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2000/01杂交季以与斑茅属间杂交F1杂种崖城95-41作母本,与父本CP57-614和川蔗57-416杂交,在二个组合后代实生苗中分别取13个单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单株为可疑后代外,其它均为斑茅的F2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xA6、PxA7和PxA9在斑茅F2中出现机率高,特别是PxA6和PxA7,其酶带清晰易辨,可作为F2辅助选择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性状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YC96-40和CP84-119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它们在农艺、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农艺与经济性状,斑茅BC1品系的大多数性状表现为双亲中间型.在回交过程中,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改良速度较快,最高的YCE01-80分别为16.69%、14.25%和1 4.49%,这些性状已接近栽培品种;蔗茎产量出现较多超高值亲本,最高产量品系YCE01-111比父本CP84-1198产量高40.45%.但是,斑茅后代细茎、易倒伏等不良性状改良进展仍然较慢;分蘖率、株高及其生长速和有效茎数表现出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品系与双亲在蔗茎产量上的遗传距离较大.对这10个斑茅BC1品系各个性状的比较,初步认为YCE01-111无论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株高生长速、有效茎数等重要农艺性状上,还是经济性状如蔗茎产量、蔗汁锤度、蔗汁转光度、蔗汁蔗糖分等,都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云南斑茅F1代SSR分子标记杂种真实性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鉴定斑茅血缘真实性常用的MSSCIR26、MSSCIR33 2对引物,对以云南斑茅种为亲本之一的16个组合75个后代材料及其亲本,进行了斑茅血缘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05-456(R0C20×斑250)、06-67(德蔗93-88 ×斑177)、06-75(云滇00-7×斑180)是真杂种,为云南斑茅的利用奠定了良好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粤糖57/423远缘杂交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粤糖57/423×云斑82/128的子代B、C、D、E株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子代B、C、D、E株系兼具父本和母本的部分酶带,是粤糖57/423×云斑82/128的真实杂交种。但酶谱类型,酶带数目,酶带活性强弱,不仅与双亲存在差异,而且还出现数量不等的双亲所没有的杂种酶带2A、6A、7A、9A、11A、13A、17A。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16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所得的DNA样品的OD26o/OD280值在1.76~1.89之间,电泳主带清晰,无弥散、拖尾现象,DNA质量较高.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结合的方法对影响RAPD-PCR反应的主要因子Mg2+,dNTP,引物的浓度和模板DNA,Taq酶的用量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宜于病菌的RAPD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优化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10 ng,Mg2+浓度3.25 mmol/L,dNTP浓度0.175 mmol/L,Taq酶1.4 U,引物浓度0.5 μmol/L,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 μL.通过该反应体系可以获得清晰、稳定、特异性的分子标记谱带,扩增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明了酶蛋白的多肽链结构是由DNA分子上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的,同工酶结构的变异主要反映了基因的差异。但也有一部分同工酶是在多肽链合成之后它的结构经过改变而来的。所以,同工酶分析方法,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Schwartz最早应用同工酶技术于玉米杂交工作,发现了迁移率明显不同的酯酶同工酶,并把迁移率介于两亲本中间地位,而又为亲本所没有的新的同工酶带称之为杂种酶。另外,作者还研究了乙醇脱氢酶以及它们的调节控制机理,为利用同工酶研究杂种优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苗期的三个生长阶段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析了糖甜菜初级三体系列及其对照二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由于单条染色体的附加同工酶的分子表型有如下变异:基因剂量效应;同工酶酶带消失;新生带酶在丧失了的原有酶带附近出现;新生酶带的出现。作者详细分析比较了不同三体类型间及二体与三体之间同工酶分子表型的差异。本文讨论了分子表型变异的原因及其研究这种变异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改良ROC22的农艺性状,本研究以ROC22为父本,CP84-1198为母本,构建了CP84-1198×ROC22杂交群体(1100个株系)。从杂交后代中挑取优良个体材料,以褐锈病抗性为指标,随机挑取280个株系苗期的叶片,运用CTAB方法提取甘蔗基因组DNA,以R12H16为标记用普通PCR技术对该群体各个株系进行锈病抗性基因Bru1检测,结果发现该杂交群体中156个(55.71%)株系检测到了该基因,含有与不含有抗锈病基因Bru1符合理论比1∶1,研究结果表明ROC22含有单个抗锈病Bru1等位基因,CP84-1198不含有抗锈病Bru1等位基因。以期能为深入开展甘蔗群体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性品种(系)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50多年中,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以Badila(热带种)作为高贵化育种的起始亲本,选育了大批含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斑茅等野生种质血缘的崖城系列亲本;其中值得一提的是,Badila与本地割手密的杂交后代产生了崖城71-374、崖城84-125和湛蔗74-141等一批重要的生产性杂交亲本。利用这些亲本已育成32个生产品种。迄今,以Badila与栽培品种杂交选育的亲本材料育成的品种有5个。以Badila与大茎野生种、斑茅杂交,选育了大批优良杂种后代,虽然迄今尚未育成生产品种,但近年来斑茅蔗BC1、BC2杂种的育成却标志着斑茅利用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白平菇不同菌株菌丝体的RAPD分析及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分析白平菇四个不同株系的DNA序列多态性,用15个随机引物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3个引物可以扩增出较好的多态性条带图谱,共产生66条清晰稳定的带。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计算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了树状聚类图谱,在分子水平上分析了白平菇的种质遗传学差异,为白平菇菌株鉴定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海南甘蔗育种场斑茅研究利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6年起开展甘蔗与斑茅杂交利用的研究,1973年选育出斑茅第1代真杂种(F1),2001年育成斑茅杂种2代(F2或BC1)真杂种。斑茅蔗F1杂种的杂交可育性差,回交成功率低。在斑茅高贵化过程中,糖分的改良速度较快,但小茎、高纤维和蒲心等不良性状的改良进展较慢。  相似文献   

12.
