土流失的变化主要是由地表属性变化引起的,降水量变化的贡献很小.耕地面积变化和地表属性变化引起的水土流失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坡耕地改梯田的农田水利建设可能是导致水土流失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田燏贤 《陕西水利》2022,(4):123-124+132
以山西省长治市采煤项目(联盛西掌煤业兼并重组项目与红兴煤业延深开采项目)为例,分析黄土高原地区采煤区常见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矿区土石的刨移和堆砌造成的地表扰动、植被破坏、弃土弃渣等问题导致的水土流失加重,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成效显著,植物措施虽然实施难度相对较大,但更为环境友好,应与工程措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