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液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者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拓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白垩纪为主生烃停止期;三工河组砂岩溶蚀孔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101-130℃,与侏罗纪晚期三工河组储集层温度相当,表明这些包裹体主要是侏罗纪晚期以压溶和溶蚀作用为主的晚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储集层自生伊利石的K/A同位素年龄分布主要为170-140Ma和120-100Ma,第一期反映侏罗纪晚期的成藏作用,第二期与白垩纪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有关。三工河组原油、八道湾组原油aaaC29甾烷20S/(20S+20R)比值平均为0.49和0.45,C29甾烷ββ/(αα/ββ)比值平均为0.46和0.40,表明原油生成和成藏时烃源岩的R。值约为0.7-1.0%,与生烃凹陷八道湾组烃源岩在侏罗纪末的成熟度相当;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51-80‰--41.53‰,成熟度比原油列低,形成时间更早。综合分析认为,焉耆盆地曾发生两期成藏作用,第一期是侏罗系埋深最大的侏罗纪晚期,为主要成藏期;第二期是侏罗系二次埋藏的第三纪。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烃源岩生烃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热史模拟结果,探讨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第一套烃源岩(下古生界)和第二套烃源岩(上古生界)的生烃条件特征。认为大庆区块奥陶系烃源岩以中、下奥陶统生烃为主;区块内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区是盆地的有利生烃区;区块内两套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史均有利于烃类的生成和保存。图2参2(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3.
通过恢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长7烃源岩在不同构造热演化阶段的原始成熟度,研究其生烃期次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长7烃源岩发生过3次生烃作用,第1次生烃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长7烃源岩Ro值为0.71%.进入大量生油阶段,但晚侏罗世晚期构造抬升作用使这次生烃产物破坏殆尽;第2次生烃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长7烃源岩R0值达0.89%,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是本区最重要的一次生油作用和成藏过程,与这次成藏事件相关的推覆构造圈闭是本区三叠系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古近纪晚期以来长,烃源岩由于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再次深埋藏,马家滩断褶构造带存在第3次生油和晚期成藏的良好条件,与晚期断裂构造有关的复合油气藏是值得重视的勘探目标。图5表2参26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巴中区块位于开江-梁平陆棚西侧,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研究,认为长兴-飞仙关组-二段可能发育大型礁滩相沉积组合,现今表现为几个背斜构造带夹持之下的构造低地。从区域构造演化史分析、平衡剖面制作、层拉平、烃源岩演化史分析等方面入手,结合最新勘探成果,对区块的构造演化史、生烃成藏史及地史演化过程中有利于油气成藏的有利因素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白驹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有机相理论和分析方法,划分苏北盆地白驹凹陷主要烃源岩的有机相;通过编制埋藏史曲线和构造旋回分析,采用烃源岩热模拟、生物气模拟技术,建立烃源岩的生烃史;在油气成藏静态和动态要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该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早日在六盘山盆地获得工业性油流, 基于野外露头、最新地震、钻井资料以及前人认识, 系统分析了六盘山盆地油气成藏生储盖组合、平面展布及其成藏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 古近系寺口子组砂岩能作为区域性储层, 含石膏层清水营组泥岩可作为区域性盖层, 乃家河-马东山组低成熟度烃源岩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 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具有良好对应关系, 在埋深较大的构造圈闭区域有可能发现油气藏, 罗川1、黑城和九彩1 是重点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北缘主要发育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这两套烃源岩在空间上分区性明显互不叠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利用盆地模拟法在对北缘油气资源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烃源岩演化史、包裹体信息对油气成藏史进行了研究,认为烃源岩主要生油期开始于早第三纪初期,到早第三纪中晚期达到生油高峰,油气充注期主要在渐新世末期,上第三系N_2油藏油气充注时期主要在第三纪末。