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熔上浆     
西点铸造和机械公司在伯林顿工业公司取得的世界专利的条件下,开发的热熔上浆装置,在整经过程中使用100%有效的熔融浆料对经纱进行上浆已获得成功。热熔上浆装置位于筒子架和整经机之间,根据使用样机的经验,这种类型的上浆可在平均的常规整经速度下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上浆技术的新发展。除了传统上浆外,对泡沫上浆、热熔上浆,卡茨法上浆、握持上浆及经纱整理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一、分条整经机-浆丝机准备工艺涤纶低弹无捻长丝在传统棉织上浆设备上进行生产,生产难度较高,生活情况时好时坏,波动大,问题不少,不很理想。有待进一步摸索试验。采用分条整经机-浆丝机的准备工艺,生产效果就较理想,因为:①采取一轴对一轴的上浆方式,这就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整幅纱片的张力均匀和排列均匀,纱条互绞、重叠的现象可大为减少,②浆丝烘干后,经丝  相似文献   

4.
探讨细号纯棉稀薄织物室温上浆浆料配方优选及浆纱效果。以PVA1799D、变性淀粉A-620A、聚丙烯酸类合成浆料LMA-95复配作为棉纱用室温上浆浆料,采用在整经机的上蜡槽中上浆的方法对细号纯棉稀薄织物进行上浆。测试了不同浆料配方的浆液黏度和稳定性及浆出纱的强伸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浆料中柔软平滑剂的加入时间、加入温度及用量进行了优选。试验表明:A-620A∶LMA-95为80∶20,浆液浓度35 g/L,柔软平滑剂用量1.5%(相对干重)并与浆料一起加入时制得的浆液可用于细号纯棉围巾产品的室温上浆。认为稀薄棉织物可以于室温下在整经机蜡槽中上浆的方法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厂自1971年开始试织4545色织涤棉府绸时采用绞纱上浆,由于涤纶吸水性差,吸浆率低,浆料不易渗透到内部,形成表面上浆。上浆后经烘干、络经、整经等工序,浆料就磨损脱落,造成纱线起毛,上机后开口不清,断头率高,给织造生产带来一系列困难。经过三结合小组反复研究,在G121-160型分条整经机的筒子架和机头之间,加一小浆槽和一个烘房,把整经、浆纱两道工序合成一道,把绞纱上浆改为分条上浆,解决了色织的确良上浆的困难,改造费用少,每台化1200元,易于上马。几年来使用效果较好,分绞清晰,无顶绞和沈纱现象,操作方便,适合于花型复杂的色织物上浆,现已改装了两台。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织造133×72涤棉府绸细布时,因是高支细密织物,加上经轴盘片狭,纱与纱之间紧密(用1452型整经机),影响了浆液的渗透性,以致吸浆率差,造成上浆率偏低。经纱从上浆辊和压浆辊出来,浆纱由湿分绞棒分成两片进入烘房,在湿分绞棒分开后,由于纱片厚,纱片中间难以使浆液渗透到纱内。浆纱进入烘房时,两层浆纱的开口不清,  相似文献   

7.
我厂两台1575mm 双网双缸抄纸机,生产60g/M~(2#)3书写纸。过去网前上浆系统对抄纸很不适应。其缺点:一、因回流浆管多,管道复杂,岗位工人操作困难,致使除砂器浆浓不稳定;二、由于除砂器浆浓不稳定,使上网浓度不稳定,导致成品定量波动大。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对网前上浆系统加以改进。在配浆箱与调浆箱之间增  相似文献   

8.
1、热熔上浆法本文介绍美国西点(West Point)铁工厂开发的热熔上浆法。关于热熔上浆系统的设计、加工,美国勃林敦(Burlington Indst-ies)公司在全世界持有专利权。(1) 加工热熔上浆法是在整经过程中将熔融的  相似文献   

9.
泡沫上浆     
(一)泡沫上浆的基本原理 泡沫上浆的基本原理是把某种高浓缩的浆液转变成泡沫和用一种适当的泡沫施加器上浆。纺织工业上用的泡沫通常是由空气(分散质)和水(分散剂)所组成的。把空气通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浓缩浆液中就可产生泡沫。 由于泡沫上浆是以低吸液率概念为基础的,所以突出的问题是上浆均匀性的问题。降低纤维的吸液率就可减少烘燥的负担,从而使能量消耗减少,这是泡沫上浆的最主要的优点。但是,要使纤维吸液率降低,就要尽可能地减少浆液的含水量。如果浆液中的水分太少,浓度太高,上浆将发生困难。如何来解决这种高浓度浆液和上浆均匀性的矛盾呢?泡沫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举例来说,如果用含水量只占10%的浆液直接上浆,由于水分太少,纱线纤维吸收不可能均匀。但  相似文献   

