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是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助剂,用它整理的织物可以把β-环糊精牢固地固着到织物纤维上,并保留环糊精对客体分子的包络能力。对影响一氯三嗪-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用最佳工艺制得的棉织物增重率为5.001%  相似文献   

2.
纺织品新型染整助剂一氯三嗪-β-环糊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氯三嗪-β-环糊精是一种纺织品新型染整助剂用它整理的织物可以把β-环糊精牢固地固着到织物纤维中,并保留环糊精对客分子的包络能力,以便开发留香、除臭、护肤、治病、清新空气、驱赶蚊虫等功能性服饰.详细介绍了氯三嗪-β-环糊精的性质、应用、在纤维上的固着技术、圃着量的测定以及产品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应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包合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聚氯氰与β-环糊精反应,合成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再与棉织物进行接枝反应,用茶多酚整理接枝后的棉织物,使得茶多酚进入β-环糊精的空腔结构.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持久性.茶多酚用量4g/L,45℃包合120min的抗菌性能最佳,经10次、20次、30次标准水洗后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依然能达到87.08%、85.73%和70.3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4.32%、80.29%和68.44%.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纺织助剂——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在毛/涤混纺织物上的接枝工艺。该助剂的一氯三嗪部分可与羊毛纤维结合,在混纺织物上的羊毛部分引入β-环糊精。由于β-环糊精对分散染料具有包合作用,使得接枝后的毛/涤混纺织物在分散染料印花加工中的K/S值明显提高。通过实验,确定改性接枝毛/涤混纺织物的最优工艺为一氯三嗪-β-环糊精60 g/L,DMDHEU 20 g/L,柠檬酸5 g/L,聚乙二醇10 g/L,轧余率70%,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环糊精对棉织物的化学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引 言  环糊精被认为是纺织品整理中一类重要助剂的代表。这主要是由于对使用助剂生物可降解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环糊精具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已是不争的事实。环糊精是由某些微生物腐蚀淀粉产生的寡聚糖相连的非还原性环状化合物。由 6、7、8个单元连接成环己聚糖 ,环庚聚糖和环辛聚糖分别被称为 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 γ-环糊精。环糊精可与之锥形疏水性空穴相匹配的分子形成包合物。胶囊化处理可使空穴中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 ,如水溶性和挥发性物质的蒸气压力。β-环糊精的一氯均三嗪衍生物已经商品化。其性能类似活性染料 ,可以…  相似文献   

6.
杨栋操 《印染》2011,37(18)
(3)反应性β-环糊精(MCT-β-CD)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犹如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能与具有亲核基团(如-OH、-NH、-SH等)的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例如棉纤维的羟基与氯嗪环在高温发生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树根  徐利 《印染》2007,33(24):31-34
用反应性环糊精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包合驱蚊剂DEET,得到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包合物,以此产物作为驱蚊整理剂处理纤维素织物。研究了该包含物以不同工艺(浸渍法、浸轧法和冷轧堆法)整理织物的效果。研究表明,冷轧堆法效果很差,不宜采用。通过改变包合物的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得到浸轧法和浸渍法中包合物与纤维素键合反应的最佳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因具有亲水性外壁和疏水性空腔的锥形分子结构,可包合诸多化合物,在开发芳香、驱蚊、除臭、抗菌等功能性纺织品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用三聚氯氰、β-环糊精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合成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并将其接枝到棉织物上。实验结果表明: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合成工艺为:三聚氯氰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3:1,反应体积80mL,反应时间9h;接枝工艺为: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浓度120g/L,碳酸钠浓度30g/L,焙烘温度150℃,时间5min。傅立叶红外光谱证明β-环糊精中成功接上一氯均三嗪取代基;碱性酚酞显色实验证明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成功接枝到织物上,且具有很高的水洗牢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β-环糊精(β-CD)结合柠檬酸(CA)对棉织物同浴整理。结果表明,柠檬酸可加强环糊精与纤维素的结合,而环糊精不仅能提高柠檬酸的整理效果,还能改善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和强力。得到的棉织物优化工艺为:CA 80 g/L,β-CD 80 g/L,次磷酸钠30 g/L,180℃焙烘4 m in,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44.7°,强力439.0 N,白度60。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用于羊毛混纺织物防臭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β-环糊精(β-CD)和1,2,3,4—丁烷四羧酸(BTCA)对羊毛混纺(毛/涤)织物进行整理,赋予织物耐久的防臭效果。用织物对氨气的吸附能力来评价防臭整理效果。同时对β-CD、BTCA和催化剂(次亚磷酸钠)三者的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影响防臭效果的因素做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整理工艺,整理织物经日本纺织检查协会的测试,结果表明织物具有良好的防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以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HP-β-CD用量、CA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接枝整理工艺:HP-β-CD用量为70 g/L,CA用量为60 g/L,次亚磷酸钠用量为15 g/L,焙烘温度175℃,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86°,对香精和甲苯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HP-β-CD的整理效果比β-CD好.  相似文献   

