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是我国遗址公园实践的典范,通过对其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环境意义的解读,阐明其价值所在。正是这些遗址公园实践的逐步推进,促成了《良诸共识》的达成,使我国遗址公园保护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大遗址保护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2.
曲江新区作为西安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合理的利用其文化资源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遗址公园这种遗址保护新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通过科学性的产业开发能够为社会经济、民众文化生活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和遗址公园建设应该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体系,从而提高遗址资源的综合性、深度化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游憩交通方式的绿色、环保、低碳 对于构筑高品质的游憩环境至关重要。城市 公园因为其开放的管理方式引发私家车过量 进入,游憩交通问题频频发生。近年来,多 个城市公园相继颁布公园“禁车令”、“限行 令”等政策以限制机动交通为主的游憩交通 发展,引导其转向非机动交通为主导的交通 方式。研究基于机动交通不断减少的现实状 况,从揭示机动交通趋零化下城市公园的交 通特征着手,提出规划应对策略,并以西安曲 江池遗址公园为例,从交通空间再组织的困 境剖析、动态交通体系的多元优化以及配套 交通体系的提升整治等三个方面探讨游憩交 通空间的调适方法,以期为城市公园交通空 间的建设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任何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投资大,见效慢。其二,极强的外部性。这样的特性意味着一个文化项目将具有巨大的远期收益和溢出收益,例如,影视作品将长期产生版权收益,而文化旅游项目将带来由周边配套产业产生的溢出收益。传统的GDP等指标很难反映这些收益的价值,从而给准确衡量文化项目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有鉴于此,曲江人提出了GCP价值观。曲江人定义的GCP(国内文化总值,Gross Cultural Product),是指国家或地区全社会文化产出的总值,这种产出不是用经济数  相似文献   

5.
对于如何统筹协调城市中的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城市的发展需求,路县故城遗址进行了一次规划探索。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前提,对考古遗址公园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创新设计手法攻破技术难题,动态推动遗址公园实施,使其成为既能很好地阐释与展示遗址内涵,又能寓教于乐、被广大群众喜爱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6.
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港深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港深两地跨界城市发展与城市融合的进程。香港和深圳已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融合,制度层面上的融合也有一定的进展,但社会层面上的融合显著滞后。香港和深圳居民对边界另一边的对方缺乏充分认识。超过57%的香港和深圳居民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另一个城市。超过四成的香港和深圳受访者认为价值观的差异是构建港深大都会的最主要的障碍。港深大都会的跨界社区尚未融合。香港和深圳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两地之间难以实现完全的融合。港深两地有必要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以提升两地城市竞争力与方便居民跨界居住与工作为出发点,推动城市跨界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靳志强  郑力鹏 《华中建筑》2008,26(4):133-136
在欠发达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建筑遗产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以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较,探讨在特殊地理区位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跨界都市圈,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但在实践中,行政分割、恶性竞争等问题依然阻碍大都市圈经济的整合与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不足或滞后所致。本文在总结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跨界都市圈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西方跨界区域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传承与创新--现代中式建筑"九间堂"引出国际论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合作——共创现代中式建筑;南北对话——论剑上海地产项目。由上海证大集团开发的园林大宅“九间堂”.集纳了世界建筑大师矶崎新和两岸三地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建筑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证大集团与《世界建筑》杂志社、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在京举办了“传承与创新——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建筑界、文化界、企业界名流聚议一堂.共论民族建筑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roject that is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e nature and range of meanings of Antarctic heritage are explored. The project involves two visits to Scott Base, and the subject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re the members of the New Zealand Antarctic community. Work so far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meanings do exist, and a four-fold typology of meanings is suggested whic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decisions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Antarctica.  相似文献   

13.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roject that is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e nature and range of meanings of Antarctic heritage are explored. The project involves two visits to Scott Base, and the subject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re the members of the New Zealand Antarctic community. Work so far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meanings do exist, and a four-fold typology of meanings is suggested whic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decisions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Antarctica.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内外对城市遗产概念的认识过程这一根本性问题出发,阐述了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且梳理了城市遗产保护与合理再利用的原则及相关概念。最后,文章试图提出加强保护法规建设,强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完善规划控制和管理制度,建立遗产保护机构及培养专业人士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7月5日,为探讨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更好地指导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发展,《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采访了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经受访者本人审核,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和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本文探讨岭南本土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尝试把餐饮空间与岭南本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思考,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探究传统餐饮文化的需求,同时也为餐饮空间本土化设计注入人文和时代气息,使岭南本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玲 《福建建筑》2009,(10):37-40
通过对风景资源遗产利用历史的考究,明晰其概念与特性,并提出解除风景资源遗产利用与保护困惑的合理途径,确保其利用无误、保护有效,从而达到风景资源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创新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洲 《华中建筑》2010,28(7):174-176
该文通过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多维度思考,全面分析其相关因素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形态创新三个重要方面,尝试探究建筑设计创新的渊源,初步阐述与此有关的设计理念及手法的实践展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大幅度进行,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设计师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设计上彰显出建筑物独特的个性,在理念上实现自己的创新。本文就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特征,结合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差异提出新时期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从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思维和意识出发,阐述了新时期建筑设计创新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姚育军 《安徽建筑》2011,18(4):219-220
通过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次价值取向、文化基础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项目管理发展的三个思维阶段,指出现阶段项目管理应加强对伦理思维和哲学思维的重视,促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