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于脉宽调制逆变器的死区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分析了脉宽调制(PWM)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发生机理及其影响,并对死区补偿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概括性地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死区补偿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检测相电流的过零点,根据电流的正负来对PWM波进行补偿。但过零点的位置难以精确地确定。 相似文献
2.
一种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区效应的存在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无法跟踪参考电压和电流,相位发生变化,增加了谐波分量,使系统的输出转矩存在很大脉动,尤其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深入分析了死区效应和零电流箝位对输出电流的影响。针对电流过零区域极性判断不准从而导致误补偿的问题,提出在电流过零点设置夹断区间,在夹断区间外采用固定值补偿占空比,在夹断区间内采用线性补偿占空比。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减小电流的畸变和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针对电压源型PWM逆变器的死区效应,提出了一种减小零电流钳位和寄生电容影响的死区补偿方法。分析了因死区时间和开关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引起的误差电压,对因零电流钳位造成的电流极性检测不准进行了校正,并根据功率开关器件寄生电容引起的导通和关断延时,对补偿电压大小进行了调整。仿真结果证明,该补偿方法有效改善了电机的电流波形,提高了逆变器的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相电压源逆变电路同一桥臂2个开关器件之间存在短暂死区时间td的问题,通过说明逆变电路死区效应产生机理及对逆变器输出电压进行傅立叶分析,发现td对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在幅值和相位上产生偏差,导致系统供电性能下降.为此,提出死区补偿方法,并根据死区补偿方法的原理,建立近似的死区补偿电路图,描述死区补偿方法工作过程.通过仿真分析,死区补偿方法产生的波形与理想波形一致,无误差畸变,且死区补偿方法的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死区对电压型逆变器输出误差的影响及其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压型逆变器的死区效应,分析了死区对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和电流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导通时间实时检测的死区补偿和电机相电压检测方法.为避免电流过零点的直接检测或间接预估,设计硬件电路直接检测功率管的导通时间,得到逆变器的实际死区时间,并在软件中进行补偿,同时得到电机实际的相电压.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死区时间反映了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时间受结温和导通电流影响的特性,最后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空间矢量逆变器死区分析及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死区时间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产生谐波方面的影响,并对电动机磁链矢量偏移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一种死区补偿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须附加硬件,只需对原控制软件进行修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的死区补偿方法。与一般补偿方法相比,该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相电流过零点的直接检测或间接估计。在分析三相电压源逆变电路死区效应基础上,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得出平均死区补偿时间和dq轴补偿电压的关系。将q轴扰动电压作为状态方程中的扰动变量,并设计自适应观测器在线观测,然后推算出死区补偿时间,最终通过坐标变换,在dq轴对逆变器进行死区补偿。该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和离线的实验测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颖的死区补偿和电机相电压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电压型逆变器的死区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导通时间实时检测的死区补偿方法.为避免电流过零点的直接检测或间接预估,设计由硬件电路直接检测功率管的导通时间,得到逆变器的实际死区时间,并利用软件进行补偿,同时也可得到电机实际的相电压.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死区时间反映出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时间受结温和导通电流影响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流谐波,使0,5,7次谐波降低了50%,改善了电流波形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流闭环和死区补偿的变频驱动调速系统低频振荡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频器+感应电机的调速系统在低频段运行时容易出现振荡,这种低频振荡引起的过电流轻者使系统跳闸保护,重者烧毁设备,严重危害长期运行在低频的传动设备.本文建立了感应电机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的小扰动数学模型,采用根轨迹分析方法,绘制了调速系统的不稳定区域;分析了多种变频器死区补偿的方法,提出了基于电流闭环和死区补偿相结合的低频振荡抑制策略.其中电流环用以抑制电机定子电流的波动,使其稳定在期望频率工作点的电流值处;死区补偿用以抵消逆变器死区时间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抑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抑制变频驱动调速系统的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电压源型逆变器,由于其功率开关管寄生电容的存在,使逆变器开关周期内输出电压上升和下降不再是瞬时实现,而传统的死区补偿方法并未考虑寄生电容的影响,不仅导致死区补偿效果欠佳,而且存在电流过零点判断困难及易产生过补偿的技术不足。为此,论文首先分析计及开关管寄生电容的逆变器死区效应,然后,针对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详细推导其逆变器输出纹波电流的计算公式,提出基于纹波电流计算的逆变器死区补偿方法,并通过基于不同死区补偿方法的SMPMSM驱动系统建模、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死区补偿方法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静态补偿电压模型磁链观测器的矢量控制系统在电机运行于低速时,稳定性不佳,负载能力不足。从静态补偿电压模型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了磁链静态补偿原理,并结合感应电机模型得出基于静态补偿电压模型的矢量控制系统磁链非线性动态方程。同时利用李雅普诺夫线性化理论,对非线性磁链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起磁链线性化模型,通过分析线性化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一种判别磁链非线性系统在平衡点处稳定性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和证明了基于静态补偿电压模型磁链观测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在高、低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对理论分析给出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三相逆变电路死区生成的机理及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影响。结合TMS320LF2407A内部可编程死区发生器的工作机理,提出一种基于SVPWM的预测电流死区补偿方法,解决了DSP因插入死区而丢失有效脉冲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补偿策略对由死区时间和开关器件中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电压畸变有很好的补偿效果,能有效改善电机的电流波形,且软件控制简单,运算量小,适用于三相逆变电路的死区补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