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别对 sd-IBM4中的 O(6)极限 U(36)U_6(sd)×U_6(ST)O_6(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与 sdg-IBM4中的类SO(6)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U_5(sdg)×O_6(ST)SO_5(dg)×O_6(ST)O_3(dg)×O_3(S)×O_3(T)O_3(J)×O_3(T),强耦合 SU(3)极限 U(90)U_(15)(sdg)×U_6(ST)SU_(15)(sdg)×U_6(ST)SU_3(sdg)×SU_3(S)×SU_3(T)SU_3(sdgS)×SU_3(T)O_3(J)×O_3(T)的分析比较,表明 g 玻色子对 O(6)极限的典型能谱有较大的影响,当用类 O(6)极限同时拟合~(34)S 与~(34)Cl 的能谱时,对~(34)Cl 能得到很低的3_1~+态,而用 O(6)极限则不能,而且能谱结构也改变较大.但 g 玻色子对强耦合 SU(3)极限的低能态能谱与 E2跃进,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按群链U_(36)U_6(sd)×U_6(ST)SU_3(sd)×O_6(ST)O_3(d)×O_3(S)×O_3(T)(?)O_3(J)×O_3(T)分类的IBM_4波函数,得到了具有SU(3)动力学对称性偶偶核(n=5)的典型能谱,并给出了一个具体例子:_(12)~(26)Mg_(14)。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La_(0.7)Sr_(0.3)Fe_xCo_(0.9-x)Me_(0.1)O_(3–δ)系列阴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直流四探针法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不同元素、不同比例的阴极材料在1 000℃煅烧10 h,全部形成了稳定的钙钛矿结构,并且不同成分的阴极材料与电解质SDC在煅烧的过程中未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试了La_(0.7)Sr_(0.3)Fe_xCo_(0.9-x)Me_(0.1)O_(3–δ)系列阴极材料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在测试温度400~800℃条件下,阴极材料La_(0.7)Sr_(0.3)Fe_xCo_(0.9-x)Me_(0.1)O_(3–δ)系列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其中La_(0.7)Sr_(0.3)Fe_(0.7)Co_(0.2)Cu_(0.1)O_(3–δ)样品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在550℃时电导率达到了645.548 S/cm。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硝酸铝[Al(NO_3)_3]、异丙醇铝(C_9H_(21)AlO_3)及纳米氧化铝(nano-Al_2O_3)为原料,通过不同方法对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Li_(1.15)Ni_(0.17)Co_(0.11)Mn_(0.57)O_2进行包覆改性,研究了不同铝源为原材料进行Al_2O_3包覆对Li_(1.15)Ni_(0.17)Co_(0.11)Mn_(0.57)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来表征包覆前后Li_(1.15)Ni_(0.17)Co_(0.11)Mn_(0.57)O_2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l(NO_3)_3为铝源的包覆提高了电池的首次比容量、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以C_9H_(21)AlO_3为铝源的包覆层对电池的循环性能有比较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彦文 《家电科技》2004,(10):31-31
产品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个人电脑戴尔(美国)16.7(1.7)HP(美国)16.2(0.4)IBM(美国)5.8(0.0)手机诺基亚(芬兰)34.7(↓0.4)摩托罗拉(美国)14.5(↓2.4)三星(韩国)10.5(0.8)液晶电视夏普(日本)48.1(↓13.0)索尼(日本)14.9(7.6)松下(日本)13.1(3.6)数码相机索尼(日本)23.0(3.6)佳能(日本)21.7(3.5)奥林巴斯(日本)15.0(↓1.0)DVD录放机松下(日本)42.5(↓7.5)飞利浦(荷兰)14.8(4.7)先锋(日本)14.3(↓4.0)闪存三星(韩国)19.4(4.0)FASL(美国)15.8(↓1.7)东芝(日本)15.6(4.9)DRAM内存三星(韩国)28.6(↓3.6)Micron(美国)19.1(1.0)Infineon科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助催化剂三氧化钨(WO3)对电解二氧化锰(EMD)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球磨制备5种WO3含量的EMD复合催化剂,进行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WO3影响了EMD的孔隙率,添加适量的WO3可改善EMD的催化性能.添加WO3催化剂的氧还原电位较未添加WO3催化剂提前0.02 V.当电压为-0.15 V时,EMD、( MnO2)33( WO3)0.7、(MnO2)33(WO3)1、( MnO2)33 (WO3)1.3及(MnO2 )33( WO3 )1.5的氧还原电流分别为:-0.21 mA、-0.35 mA、-0.85 mA、-0.53 mA和-0.08 mA,表明随着WO3添加量的增加,EMD的催化性能先提高,后下降.EMD、( MnO2)33( WO3 )0.7、( MnO2 )33( WO3)1、(MnO2)33 (WO3)1.3及(MnO2)33 (WO3)1.5制备的电池,放电平台分别为1.05 V、1.08 V、1.21 V、1.14 V和0.98 V;催化活性顺序为:(MnO2)33(WO3)1> (MnO2)33(WO3)1.3>(MnO2)33(WO3)0.7>EMD> (MnO2)33(WO3)1.5.  相似文献   

