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研制出黄曲霉毒素系列检测仪器和配套产品,如牛奶等单个样品从取样到结果打印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用时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检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此前,国际通行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不仅需大型仪器,而且相关设备价格昂贵(每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AFT)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对黄曲霉毒素快速,准确的检测有重要意义,本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和检测仪器的进步,油料检测技术已经向着快速、简便、灵敏、准确,主观检测指标客观化,以及多项指标同时测定等方向发展.主要从转基因油料检测技术,油料主要成分如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灰分与油料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出发,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油料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由于国内外限量标准的不统一,在出口食品中由于黄曲霉毒素不合格而被通报的食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对我国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也因其快速、方便等特点,逐渐被认可,成为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工作初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湿热的环境中极易产生,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致癌性,研究其检测方法极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检测技术及黄曲霉的残留限量标准,并对应用较广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和酶联免疫吸附等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原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其相关的食品中,极易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检测至关重要。食品基质复杂多样,检测前需要使用配套的前处理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富集、纯化。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对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免疫磁性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以及QuEChERS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并对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免疫分析等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展黄曲霉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即使痕量级水平的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时间的危害。粮食等作物在生长和贮存期间都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由于其高毒性, 已有很多检测方法来检测不同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且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满足国标限量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 重点讨论几种较成熟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其降解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文中论述了不同物质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及成果,并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及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是I类致癌物,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明确的致肝癌作用,开发适用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开发能够实现高通量和现场检测的快速分析方法,对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发现历史、理化性质、毒性、代谢和限量标准,通过以不同标记物为主线系统地概述了近年来黄曲霉毒素快速分析方法的发展情况,总结了以这些标记物建立的快速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黄曲霉毒素快速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更具有适用性的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技术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酵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控制技术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发酵调味品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研究其检测和控制技术是发酵调味品安全控制的重点。文章论述了发酵制品黄曲霉毒素检测控制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技术,分析了发酵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素是基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而生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在湿热地区,其存在更加广泛,污染范围大,具有一定的致癌性与致突变性,且随着食品种类的增多,黄曲霉毒素开始出现在一些食品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所以,采取有效的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黄曲霉素检测具有多种检测技术,本文将据此展开探究,以期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极易污染各种食品和农产品,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其监测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优势,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免疫传感器、核酸适体传感器、酶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发展简便、快速、灵敏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黄曲霉毒素在我国玉米中的污染情况.通过对目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主要检测方法和降解方法的比较、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菌毒素是在适宜条件下丝状真菌产生的毒性次级代谢物,多见于粮食中,对动物、人体健康危害巨大。文章以真菌毒素概述为切入点,简单分析了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代表性毒素,提出了粮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技术与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快捷、灵敏、特异性高的特点,在毒素的定量和定性方面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而高质量抗体的制备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免疫分析方法关键。目前主流研究和应用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其性质稳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随着抗体技术的发展,重组抗体在免疫检测领域也逐渐应用。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相比较而言,重组抗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原核表达体系里短时间内大量生产且生产费用低廉,对黄曲霉毒素的低成本、大规模检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阐述和分析了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重组抗体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并对未来黄曲霉毒素抗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T)是由黄曲霉分泌的一种毒性极大的致癌化合物,在实际生活中黄曲霉毒素会对食物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是我国的重点检测项目,在食物流通中黄曲霉毒素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进入人体后因极强的毒性作用,可诱发人体或者动物肝癌,常引发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公共卫生案件。本篇研究针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进行了分析,经过总结之后形成了对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综述,本文主要对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以及酶联吸附法等检测方法在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无毒的黄曲霉毒素荧光增强剂—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结果表明,在2mL黄曲霉毒素B1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时荧光增强倍数最大,其中β-环糊精可使荧光信号增强5倍,2,6-二甲基-β-环糊精荧光增强倍数可达到8倍,表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黄曲霉毒素荧光增强作用极为显著;利用该增强剂在黄曲霉毒素荧光增强前和荧光增强后的信号变化量和黄曲霉毒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新型荧光增强剂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对花生样品的添加回收率在90%~120%之间;与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国家检测标准方法比对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差异,相对误差小于4%,为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黎丽  周坚 《食品工业》2012,(2):121-124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致癌物。目前,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其中免疫化学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快速简便等优点,在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中应用广泛。建立快速、简便和无毒的检测体系将成为今后检测AFT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真菌毒素是在适宜条件下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于粮食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真菌毒素综述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代表性毒素,探讨了粮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方法和新兴检测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