10.
整经是织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浆轴的质量及织机的效率。由于整经方法的不同,整经机可分为分批整经机、分条整经机、球经整经机以及用于无捻长丝的整、浆、并联合机等。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三种热熔浆料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在自制的热熔上浆模型机上进行了小样工艺试验,一方面对所合成的热熔浆料的浆纱性能进行检验,从中发现问题,使热熔浆料的研究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摸索热熔上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参数,为进一步研制样机积累了数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经纱上浆属于干法上浆,即经纱在进入浆槽吸浆之前呈现干态,而湿法上浆则是经纱在进入浆槽之前呈现温态.湿法上浆是在经轴架和浆槽之间,加装汽蒸预湿槽,待经纱进入浆槽之前先通过预湿槽进行汽蒸预湿,并经过一对挤压辊,再进入传统的浆槽内.由于经过一次挤压,可减少经纱的湿加重率,并能起到贴伏毛羽的作用.青岛大学纺织学院等单位对干、湿上浆法进行了质量对比试验,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毛纱上浆对热熔浆料的基本要求,研制了一种适合毛纱上浆的热熔浆料,并对上浆毛纱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ASGA—363-S型浆纱机在浆纱生产中织轴浆斑疵布率较高,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型浆纱机浆槽加热管-鱼鳞管设计不合理是造成织轴出现大量浆斑的主要原因。该浆纱机每个大浆槽设计有两根鱼鳞管,但前鱼鳞管与前浆槽壁(靠近烘房侧)之间的距离过大,且二者之间还有一根上浆辊,因此造成前上浆辊与前浆槽壁之间的浆液温度低于浆槽其他部位,加之此处浆液流动性差,浆液表面易形成大量浆皮,在上浆辊回转时,浆皮粘附在上浆辊表面被带到纱线上就形成浆斑。  相似文献   

15.
G142-140型浆纱机上浆辊与填料箱之间磨损造成漏浆,甚至损坏上浆辊轴承及边轴传动部分。我厂于1987年在上浆辊轴头与填料箱接触处镶铜套(附图)。镶套后解决了漏浆现象,并可减轻二级变速的阻力,减少边轴和车头齿轮的磨损。改进后每年可节约近3000元,经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冷上浆在单纱结构的经纱织造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雪娟 《纺织导报》2001,(6):28-30,35
单纱产品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能满足轻薄面料的需求,但是单纱织造比较困难,因此开发羊毛的上浆技术,解决单纱的可织造性十分重要。目前最为经济可行的是采用分条整经机倒轴上浆,但它对浆料要求较高。文中论述了浆料的选择、冷上浆的上浆机理、上浆率的控制及冷上浆对单纱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ASGA-363-S型浆纱机织轴浆斑疵布率较高,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浆槽加热管——鱼鳞管设计不合理是造成织轴出现大量浆斑的主要原因。该浆纱机每个大浆槽设计有两根鱼鳞管,但前鱼鳞管(靠近烘房侧)与前浆槽壁(靠近烘房侧)之间的距离过大,且二者之间还有一根上浆辊,因此造成前上浆辊(靠近烘房侧)与前浆槽壁之间的浆液温度低于浆槽其他部位,加之此处浆液流动性差,浆液表面易形成大量浆皮,在上浆辊回转时,浆皮粘附在上浆辊表面被带到纱线上就形成浆斑。  相似文献   

18.
张辉 《棉纺织技术》1994,22(9):51-52
一、传统装锅存在的问题1.浆锅死角位置多、面积大易生成浆皮浆锅后上浆辊附近存在多处因浆液不易流动而形成的死角(见图1),在前后上浆辊两端,后上浆辊与烘房倒浆锅壁空隙等处,表面浆液均因不易流动产生温差,形成浆皮,在死角位置飘浮。2装液易出现大的涌动发生崩浆造成浆斑次布由于浆锅鱼鳞管分布、供汽不合理,挡车工开汽过大,浆锅体积大等原因,浆液出现如波浪状断涌动。冲刷死角位置及浆锅壁,使浆皮、污物离开死角位置回到浆中造成浆斑。后上浆辊与浆锅壁空隙处的崩浆,溅上纱面也直接造成浆斑。.3.上浆钢辊散热快在停车时易…  相似文献   

19.
历来的经纱上浆,不管其方法如何,都是将浆料调成水溶液来使用的,这样,基本方法一直没有变化。最近美国的西点(West Point)和布林顿(Burlington)公司共同开发一种在整浆联合机上应用固体浆料的熔融浆纱法(Melt Sizing),其方法和特点列举如下。 1.熔融浆纱法的原理用带沟槽的加热辊一面将固体浆熔化在整经机上上浆。加热辊安装在整经机与整经架之间作低速回转,让每根纱通过一个沟槽擦去沟槽间积存的浆料而使纱上浆。因而加热辊的沟槽数必需与纱的根数相同。(如图1、2)。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压上浆工艺采用低上浆率上浆的可行性。分析了低上浆率上浆和高压上浆的应用背景,进而论述了低上浆率上浆中采用高压上浆工艺的参数选择。指出:在采用高压上浆工艺中,适当降低浆液含固率后,可采用较高黏度的浆料来保证相当黏结力和成膜性,降低慢速压浆力而保持常规速度高压浆力,以避免轻浆;较高的浆纱速度有利于达到高压的良好效果。认为:采用低上浆率的高压上浆工艺可概括为"二高二低",即"高压浆力,高速度,低浆液浓度,低浆液黏度"的上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