12.
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为一种环保性反应型芳香整理剂.目前,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已较成熟,但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却鲜有报道.采用MCT-β-CD接枝真丝,经单因素试验得出MCT-β-CD接枝真丝的优化工艺:MCT-β-CD 80 g/L,pH值8.5,NaCl 60 g/L,80℃加盐后处理20 min.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明MCT-β-CD已成功接枝到了真丝上.  相似文献   

13.
杨栋樑 《印染》2011,(18):51-54
(3)反应性β-环糊精(MCT—B-CD) 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犹如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能与具有亲核基团(如-OH、-NH、-SH等)的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例如棉纤维的羟基与氯嗪环在高温发生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14.
柠檬酸-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干法制备了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的衍生物,探讨了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n[次亚磷酸钠(SHP)1:n(柠檬酸):n(β-环糊精)=1:2:1,反应前固液比为1:0.6,100 ℃下反应1 h.将柠檬酸-β-环糊精衍生物和柠檬酸/β-环糊精混合体系整理棉织物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经柠檬酸-β-环糊精整理后织物的增重率、白度和断裂强力较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棉织物的芳香整理工艺.采用多元羧酸交联法对棉织物进行接枝,以聚丙烯酸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探讨了β-环糊精、聚丙烯酸与次磷酸钠浓度、焙烘温度与时间对织物上β-环糊精含量的影响,测试了经芳香整理后接枝棉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抗菌性.结果表明:β-环糊精、聚丙烯酸与次磷酸钠浓度、焙烘温度与时间对织物增重率均有影响.认为:经β-环糊精接枝后的棉织物再经浸香整理后具有缓释性能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磺化β-环糊精在毛织物芳香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环糊精是一种由7个葡萄糖以α-1,4甙键连结的环状低聚糖,它能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在纺织品加工中具有不同的用途.β-环糊精不仅可作为助剂用于水洗和染色过程中,也可固着在不同的纤维上.采用直接磺化法对β-环糊精进行磺化改性,使其可与羊毛纤维以离子键结合.文章探讨了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对玫瑰香精吸香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磺化β-环糊精处理的羊毛织物可吸附更多的香精,具有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消臭清洁化功能纺织品,采用浸轧法分析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对棉织物的接枝工艺,通过增重率评价MCT-β-CD对棉织物的接枝效果,对MCT-β-CD接枝棉织物进行了吸氨消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较好的接枝工艺为:MCT-β-CD用量60 g/L,碳酸钠用量30 g/L,氯化钠用量30 g/L,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5 min,棉织物的MCT-β-CD接枝增重率为4.5%。MCT-β-CD接枝棉织物对氨气的包合消(氨)臭值为570.18μg/g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经MCT-β-CD接枝处理后,织物的强力保留率为94.62%,白度保留率为89.81%。  相似文献   

18.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以环糊精对纺织品进行耐久整理并以此被动防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经环糊精整理的被动防蚊纺织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以环糊精对纺织品进行耐久整理并以此被动防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