通过对控制油气成藏的储层、构造因素的研究认为,北缘地区储层孔隙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生储配置良好,纵向上可形成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等油气成藏类型;同时油气藏受构造控制,古构造和逆冲断层附近构造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宁  丁放  何仕斌  张功成 《中国海上油气》2007,19(5):295-299,305
应用地球化学、盆地模拟和储层流体包裹体技术对恩平凹陷烃源岩及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恩平凹陷主要存在2套成熟烃源岩,文昌组烃源岩成熟时间早,生烃规模大,是主力烃源岩;恩平组烃源岩总体成熟度不高,生烃量有限,是次要烃源岩;EP17洼和EP18洼是潜在的富生烃洼陷。恩平凹陷主要有2期油气充注,第1期充注时间较早(20Ma以前),以油为主,油主要来自深部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该期油气大量发现于浅层储层;第2期充注时间较晚(5Ma以后),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主要源自文昌组烃源岩,该期油气主要发现于深层储层。恩平凹陷油气勘探方向应以深层(文昌组)为主,寻找深层早期形成的构造是该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在不同层位发现众多稠油及油气显示,并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轻质油,因此,研究该区的油气成藏期次,对车排子地区的勘探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区原油按地化特征的差异可分为3类,油源分析表明它们分别来自中下侏罗统混合型烃源岩、中二叠统烃源岩以及中二叠统和中下侏罗统腐泥型烃源岩的混源。在油源分析和烃源岩生烃史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准噶尔盆地及车排子地区构造发育史,将车排子地区油气充注分为4期,即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来自中二叠统烃源岩的油气充注成藏、中晚白垩世以来早期形成的稠油发生再次运移形成次生稠油油藏、新近纪早期来自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早期生成的少量油气在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充注成藏以及新近纪中晚期至第四纪来自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中晚期生成的油气在新近系地层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柯坪地区的烃源岩进行的综合定性研究表明,烃源岩可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四套主要源岩层系.其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较好、有机质丰度也相对较高,但演化程度低,使其生油量受到了限制;石炭系发育厚度最大,但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其生油能力最低;奥陶系源岩虽发育厚度较薄,但其中有机质丰度很高、有机质类型很好,又正处于生油高峰演化阶段,尤其是萨尔干组和印干组生油层是本区最优生油岩,因此奥陶系烃源岩是研究区内的最优生油层系;最下部的寒武系地层虽发育厚度较大、类型较好,但由于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过高,导致其生油量低于奥陶系源岩,但仍可生成数量可观的凝析油和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12.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运聚与成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有效烃源岩为寒武系—中下奥陶统和石炭系,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2套烃源岩演化历史有较大的差异。该区油气运移疏导系统主要为储层孔隙和裂缝系统、断裂系统与不整合面;主要有3期成藏,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油藏多被破坏;海西晚期油藏保存有好有差,后期又有调整;喜马拉雅期主要为气藏形成与古油藏调整期。根据主要成藏时期及成藏条件的配置关系、源岩及储层的关系,认为巴楚—麦盖提地区大致存在4种成藏模式:早期成藏他生、早期成藏次生、早期成藏—破坏—晚期成藏和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13.
