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软件化电子战侦察接收机多信号处理问题。使用多相滤波的宽带数字化接收设计技术,可以提高接收机的实时处理能力,提高全概率截获能力。本文讨论基于多相滤波的信道化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案,给出了基于FPGA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对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九阵元空间谱估计系统的实际要求,对宽带信道化接收机的处理算法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其具体化的处理结构,将处理中的多路并行结构转化为串行处理.针对多相滤波处理中具体的数据流结构,推导出FPGA实现的优化实现结构.给出了前述优化结构的详细推导和具体实现,最后在EP2S60 FPGA芯片上实现了包括数字下变频和多相滤波信道化处理的接收机系统,验证了优化结构的可实现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多相滤波宽带信道化数字接收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宽带雷达电子战数字接收机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信道化接收机能够处理同时到达的多个信号并有较高的截获概率。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运算量小且易于实现。为克服因D倍抽取而产生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数字接收机的接收盲区,引入了重叠一半的多相滤波信道化数字接收机。利用瞬时自相关接收机,可在消除信道化接收机虚假输出的同时提高信道化接收机的测频精度。文中给出了上述数字接收机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以上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侯聪 《电讯技术》2012,52(8):1345-1348
以多相滤波为基础,结合均匀滤波器组,采用50%重叠的子信道划分,提出了一种数字信道化实现方法,解决了高速实时处理与FPGA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克服了信道化接收机的接收盲区.基于FPGA,提出了短波宽带数字信道化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接收机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实现方法,系统的处理带宽为875MHz,解决了高速ADC与FPGA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信道化接收机的接收盲区,采用信道重叠的方法,连续覆盖瞬时带宽。在信道化处理后接测频模块,可以消除虚假信号的输出和提高测频精度。整个接收机在单片FPGA中实现,能够检测同时到达的两个信号,并实时输出脉冲描述字(PDW),经FPGA时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岳玮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3):166-170
为解决现代电子战对接收机处理带宽宽、灵敏度高及实时性处理的要求,提出一种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在推导高效信道化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相滤波器结构实现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该接收机利用超高速A/D对数据进行高速采样,然后由高性能FPGA进行数据抽取、多相滤波、CORDIC算法等信道化实时处理。为了提高实时性,采用并行IFFT实现。该信道化接收机不仅能稳定输出载频及相位信息,还能处理三路同时到达的不同信号。实际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接收机的功能正确并达到预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效的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宽带雷达对抗侦察数字接收机具有较宽的瞬时频率覆盖特性和较高的截获概率,并能处理同时到达的多个信号。多相滤波信道化接收机是实现宽带接收的一种方法,其抽取运算在滤波运算之前,运算量小,输出速率低,便于后续处理,是一种高效结构。给出了多相滤波信道化数字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重叠一半多相滤波信道化数字接收机能够有效消除接收盲区,实现全概率接收并消除虚假输出,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谢旻睿  沈志博 《电子科技》2012,25(6):118-120,124
研究了基于多相滤波结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雷达信号检测技术,在提出接收机具体实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形式雷达信号的检测方法,并对信号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庞少龙  马志刚  吴子贤 《电子科技》2013,26(9):106-109,112
数字下变频器是软件无线电宽带数字接收机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典的数字下变频结构难以实现高速率的混频与滤波,因此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宽带数字接收机中数字下变频器的设计与FPGA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多相滤波正交化处理从而实现数字接收机。文中分析了其设计原理以及FPGA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雷达接收机要求具有瞬时频带宽,良好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检测同时到达信号的能力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相滤波组信道化接收的处理方法,将两个线性调频脉冲信号通过多相滤波组信道化接收机,经信道划分、采样、移频等处理后,实现对多路信号的信道分离,并成功检测到同时到达的信号,降低了信号处理的复杂度,提高了接收机实时处理能力,尤其是提高了雷达接收机全概率截获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宽带数字下变频(DDC)和重采样处理可应用于成像雷达和电子对抗宽带侦查等领域的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设计中,讨论了基于多相滤波结构的宽带DDC和重采样滤波处理的高效实现方式,并通过一个设计实例进行Matlab仿真和FPGA实现,给出了仿真和实现结果,该方法可应用于当前新型宽带数字接收机宽带数字解调设计。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了基于WOLA结构的高效灵活信道化接收机。用理论推导方法证明了该结构的正确性,同时说明了这种方法与基于DFT多相滤波结构信道化接收机的一致性。与基于DFT多相滤波结构相比,该方法高效灵活。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大带宽高分辨力数字信道化接收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两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结构的数字信道化模型,就电子对抗领域中雷达侦察接收机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大带宽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文中阐述的两种信道化模型级联的方式,具有瞬时带宽大,频率分辨力高等特点,能够在单片FPGA中实现。  相似文献   

14.
苏颖妍  杨刚 《中国集成电路》2009,18(1):54-57,71
信道化和抽取技术是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中的关键技术。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复信号多相滤波器无盲区算法及其数学模型,实现信号的全概率捕获。根据此数学模型,提出了复多相滤波器的FPGA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模型中信道数与抽取倍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可定制模块和时序的配合完成了延迟和抽取功能;乘加单元完成多相分量的滤波运算;专用IP核完成FFT。整个模块采用乒乓RAM的设计思想和流水线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区别于一般旋转开关方法,能够实现信道数不等于抽取倍数的延迟和抽取.  相似文献   

15.
雷达侦察接收机已进入了数字时代,本文推导了一种多相滤波器实现方法,并建立一种基于多相DFT结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使用MATLAB对其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这种结构结合了信道化接收机和数字接收机的特点,既能处理同时到达的信号,又具备较高数据处理速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FPGA在数字信道化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子侦察用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思想,提出了FPGA具体实现结构。重点论述了采用多相滤波器实现信道化的原理和使用FPGA实现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图。为了达到实时处理的效果,FIR的FPGA实现采用查表结构,FFT的FPGA采用流水线结构和并行结构。这两种实现方式都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使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实时处理成为可能。此外,文中还对频率估计、检测和判决逻辑部分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要求具有实时分析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设计实现了一种改进型数字信道化信号处理算法,该算法采用先进行数字下变频,后抽取滤波的方法,并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行处理完成了算法设计.给出了关键滤波器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为了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灵活的实现超外差宽带数字接收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宽带数字频率综合器的实现方法,可以在宽带高模数转换(AD)采样频率范围内,利用宽带数字频率综合器产生的频率与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下变频相结合,完成需要频点的零中频正交变换,便于宽带数字接收机高灵敏度电子侦察检测.  相似文献   

19.
DSP的软件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传统信道化接收机以硬件划分信道为主,无法实时处理大量的宽带信号,提出了软件结合硬件来实现宽带信号中子信道的划分;采用多相滤波算法实现信道化,介绍了软件信道化接收机实现的硬件平台,对该接收机硬件设计中每个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实现分别作了说明,并从整体上描述了软件的信道化接收机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相滤波技术实现全概率截获的信道化接收机,推导了实信号的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利用MATLAB针对四路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接收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为通信系统具体应用该接收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