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相容剂对PBT/P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与聚碳酸酯(PC)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制备了几种PBT与PC的相容剂。相容剂对PBT/P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加入相容剂改善了PBT与PC两相间的相容性,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知,PBT、与PC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促进了PBT/P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酯交换反应越强烈,得到的产物作为相容剂对PBT/P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越明显;酯交换反应程度适中,得到的产物作为相容剂增容作用适中,共混体系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PC/RPET共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增粘以及加入增韧剂的方法,通过一步法熔融共混挤出得到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聚碳酸酯/回收PET(PC/RPET)合金。通过适当地增粘RPET以及合适地选择增韧剂,只需加入2.5%的增韧剂 以得到力学性能与纯PC工程塑料相当的PC/RPET共混合金。同时成本比纯PC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相容剂对PBT/PC共混体系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DSC方法测试了PBT/PC(50/50,质量份)及经过相容剂(为PS接枝橡胶)处理的共混物,研究了相容剂用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可使共混物中PBT的特点、熔融焓、结晶温度都分别比纯PBT有所降低,熔体流动速率和热变形温度有所下降。采用相容剂提高了PBT/PC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改善了PBT的冲击性能,相容剂用量为15质量份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6.
王立岩;李光;李继新 《中国塑料》2011,25(8):10-13
综述了PET/PTT共混体系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对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混体系的结构形态,熔融结晶行为和结晶动力学和结晶熔融行为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醇酯(PTT)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电子试验机等对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PET/PTT共混体系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损耗峰,表明在非晶区完全相容,其中纯PET的Tg为84℃,纯PTT的Tg低于50℃; 而双重熔融峰及热结晶峰宽化现象的出现表明,共混体系在晶区是部分相容,各组分倾向于分别进行有序化排列、单独结晶,其中纯PET的熔点为256℃,纯PTT的熔点为229 ℃;共混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随PTT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当共混比例接近时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共混比为5/5时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低达1098MPa和51MPa。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以聚丁二烯(PB)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及壳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两种核壳结构改性剂MB、MB—g—GMA,分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剂质量分数为20%,PBT/PC用量比为50/50时,共混物冲击性能最佳。固定PBT,/PC用量比为50/50,MB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实现了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1016.9J/m,实现了超韧,而MB-g-GMA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才发生脆韧转变;动态力学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PC与改性剂壳层PMMA相容性好,GMA的加入提高了PBT与改性剂的相容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两种粒子都能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基体的剪切屈服和橡胶粒子的空洞化是PBT/PC共混体系主要的形变机理。 相似文献
9.
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添加剂碱性共聚酰胺和聚乙基甲基丙烯酸锌(Surlyn)在哈克流变仪中共混,并制得共混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以及共混纤维的染色性。结果表明:加入Surlyn后,共混物相容性大大改善,添加剂分布趋向均匀,共混物中PTT/添加剂/Surlyn质量比为95/5/2.0时,增容效果最佳;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小于5%时,添加剂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为3%时,纤维取向度为86.2%;当纤维中三胺摩尔分数为5%时,纤维对酸性红BG的上染率达71.3%,色牢度不低于4级。 相似文献
10.
11.
12.
阳离子染料可染PT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及阳离子染料可染PTT(改性PTT)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P)加入量的增加,改性PT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点呈减小趋势,而SIPP的加入对PTT的热降解影响不大;改性PTT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非牛顿流体,但其流变性变差;加入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对改性PTT的流变性能有所改善;随着第三单体添加量的增加,改性PTT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增大,加入第四单体后,上染速率及最终上染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单或双官能化乙烯类弹性体E-nBA、E-MA-GMA和E-AE-MAH为增韧剂,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对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50/50)合金进行增韧.研究了增韧剂含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用DSC研究了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且通过SEM对共混物的断面形貌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合金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BT/PTT合金的结晶峰温均降低,结晶峰均加宽.采用Jeziorny法、莫志深法和Flyn-Wall-Ozawa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Jeziorny法能够描述PBT/PTT合金的初期结晶过程,对后期结晶存在一定偏差,各PBT/PTT合金的结晶维数变化不大;莫志深和Flyn-Wall-Ozawa法能很好地描述PBT/PTT合金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随PTT含量增加,由Flyn-Wall-Ozawa法求得PBT/PTT合金的活化能呈增加趋势.相对结晶度为0.5,m(PBT)/m(PTT)分别为90∶10,70∶30,50∶50时,PBT/PTT合金的活化能分别为-201.9,-116,0,-66.6 kJ/mol;相对结晶度为0.5时,m(PBT)/m(PTT)为50∶50的合金活化能比PTT(-77.4 kJ/mol)还高. 相似文献
16.
PTT纤维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telon Red系列染料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其染色工艺,并对PTT纤维染色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PTT纤维对ArtelonRed AQE染料的上染率较Artelon Red W-3B染料的高;Artelon Red AQE染料,Artelon Red W-3B染料适宜的染浴温度分别为100,110℃,pH值均为7;当染色温度达到80℃后,升温速率缓和,可提高匀染效果;染色过程对PTT纤维强力的损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18.
PET和PTT及PET/PTT复合纤维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结构异同点,以及高速纺丝工艺条件下纤维的超分子结构。PET和PTT纤维都只存在三斜晶系晶型,均属可高速纺拉伸诱导取向结晶类纤维。随着纺丝速度的增加,在纺丝速度为4000m/min左右时,PET和PTT纤维均出现取向诱导结晶现象,且晶体尺寸增大;双折射值则先增大后减小,但在相同的纺丝速度下,PTT初生纤维的双折射值要小于PET初生纤维的双折射值。综述了PET/PTT并列复合纤维的结构研究进展。单组分纤维和双组分纤维存在结构差异。指出应进一步研究PET/PTT并列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