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测目标点的数量及分布位置对网络拓扑发现的覆盖率和探测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成为网络拓扑发现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目前大规模网络拓扑发现目标点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两种目标点集合构建方法,在对目标点冗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探测目标点选取方法.最后通过对CERNET-2骨干网络的实际测试,说明了本文提出的这些方法可以推广至国家级规模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应用中.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IPv6网络的自身特性,提出了在IPv6网络环境中进行拓扑发现与IPv4网络相比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IPv6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的整体结构,对系统主要探测模块的功能和算法的实现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traceroute6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v6网络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获取IPv6网络的拓扑结构成为网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IPv6相对于IPv4协议产生的变化和IPv6的相关概念,提出了IPv6网络拓扑自动发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环境及拓扑发现的结果,实现了基于traceroute6的IPv6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实际测实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系统能满足IPv6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原有查找算法的基础上,结合IPv6地址结构和骨干路由表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快速IPv6路由查找算法。基于Hash表和多分支Trie树结构,将最常用到的路由前缀按前缀长度放置在Hash表中,并按前缀值有序存放在表结点中,不仅可以进行最常用前缀的二分查找,同时又是其他前缀匹配的索引。对于其他的前缀匹配问题,根据Hash表中的索引到相应的多分支Trie树完成最长前缀匹配。分析及测试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时间效率,更新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应用的蓬勃发展,如何有效地获取IPv6网络的拓扑结构成为网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IPv6相对于IPv4协议产生的变化和IPv6相关概念,提出了IPv6网络拓扑自动发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肖宇  兰巨龙  廖鹰  胡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5):131-136,229
查找路由表以给出下一跳地址是路由器中分组转发的核心步骤,因此快速的路由查表算法是实现高速分组转发的关键。该文分析了IPv4下路由查表问题及其难点,详细介绍了现有的各种查找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应用适当查表算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IPv6以两种方式提供Anycast服务,但是,这两种服务方式都存在Anycast可扩展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立在Anycast树之上的通信模型,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Anycast现存的扩展性问题,同时此模型也实现了Anycast树自身信息与请求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深入分析和讨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并论证它可以支持大规模的Anycast组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单点非协作方式的网络拓扑探测是获取未知网络信息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目标地址选择不完整和探测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到未知网络拓扑信息地获得.分析了原有探测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个选择目标地址的方法并且改进了Doubletree算法,提高了单点非协作方式网络拓扑探测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网络拓扑性质研究所需的数据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服务发现是网络分布式环境下进行信息共享、数据集成、流程协作的前提.广域网下的服务发现机制必须在无可直接利用的广播和组播机制上解决系统的规模伸缩性问题,以合理的代价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发现机制.采用覆盖网络体系结构,并实际构建了具有一定可伸缩性的服务发现系统Service Catalog Net.Service CatalogNet基于分布存储的服务信息和后缀树形式的服务信息索引,实现了协作式服务发现机制,特别提供了QoS感知的服务发现机制,即可基于客户的QoS指标生成应用层选播/多播路由,进而实现服务发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服务发现机制在发现性能上优于LDAP实现.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播树实现Anycast服务的一种通信模型,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Anycast现存的扩展性问题,同时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树自身信息与请求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深入分析和讨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在IPv6模拟环境下,实验数据表明通过本模型获取Anycast服务(比如文件下载服务)的TRT值要比现有的Anycast通信模型下获取同样服务的TRT值缩短很多,服务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个促进从单一的探测主机自动获取IPv6网络拓扑逻辑信息的系统:Atlas,描述了Atlas的底层组织和它的数据收集过程,还介绍了一些对如今最大的公用IPv6网络6Bone探测得到的一些最初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了探测算法的效率,并且识别出一些前缀分配和路由策略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对于网络性能优化.配置控制和故障监控等来说有一个准确的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提出两个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分别对应于IPv6-ordy和IPv4-only网络.一个数据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以及一个在共存的网络中的转换探测算法来进行各方面的网络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13.
对于网络性能优化,配置控制和故障监控等来说有一个准确的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提出两个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分别对应于IPv6-only和IPv4-only网络,一个数据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以及一个在共存的网络中的转换探测算法来进行各方面的网络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14.
IPv6骨干网络的拓扑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IPv6网络的不断发展,并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获取IPv6互联网络的拓扑结构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尽管对于IPv4骨干网络拓扑发现存在一些方法,但由于IPv6在协议上的变化,使得这些方法并不完全适用,而IPv6的新特性也使得某些未曾使用的方法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IPv6网络环境下一系列拓扑发现方法和技术实现,包括骨干网络拓扑发现算法、IPv6地理拓扑信息的获取方法,并提出了根据IPv6网络隧道技术的分布式拓扑发现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使用该方法获取的IPv6骨干网络拓扑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IPv6接入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曾伟  周刚 《计算机工程》2006,32(19):136-138
针对IPv6网络的特点,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是对IPv6网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IPv6骨干网络拓扑发现方法领域,对IPv6接入网的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该文提出了一种IPv6接入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在IPv6接入网中实施拓扑发现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测试,对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数据聚合能耗和重建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拓扑感知的数据聚合方法(TADA).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网络初始化、数据分帧和数据预处理的数据流,形成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过程;然后,构造测量矩阵将数据分解为多个路径转发,从而进行全网络矢量分配,并提出了基于平衡最小生成树是数据聚合算法.通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数据...  相似文献   

17.
对接入用户实施认证是移动IPv6实用化的前提.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IPv6网络环境的层次化接入认证方法HAMIPv6,对接入认证和移动注册进行层次化管理,利用认证矢量和消息捎带,减少切换认证过程中移动节点与家乡域的交互. HAMIPv6简化了切换认证处理流程,减小了切换延时和信令开销,实现了用户与网络相互认证及会话密钥发放.通过分析比较证明,HAMIPv6比传统方法处理效率更高,尤其是在MN远离家乡域及在一定范围内频繁微移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冗余最小化的IPv6拓扑发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正确的网络拓扑是进行网络管理的基础. IPv6是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其庞大的地址空间和独特的特征为拓扑发现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基于ICMP的拓扑发现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其主动探测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产生探测冗余.分布式拓扑发现方法布署困难并且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在冗余减少上存在由探测点间冗余引起的诸多限制,因此它不能以网络友好的方式发现拓扑.由于IPv6路由器对源路由的支持,集中式的拓扑发现方法能够发现交叉链路以保证覆盖率.测量了IPv6环境下单个探测源产生的冗余,提出了冗余最小化的集中式拓扑发现方法.在引入减少冗余的后退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改进算法,说明了集中式拓扑发现在IPv6环境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对靠近探测点的节点减少了高达两个数量级的冗余,并能够保证令人满意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