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001]、[011]和[111]3种不同取向的DD15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组织、980℃/300 MPa和1 150℃/120 MPa的持久性能、持久断口和断裂组织。结果表明在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的截面上,3种取向合金具有明显不同的热处理组织形貌,γ′相的形状分别为规则的正方形、矩形和多边形。合金在980℃/300 MPa和1 150℃/120 MPa条件下的持久性能呈现各向异性。合金在2种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都按[011]、[001]、[111]取向的顺序增加,伸长率按[111]、[011]、[001]取向的顺序升高。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合金持久各向异性增强。在980℃/300 MPa条件下,[001]和[111]合金持久呈现韧窝断裂特征,而[011]合金持久呈现类解理与韧窝混合断裂特征;在1 150℃/120 MPa条件下,不同取向合金持久都呈现韧窝断裂特征。不同取向合金断裂后的γ′相具有明显不同的形貌或筏排化程度。[001]取向合金的γ′相筏排与应力轴方向垂直,而[011]和[111]取向合金的γ′相筏排与应力轴呈一定夹角,筏排化程度按[011]、[001]和[111]的顺序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001]和[111]不同取向的IC6SX单晶合金在980℃/230MPa下的蠕变性能,探明了蠕变性能与取向的相关性,研究了蠕变组织的演变,确定了合金蠕变断裂机制.不同取向IC6SX单晶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表明:单晶合金的蠕变寿命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在980℃/230MPa条件下,[001]和[111]取向的蠕变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001]、[011]和[111]3种不同取向的DD15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组织、980 ℃/300 MPa和1 150℃/120MPa的持久性能、持久断口和断裂组织.结果表明在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的截面上,3种取向合金具有明显不同的热处理组织形貌,γ'相的形状分别为规则的正方形、矩形和多边形.合金在980℃/30...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低成本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001]取向DD6合金的屈服强度与国外实际应用的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相当;室温至760℃,DD6合金的屈服强度基本相同;在760~85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屈服强度提高;850℃时,合金的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即1030 MPa;当温度超过85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DD6合金的屈服强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对[001]取向单晶镍基合金进行高温持久和室温瞬时拉伸性能测试后,进行TEM观察及相平衡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形变过程中的外加应力使合金元素在γ基体相中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拉伸应力使元素Al和Ta的溶解度降低,过饱和的Al和Ta发生偏聚,可形成细小γ'相自基体中析出.  相似文献   

6.
取向硅钢[001]晶向分布的非对称X射线衍射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采用固定2θ角,进行Ω扫描的非对称X射线衍射方法来测定取向硅钢易磁化方向[001]晶向分布的原理,以及针对取向硅钢板的具体情况采用叠片法对取向硅钢[001]晶向偏离角α、β角的测定方法(α为[001]晶向对轧向在轧面上的偏离角,β为[001-]晶向对轧面的倾角).利用该方法对取向硅钢的α、β角进行了测定,得到了α、β角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对取向硅钢的α、β角进行半定量表示的方法,以及定量表示α、β角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1935年Goss首先制成具有(110)[001]织构(也称为戈斯织构)的晶粒取向硅钢片,由于[001]方向是易磁化方向,因此沿轧向使用这种钢片时能获得高的磁性,但横向磁性很差。现在已经发展到晶粒平均取向([001]方向与轧向之间的平均角度)大约只偏离8°。表1是这种高级取向硅钢片与高级无取向热轧硅钢片的磁性比较。如果能发展(100)[00l]立方织构,它将比戈斯织构具有更大的用途。这种织构在面心立方体金属中是常见的,并已应用在铁镍磁性合金;但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在体心立方体金属中不可能产生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8.
