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畅销书《哈利·波特》通过讲述小巫师哈利及其同伴与伏地魔的斗争,揭示了麻瓜(人类)与巫师的对立。作品所描述的伏地魔及其爪牙对非纯种巫师的迫害,与现实社会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排斥“非公民”的现象具有惊人的类似。从全球化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血统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作品中的麻瓜和巫师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文学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彭肜 《饰》2008,(4)
中国当代艺术以民族身份、政治身份和传统身份三种"视觉他者化"策略来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这些身份策略使中国当代艺术得以在西方艺术话语方式之外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视觉符号语汇,为世界艺术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3.
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异族形象,它并不关注和追究这种塑造或描述的真实性、可靠性,不在乎原形象和重塑形象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形象学关心的是作家塑造异国异民族形象时的个体和社会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因素,对本民族本国形象研究则不属于形象学研究。鉴于目前学界某些对形象学认识的模糊和混乱,本文试图通过重新解读巴柔的形象学理论,梳理形象学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立论视觉,考察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形象,分析了吸血鬼们作为“他者”必然灭亡的命运,进而探讨了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作为“他者”的身份被异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阵地。身处"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探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发掘和创新优秀文化元素,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势在必行。在婚庆专业教育过程中,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底蕴,提升婚礼设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婚庆专业的教学创新点和教改研究点。本文以《婚礼文化》课程为例,分析了在中国传统婚礼文化视域下婚庆专业课程改革的价值、现状与举措。  相似文献   

6.
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与特殊的民族文化身份,华裔美国作家有意夸大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其作品中强化东方人落后的“他者”形象.通过分析几位美籍华裔作家的作品,探讨“他者”形象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疆的汉语教学与研究,基本上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内容展开,但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习者的"他者"心理。"他者"心理,让新疆汉语教学成为了一个"带着镣铐的教学",而学生学到的汉语也成了"哑巴汉语"。本篇论文从心理学和哲学的层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学习者在语言、文化、情感上存在的"他者"心理,并结合少数民族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新疆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他者化是现当代东方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林丰民等著的《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挖掘了其产生的内在社会文化根源。对他者化现象的反思,有助于东方文化的自我认识与表达。他者化现象是文化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二是重建东方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引入我国,由于国情和母体文化不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几个视角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畅销书《哈利·波特》通过讲述小巫师哈利及其同伴与伏地魔的斗争,揭示了麻瓜(人类)与巫师的对立。作品所描述的伏地魔及其爪牙对非纯种巫师的迫害,与现实社会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排斥“非公民”的现象具有惊人的类似。从全球化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血统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作品中的麻瓜和巫师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文学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发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4.
西方自然法思想渊源深厚且历久弥新,提到法治和自然法时似乎言必称西方,难到中国真是毫无法治传统和本土资源?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深远的民主法治思想和自然法思想,我们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切勿迷失自我,在向西看的同时,需要返本归根,树立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联动发展,更是文化、思想、社会等诸多因素的"走出去"。外语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因素,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外语课程教育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尤其是对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结合外语课程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加强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及其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章论述了中国“伦理型”传统化是在华夏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以及殷周到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重人事轻宗教的人思潮的基础上,随着秦汉封建大一统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确立而逐渐形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探讨,提出:以人为本、修己以安人、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先义后利等是其主导观点,并指出这些观点对当代中国公共关系产生了正负两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和相互影响下,图形设计在切合时代面貌、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结合的同时,更应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情趣.为提升我国图形设计的设计水准与文化价值,从分析图形传播的意义出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图形设计上的传承,着重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三方面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标志设计的借鉴和启示,从传统色彩、汉字以及传统图形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形态及理念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度,在高校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高校中重要的知识传播和服务部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浅析了这种作用以及图书馆自己特有的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