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田高活性杀稗剂苯噻草胺的开发与使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少泉 《农药》1999,38(3):1-2,6
本文评述了苯噻草胺的开发,特性,生物活性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苯噻草胺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姜欣  李世忠 《农药》1999,38(7):9-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反相谱柱和紫外检测器,用外标法对苯噻草胺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偏差0.24,变异系数0.25%,线性相关系数0.9999,回收率99.3%-100.2%。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苯噻草胺的合成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苯噻草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诚  肖和平 《广西化工》2000,29(2):24-29,54
综述了苯噻草胺的合成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苯噻草胺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苯噻草胺及相关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中苯噻草胺的合成采用2-氯代苯并噻唑与2-羟基-N-甲基乙酰胺反应来制备为宜,2-氯代苯并噻唑的合成采用2-在苯并噻唑氯化法为宜,2-羟基-N-甲基乙苯胺的合成采用氯乙酰氯法为宜。  相似文献   

6.
苯噻草胺的生物活性与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联贺利  张宗俭 《农药》1999,38(1):15-18
本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苯噻草胺对稗草的生物活性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噻草胺对1 ̄3叶期稗草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保水与否以及保水时间对其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苯噻草胺对移栽水稻,抛秧水稻较为安全,对1叶期直播水稻则有抑制作用,不宜使用。多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亦表明,苯噻草胺是一个安全,高效,施药适期较长的移栽稻田除稗剂。  相似文献   

7.
褚明杰 《安徽化工》2007,33(1):67-6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含0.3%冰醋酸)为流动相,使用反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对除草剂苯噻草胺进行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0.29,变异系数0.79%(n=6),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98,添加回收率100.9%~107.1%,检测限0.1mg·L-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苯噻草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树人 《农药》1994,33(6):29-29,14
苯噻草胺的合成李树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南京210036)苯噻草胺 ̄[1.2],通用名称mefenast,化学名称2-benzothiazo-2-yloxy-N-methylacetanilide。德国拜耳公司、日本特殊农药公司1980年开发。该除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苯噻草胺产品的用途、市场需求及合成方法 ,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对 2 -氯代苯并噻唑路线制备苯噻草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 ,认为该工艺条件简单 ,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方便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陆建坚 《贵州化工》2007,32(4):35-36
对苯噻酰草胺进行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经试验,采用5%SE-30/Chromosorb w aw DMCS为固定相的填充柱,磷酸三苯酯为内标,成功地进行苯噻酰草胺气相色谱分析,并与行标HG3719-2003、HG3720-2003的液相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取得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11.
马宏娟  林长福  高爽 《现代农药》2007,6(5):42-43,46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水田除草剂中,丙草胺对稗草的活性最高,苯噻草胺对稗草的活性最低,莎稗磷、二甲戊灵和丁草胺居中,且三者对稗草的活性相当;二甲戊灵对稻稗的活性最高,丁草胺对稻稗的活性最低,莎稗磷、苯噻草胺和丙草胺对稻稗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苯噻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和水作流动相 ,同时测定苯噻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中苯噻草胺和苄嘧磺隆含量。方法的线性关系好 ,苯噻草胺和苄嘧磺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0 8%、1 2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6%、99 0 %。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 30 %苯噻·苄·乙复酸除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乙腈 +甲醇+水 =30 +4 0 +30 (V/V )为流动相 ,在C18柱上UV - 2 30nm下 ,同时测定了苯噻草胺、苄嘧磺隆和乙草胺的含量 ,标准偏差分别为 0 0 38、0 0 15和 0 0 16,变异系数分别为 0 16%,0 5 9%,0 63%,回收率在 98 10 %~ 10 2 2 8%之间。  相似文献   

14.
68%吡嘧·苯噻酰WP防除移栽水稻杂草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68%吡嘧·苯噻酰WP在水稻田的应用前景,于2007—2008年在湖南、浙江、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进行了两年布点登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8%吡嘧·苯噻酰WP具有安全、广谱、增产显著的特点,能有效防除水稻稗草、稻稗、三棱草、野荸荠、鸭舌草、水莎草等单双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   

15.
王大伟  赵宁  杨斌 《广东化工》2012,39(14):13-14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有机碘试剂作用下交叉偶联反应中两种反应底物的氧化还原电位,通过比较两种底物的氧化电位,确定了偶联反应机理的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16.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利用盆钵法测定了广东佛冈、韶关、梅州等地共14个点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结果]对于丁草胺,惠州龙门稗草ED50值最大,为757.33 g a.i./hm2,相对抗性指数(RI)为3.4,说明龙门点稗草对丁草胺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对于二氯喹啉酸,所测定的14个稗草生态型对其未表现出抗药性.[结论]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惠州龙门点抗性最高;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上研究了三核钼钨簇合物(〔Mo3L〕2+ ,〔W 3L〕2+其中L= 〔(μ3- O)2(μ- CH3COO)6(H2O)3〕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e application of a solid‐state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voltammetry of microparticles (VMP), for studying archeological lead glass is described. Upon attachment to graphite electrodes immersed into aqueous acetate buffer, characteristic voltammetric profiles were obtained for submicrosamples of archeological glasses dated between the 9th and 19th centuries.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chemometric analyses of the VMP data allowed us to characterize individual workshops/provenances which enabled a clea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soda‐rich and potash‐rich glasses. An analysis of the VMP data, combined by XRF, FESEM, AFM and ATR‐FTIR and Micro‐Raman spectroscopies, denoted the presence of Pb(IV) centers accompanying network‐former and network‐modifier Pb(II).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0.05tool·L-1aCI-06mol·L-1cl体系中以线性扫描伏安法间接测定饲料添加剂中蛋氨酸螯合铜的方法。依据蛋氨酸铜螯合物不溶解于水但能溶解于酸的特性,首先采用铁氰化锰修饰玻碳电极在中性介质中测定试样中游离的蛋氨酸,然后在酸性介质中测定总蛋氨酸含量,通过蛋氨酸螯合铜组成成分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蛋氨酸螫合铜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中性红为探针,用吸伏安法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速浓度,基本原理为:存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微量中性红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峰电流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曲线在临界胶束浓度处有一拐点,此点即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