对无抑制剂取向硅钢不同压下率下初次再结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宏观织构和微观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轧板织构主要为α取向线{001}<110>、{112}<110>和{111}<110>织构以及γ取向线{111}<110>织构.初次再结晶退火后,α取向线织构减弱,织构主要为γ取向线{111}<112>织构.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冷轧和初次再结晶织构强度增加.当压下率为88%时,初次再结晶退火后 Goss 织构和{111}<112>织构强度最高,最有利于发生二次再结晶.EBSD 分析显示,Goss 取向晶粒大多与{111}<112>取向晶粒相邻.提高冷轧压下率,Goss取向晶粒和{111}<112>取向晶粒都增加,Goss 取向晶粒偏离理想取向角度减少.  相似文献   

9.
微量Ag对Al-Cu-Mg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Ag元素对Al-8Cu-0.5Mg合金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分布在铝基体{001}面和{111}面上共存的θ′和Ω(成分为Al2Cu)沉淀相能对含Ag合金起强化作用;而不含Ag的合金只有θ′一种沉淀相。含Ag合金中小尺寸以及近间距的θ′和Ω沉淀相提高了室温及高温下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然而,与不含Ag的合金相比,由于这种小尺寸及近间距的θ′和Ω沉淀相在变形过程中具有与基体的内在不相容性,含银合金的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沃华  蔡学章 《稀有金属》1989,13(1):37-42
主要研究了 TA5合金的加工工艺、织构和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拉伸性能受控于拉伸力与晶体取向的关系,而冲击和弯断性能决定于晶体取向和加载状态.对该合金在海水介质中的性能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裴英豪  项利  施立发  王立涛  陈其安 《钢铁》2012,47(12):50-54,80
取向硅钢热轧板中组织、织构梯度对发展完善的二次再结晶十分关键,通过对2种不同热轧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的组织、织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道次大压下热轧工艺时热轧板表层再结区晶粒平均尺寸增加,再结晶区厚度增加,高温退火后二次晶粒尺寸减小;采用后道次大压下热轧工艺热轧时,热轧板中平均等效应变高,热轧板厚度心部{100}〈011〉和{100}〈001〉位向取向强度降低,({111}~{113})〈110〉位向取向强度提高,高温退火后{110}〈001〉位向偏离角降低,磁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用于汽车的高强度冷轧硬化钢板。在过去的10年中,对超低碳钢(ELC)和无间隙原子钢(IF)主要强化方法是用硅、锰、磷及微合金元素,如铌和钛的沉淀硬化进行固溶强化。当钢用大量固溶元素如硅和锰强化时,由于氧化而使钢的表面质量恶化。另外,磷加入到ELC钢和IF钢中,由于降低晶界强度而出现脆化敏感性,使钢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本文提出采用Cu2S弥散分布沉淀强化超低碳硬化钢代替用硅、锰、铌及钛的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铜硫化物与体心立方的α-Fe有(001)Cu2S//(001)α-Fe和[001]Cu2s//[001]α-Fe晶格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经常化处理的无取向硅钢[w(Si)=3%]异步冷轧织构随形变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异步冷轧织构随形变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快慢辊侧的织构类型不变,但强度有所不同;随形变量增加,冷轧织构组分逐渐向α织构和γ织构组分聚集;高斯织构{110}<001>组分逐渐减少,反高斯{001}<110>织构组分逐渐增强;{111}<110>织构组分出现最大值;当压下率达到84%时,出现了较强的{001}<120>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14.
Cu-Cr-Zr合金线材织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合金取向分布函数(ODF)及其反极图, 研究了塑性加工率与时效处理过程对Cu-Cr-Zr合金线材织构组分及其择优程度的影响;分析了Cu-Cr-Zr合金线材织构组分及其变化与材料性能的对应关系. 认为以{111}为主要组分的纤维织构有利于提高线材强度, 较大的道次加工量可以提高线材纤维织构组分的锐度. 高铜Cu-Cr-Zr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 可以采用40%以上的道次加工率进行线材加工, 以得到较高的{111}纤维织构. 合理安排中间时效处理与最终塑性加工工艺, 可以大幅度提高Cu-Cr-Zr合金线材的导电率, 获得具有理想综合性能的Cu-Cr-Zr合金.  相似文献   

15.