合肥盆地盆缘刘老碑组烃源岩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刘老碑组在合肥盆地周围的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地层特征、有机地化指标和岩相古地理的综合分析,认为刘老碑组有机质丰度达到烃源岩的要求,母质类型为Ι型干酪根,烃类转化率高,而且泥岩厚度大,总生烃量也大;虽然有机质已经过成熟,但完全可以生气,即处于热裂解成凝析油-湿气阶段,因此提出刘老碑组可作为合肥盆地的气源岩。此外,依据地层和盆地内的地球物理资料,推测合肥盆地内部可能存在刘老碑组,这为合肥盆地寻找天然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主力烃源岩探讨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区域构造、主要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明确了阿瓦提凹陷发育的主力烃源岩。结果表明:阿瓦提凹陷发育有中—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和石炭系—二叠系等3套烃源岩;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进入生油门限,处于低熟阶段,海西早期处于成熟高峰阶段,海西晚期处于高峰—高熟阶段,燕山期处于高熟—过熟峰期,喜马拉雅晚期处于过熟阶段;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阿瓦提凹陷的西北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处于未成熟阶段,海西晚期处于低熟—成熟阶段,燕山期处于成熟高峰期,喜马拉雅晚期处于高熟—过熟阶段。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油气圈闭特征及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是重要的油气藏发育构造带。作者在重新解释该区内已有的地震剖面和编图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内的油气圈闭划分为3个类型、10个亚类。这些不时期、不同类型的圈闭在纵向上往往发生叠加和交错,在平面上具有成排、成带的特征。从控制油气成藏及其组合的主要因素出发,文中探讨了油气的成藏特征,因而对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新生代合肥盆地受EW向特提斯构造和NNE向滨西太平洋构造等多元构造动力的控制,具有成盆期次多、构造运动频繁、沉降量和伸展量小、卷入构造层次浅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中—新生界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有机质的转化是不利的。而古生界应为今后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海相烃源层的沉积形成环境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一个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残留盆地。上三叠统在南、北坳陷为次深海盆地相沉积,发育一套黑色页岩烃源层;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为半温暖半干热—温暖炎热气候,在南坳陷南部局部地区也发育了浅海—次深海盆地相黑色页岩烃源层;中侏罗统中部和上侏罗统下部海侵规模扩大,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台地凹陷是形成烃源岩的主要场所;中侏罗统上部是一套滨海—浅海碎屑岩沉积,泻湖亚相页岩和前三角洲亚相泥岩为主要烃源岩。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沉积发育特征与国内外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基本一致,主要是深海—次深海盆地相沉积的黑色页岩、台地凹陷沉积泥灰岩和页岩、泻湖亚相或前三角洲亚相等沉积的页岩(油页岩)和泥岩。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满东地区的成藏物质基础、成藏事件和成藏模式分析表明,该地区除发育寒武系—中下奥陶统高有机质丰度的干酪根型烃源岩外,还发育以古油藏形式为主的"再生烃源",油气藏的形成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1)中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发育、古油气藏形成阶段;2)晚加里东期—印支期的古隆起隆升剥蚀、古油藏破坏并调整阶段;3)晚燕山期—喜山期的上构造层褶皱断裂发育、圈闭形成、以古油藏裂解气充注为主的阶段。晚燕山期—喜山期可能是该区最具有效规模的成藏期,并以形成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成藏系统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为一多成藏系统盆地,同一含油气系统往往存在多个成藏系统。在克拉通区,轮南成藏系统实际上包括了3个成藏子系统,即奥陶系常压开放型原生—次生油气藏成藏系统、石炭系超压半封闭型成藏系统以及三叠—侏罗系常压开放型次生油藏成藏系统。塔中成藏系统可分为中央断垒带原生—次生油气藏成藏系统和塔中北斜坡原生油气藏成藏系统,后者又包括奥陶系垂向运移成藏系统与石炭系侧向运移成藏系统。库车前陆油气系统可划分为北单斜带近源常压开放型成藏系统、中部前陆逆冲带近源—自源超压—常压封闭—开放型成藏系统以及轮台凸起近源—远源常压开放型成藏系统3个成藏系统。  相似文献   

20.
胶莱盆地烃源岩分布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莱盆地为一中生代陆相残留盆地,其暗色泥页岩主要发育于莱阳组水南段。运用野外露头、地震、钻井等资料,综合沉积相、古水流方向的研究,对水南段暗色泥页岩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项分析测试技术,分别对胶莱盆地莱阳凹陷、平度—夏格庄凹陷、高密—诸城凹陷3个构造单元水南段暗色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莱阳凹陷和平度—夏格庄凹陷是胶莱盆地源岩发育最好的区域,有机质丰度可达好、较好烃源岩标准,类型以Ⅰ型、Ⅱ1型为主,且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因此是胶莱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