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水利法制化建设逐步纳入正轨,水利产业重建轻管畸形发展局面逐步得到扭转。水利配套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水行政执法体系的壮大,使水行政执法工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水平。对进一步发展水利事业,巩固水利做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也不能不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正确认识水,认识水利,并且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水事活动,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认清形势正确认识水、…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强化水利法制建设加快水利经济发展吉林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水利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水利经济活动越错综复杂,就趁迫切需要完备的水利法制来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因此,要加快水利经济发展,从根本...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扎实推进水利事业,再掀水利建没高潮,服务工业强区战略,开创青白江水利的新局面,我们制定的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区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全局工作,带领职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强水利基础,深化水利改革,严格取水许可,改善供水条件,搞好城乡供水经营,搞好水政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1学习落实新<水法>的重要性 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14年来,已经初步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基本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使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害,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原水法的一些规章已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新<水法>的颁布改变了原<水法>的不足,基本适应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需要,是原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新<水法>对于搞好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江苏水利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健 《江苏水利》2008,(4):14-16
水利规划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是水利发展的龙头,是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而制定的总体措施和安排,是做好水利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长期以来,我省有着较好的水利规划工作基础和作风,有较为完整的水利规划体系和各类水利规划,为我省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与管理,以及依法行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水利规划工作既是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又涉及到水利发展的一些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础,事关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我省水利规划工作应注重:体现三个方面要求、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重视五个方面建设、着眼六个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水法》颁布实施至今已有11年,水利执法工作也已初具规模。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努力的结果。但我们还应看到,对于水利工作中的经济领域,水利执法工作涉及的还很不够。 水利执法工作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出现的。它既能应时而生,自有其产生的理由:水利行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需要法律调整这一更具科学性的手段;同时,水利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产物,它对水利执法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近几年来连续发生的水事中已暴露出传统工程水利存在着治水目标简人弹量,工作对象仅限于工程,指导思想上重自然轻社会、重生存轻发展局限性,阐述资源水利的涵义及基本特征,认为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其思想基础是可持续发展观,核心是永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水利强调水利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体现了现代水利的发展方向,对我国21世纪的水利工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行为规则,法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因此,任何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不折不扣地去忠实地履行本部门的执法职责,以保证国家意志的实现。但据记者了解,目前,个别地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利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不甚妥当的倾向性做法,这些倾向性做法已或多或少地使水利法规的执行打了折扣,损伤了水利法规的尊严,影响了水利法规在当地的贯彻实施。这些倾向性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洪国增  游益华 《江苏水利》2011,(9):11-12,15
今年初,中央以一号文件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以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周学文 《中国水利》2007,(18):10-12
一、“十五”期间水利统计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撑 根据水利发展与改革工作的需要.“十五”期间全国水利统计工作围绕水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目标,收集、汇编和发布了大量统计数据和资料.全面反映了水利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是水利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和基础,在水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水文是水利的基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过程中,要做好水文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水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并以此调整水文发展的思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水利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1 充分认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  相似文献   

13.
1991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十四次会议确定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后,如何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巩固、加强水利基础地位的问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一个新课题、新任务。目前从我国的水利工作状况看,可以把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从水利信息化的角度分析,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自动化系统是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存贮和处理,才能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因此,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水利基础产业的地位增强水利自身发展的活力双辽县水利局局长张仁廉关键词:水利基础产业地位,水利改革措施,经验体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如何确定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其同能源、交通以及重要原材料摆在同等地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水利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水利工作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水利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水利事业之间的矛盾,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的水利工作,为以后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水利的发展水平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几十年来,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方针指引下,围绕实现粮棉油高产稳产,大搞水利基本建设,为防洪保安全和农业连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苏南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工作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水利发展的受益主体已由农业扩展到全社会各行各业。水旱灾害中,工业、城市和社会生活遭受损失的比重日趋增大,灾害愈大,损害也越大。而农业遭受损失的比例相对下降。水利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二是水资源的多头管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严重影响着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综合开  相似文献   

18.
曹玉堂  尤亚辉 《治淮》1998,(10):38-39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夯实这个基础,制定了一些水利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这些水利法律、法规、规划的最终落实都离不开基层水利工作者。因此,努力建设一支不怕困难、奋勇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是我们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的强有力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水利是国民经济第一基础产业,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发展水利经济又是水利基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沧州市水利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了发展水利经济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姜涛 《水利天地》2001,(9):10-11
新世纪,水利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的计划纲要》,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到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志染问题。由此可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治水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只有加快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才能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信息化的形势 当今世界,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