钼铌合金单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 kW电子束区域熔炼炉制备出大尺寸Mo-Nb合金单晶,通过x射线θ扫描旋转法测试了单晶的晶体取向,结果显示所制单晶均为<111>晶向,晶向偏角<2.6°。对所制单晶进行了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并采用扫描电镜对Mo-Nb合金烧结条、原料棒以及单晶的室温拉伸断口作了分析对比,单晶的拉伸断口表现出典型的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N36锆合金成品管材的织构进行了测量。利用极图、织构取向因子,特别是采用三维晶体学取向分布函数等表征手段,系统分析了N36锆合金成品管材的织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36锆合金成品管材的主要织构组分为基面型(0002)1120;管材径向上织构取向因子最大,大多数晶粒的[0002]基极集中在与管材的轴向垂直的ND-TD面上,并且偏离径向30°左右呈现典型双峰分布;除基面类型织构组分外,N36锆合金管材还存在一些相对强度比(0002)基面类型织构更高的锥面类型织构,而柱面类型织构较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金属薄膜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鉴定了GH128合金的析出相。研究了μ相的析出规律、(?)_v值和应力与相析出速度的关系,以及析出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H128合金时效后析出μ、M_6C、a_W和M_(23)C_6。它们与基体的取向关系是:(111)_γ//(001)_μ;(001)_γ//(001)_(M_6C),(110)_γ//(110)_(M6C);(100)_γ//(100)_(M23C6),(001)_γ//(001)_(M23C6)。μ相析出呈C曲线。析出温度范围是700~1050℃,析出峰为850~950℃。随(?)_v值增加,C曲线向时效时间短的方向移动,但不影响析出峰,应力加速μ相析出。合金持久性能的下降和时效后室温塑性降低,主要是μ相析出所致,但μ相对高温拉伸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张贞贞  任卫  方建锋 《钢铁》2011,46(8):83-88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和取向线分析方法对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从热轧到初次再结晶工艺阶段的织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次冷轧后各层的织构组分与热轧板各层面的织构组分存在着继承关系,次表层存在很强的{001}<110>织构,中心层的织构和热轧板的中心层相似,存在强的{001}<110>和{112}<110>织构;中间退火后发生再结晶,各织构组分的强度有所减弱,Goss织构组分再次出现;二次冷轧后沿厚度方向上的织构不均匀性不明显,{111}<112>织构强度最高,几乎是其他织构组分的1倍,{001}<110>织构大幅降低;初次再结晶后织构沿厚度方向没有明显的不均匀性,{111}<110>为最强的织构组分,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Goss位向。  相似文献   

19.
选取NdFeB稀土永磁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ridgman定向凝固工艺,将Bitter粉纹磁畴图像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定向凝固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包晶相Nd2Fe14B(T1相)的生长形态及取向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定向凝固过程中包晶T1相的形态及择优生长方向与合金成分及凝固速率有关。凝固速率较低时(小于10μm·s-1),包晶T1相以典型的小平面方式生长,表现出强的晶体学特性。随着凝固速率增大,T1相晶粒逐渐细化,T1相生长界面出现粗糙化趋势;Nd11.76Fe82.36B5.88合金在1μm·s-1凝固速率下,T1相的易磁化轴[001]方向几乎沿热流方向,这与T1相沿a轴[100]方向择优生长的传统解释有很大不同;Nd13.5Fe79.75B6.75合金中T1相的轴向择优取向随凝固速率的增加逐渐偏离c轴而转向a轴,其原因可能是凝固速率的增加引起T1相沿[100]和[001]方向的生长驱动力即生长速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新型近a型钛合金CT20不同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制度,合金中得到了3种典型的组织类型,即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片状组织;室温下该合金不同组织时拉伸性能相差不大,而在20K时合金拉伸性能对组织较为敏感。在20K温度下,合金强度上升而延伸率明显下降;等轴组织时延伸率最低,双态组织次之,片状组织最高;片状组织能保证合金在低温时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