对Badila、BlackCheribon、Crystalina、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以及新引进的热带种57NG155、IJ76-315和Kropi等进行了人工开花诱导试验。除BlackCheribon和Crystalina外,其它参试品系均成功地诱导花开,这些品种在适当的处理条件下,开花率达30%以上,始花期提早至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有效地解决了在海南甘蔗育种场自然  相似文献   

13.
汾酒大曲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同工酶技术进行了清茬、后火和红心3种汾酒大曲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大曲电泳参数研究表明: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电泳分离胶浓度分别为12%和10%,上样蛋白浓度分别为5.5~11 mg/mL和0.34~0.69 mg/mL,连续抽提10批储存9 d,同工酶电泳图谱一致稳定。3种大曲同工酶酶谱分析表明:每种大曲都含有丰富的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酶带。3种大曲酯酶同工酶谱主带的数量和位置基本相同,曲皮、曲心和整曲也基本一致,仅在弱带区有所不同。3种大曲淀粉酶同工酶谱明显不同,后火曲有一条特征主带。曲心明显不同于曲皮和整曲,曲心的淀粉酶同工酶酶谱明显将3种大曲鉴别,其中有一条酶带可作为后火曲的同工酶标记。10批混合生产用曲的同工酶分析,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基本一致,淀粉酶同工酶谱分析混合曲中有后火曲存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能源植物概况与能源型甘蔗斑茅后代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题。生物质能源是目前开发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目前,虽然以粮食为原料的第1代生物质能源已在许多国家产业化生产,但基于粮食安全因素考虑,在中国无法实施。而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2代生物质能源是当前研究热点。能源型甘蔗斑茅后代是甘蔗和斑茅的杂交后代,不但富含糖分的蔗汁可用于直接生产乙醇,同时具有生物量大,生物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作物。近年来,随着甘蔗和斑茅杂交技术的瓶颈突破、分子育种鉴定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成熟,选育能源型斑茅蔗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可能成为未来生物质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项目组发现的K326雄性不育自然突变株SK01与生产应用的不育胞质sua-CMS的异同,分析其在烟草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tab1-CMS不育系SK01和其同核异质系K326为母本,分别与4个烤烟品种杂交构建2组F1代杂交种,在两个地点和人工气候室中比较8个F1代以及SK01和K326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差异,开展了tab1-CMS特异的DNA标记筛选。结果表明,SK01细胞质增强烟草杂交种F1代对CMV、黑胫病的抗性,对株高、茎围等农艺性状以及PVY、TMV抗性无显著的细胞质效应;叶绿体基因组trnC-trnD基因区间,扩增到可有效区分烟草不育胞质类型的1个588 bp的特异性片段。本研究发现的不育胞质tab1-CMS与生产应用的sua-CMS类型不育系有明显差异,对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无明显的不利影响,是一种有一定应用潜力的不育细胞质新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6.
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对影响大豆SCoT-PCR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20μL大豆SCoT-PCR体系为:Mg2+浓度2.0mmol·L-1、Taq聚合酶用量1.5U、引物浓度0.250μmol·L-1、dNTPs浓度0.2mmol·L-、DNA模板用量30ng;退火温度最适为50.4℃.运用18个大豆品种验证,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并从82条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32条引物.利用大豆品种吉育75、本地黑豆及其10株F2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初步的遗传验证,结果显示,杂交后代植株中出现了双亲的位点和亲本位点的缺失.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福建自育甘蔗品系的基础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甘蔗品系系谱图根,对福建自育的38个品系及其亲本进行基础种质亲缘关系分析,育成福建甘蔗品系种质有23种,其中11种为热带种,3种割手密种,2种印度种,3种中国种,1种大茎野生种,1个斑茅及蔗茅和高粱各一个,38个品系中至少有8个共同的祖先,亲缘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