7.
1.电流不可调故障诊断:(1)检查主基板上的互感器CT是否正常(开路、电阻小、接触不良)。(2)检查主基板上的电容C23(1μF/50 V)、C24(4.7μ/50 V)是否正常(漏电、开路)。(3)检查主控IC工作是否正常(测量相关引脚的电压)。(4)检查主基板上调节电流的可变电位器(VRl)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8.
文中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u修饰单层NiS_(2)(Cu-NiS_(2))对5种C_(5)F_(10)O分解组分的吸附和传感性能,以探索其在C_(5)F_(10)O绝缘装置运行状态评估领域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各吸附体系的吸附参数研究发现:Cu-NiS_(2)对C_(2)F_(6)O_(3)分子表现为化学吸附,吸附能为-1.05 eV,而对C_(3)F_(6)、CF_(2)O、C_(2)F_(6)和CF_(4)分子表现为物理吸附。通过对各吸附体系的电子性能以及气敏恢复特性分析发现:Cu-NiS_(2)对C_(3)F_(6)或CF_(2)O气体的传感性能较好,且在室温下恢复性能较佳,因此具备开发为C_(3)F_(6)或CF_(2)O气体传感器的巨大潜力;相反的,由于Cu-NiS_(2)对C_(2)F_(6)和CF_(4)的传感性能较差,因此无法实现这两种气体的高灵敏检测。此外,尽管Cu-NiS_(2)对C_(2)F_(6)O_(3)的传感性能极佳,但其较长的恢复特性决定了只能实现对该气体的单次检测,无法实现长期稳定使用。依据仿真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新型气敏传感材料,即Cu-NiS_(2),该传感材料对于评估C_(5)F_(10)O绝缘装置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沉积法制备了AgSnO_2(12)、AgSnO_2(11.5)Bi_2O_3(0.5)及AgSnO_2(0.5)Bi_2Sn_2O_7(11.5)3种触头材料,并对其力学物理性能和模拟电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gSnO_2(0.5)Bi_2Sn_2O_7(11.5)较AgSnO_2(12)和AgSnO_2(11.5)Bi_2O_3(0.5)熔焊力值小,电弧能量值低。  相似文献   

10.
(3)经同步控制后的行振荡脉冲,由(27)脚输出送至行激励电路。图6(a)、(b)分别是A3机芯小信号处理集成电路LA7680(26)脚(鉴相器比较信号输入端子)在有信号和无信号时的波形,图6(c)为LA7680(33)脚(同步分离电路信号输入端子)用行频档测得的波形。  相似文献   

11.
电网调度智能化检修票和操作票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针对电网检修计划安排及操作票复杂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平台,开发了一体化的电网调度智能检修票和操作票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框架,以及人机界面、推理程序、出票管理和操作票预演等设计与实现方案,及其在大庆油田供电网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4个子系统(牵引变电所系统、降压变电所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杂散电流防护系统),并叙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系统的功能、原理.  相似文献   

13.
从简述远程图像监控技术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重要性入手,详细介绍了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在揭阳供电局的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弹性学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分析学分制类型及产生背景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弹性学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自动控制研究所所实现的水电厂,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调度系统的远程通信,分析其特点,并着重阐述了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实现电力系统远程通信的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串联、并联、表决、旁联子系统组成的大型混联系统,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通过对单元可靠度与冗余度、子系统可靠度与冗余度的最优配置,可以使系统的可靠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SIS及其体系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火电厂的生产管理过程及设备对象的特点,针对目前火电厂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及需求,借鉴国外火电厂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验,分析了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需求、SIS功能要求和SIS的体系结构,提出了理想SIS体系结构的观点和发展应用SIS系统的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汪蓓 《湖北电力》2007,31(2):49-50
就华能武汉阳逻电厂三期工程调试中,5、6号机组MCS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空调水系统同程与异程的分析比较,及对异程风机盘管水系统水力不平衡和风机盘备供冷量的数字仿真计算,认为在系统不太大时,不一定要采用同程系统。  相似文献   

20.
李建峰 《华中电力》2010,23(5):37-38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调度自动化实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问题。以一种调度自动化OASYS系统的工程实际为基础,介绍实时系统SCADA与管理信息系统MIS间交换数据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