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限于以往的认识和施工条件,三湖地区表层调查和静校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近地表结构认识不清、影响消除不力、表层异常难以有效识别。针对这些问题,在近两年的三湖高精度二维地震勘探中,从强化表层调查,表层建模入手,通过针对性的表层调查方法和对近地表结构的精细解剖,对异常区表层结构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采用高精度折射静校正技术消除了一些表层结构异常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反射时间法甄别表层异常与地下含气异常。以上技术对识别表层结构引起的地震异常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中国陆上的大气田之一,产层位于第四系,储层疏松,气层埋藏浅。以往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难以识别地震含气异常。本文介绍一套适用于疏松砂岩区地震采集方法,包括小道距、高覆盖次数观测、精细表层调查及建模、优选岩性激发、数字检波器接收和折射静校正等技术。应用这套系列技术,采集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地震资料,较好地消除了近地表异常引起的地震异常,取得了高精度地震资料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近地表结构与低丰度含气导致的地震异常一直以来难以区分。本文尝试了将反射时间法甄别近地表异常与地下低速异常的理念应用于真假异常的识别。该方法是基于近地表异常和地下低速异常在共检波点域和共cmp域的时移特征不一致的特点,通过对反射时间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对近地表异常与地下含气异常(低速体)的判别做了一些探讨,研究了近地表异常、地下含气异常与反射时间之间的响应关系,利用正演模拟以及实际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正演模拟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反射时间法识别地表异常与含气异常是可行的,从而为研究该区域的真假含气异常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曾富英  张绍胜  孔骅  张秀平  李本亮  郭泽清 《石油物探》2012,51(2):156-157,159,161,163,198,104,10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近些年进一步的勘探实践发现,该区地震异常特征并不完全预示地层含气。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地震异常从成因角度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表层低速带(非含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二是由高丰度气引起的地震异常;三是由低丰度气与表层低速异常带共同引起的地震异常。地震正演模拟和反复实验证明,应用共炮检距剖面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判识研究区表层低速异常带引起的地震异常,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将其消除。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表层结构产生虚反射波的机理,在表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塔中大沙漠地区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中得到表层虚反射波。据塔中地区地震勘探激发因表层结构产生的地表虚反射波特征,分析消除衰减全程多次虚反射的处理方法。利用垂直地震剖面处理成果结合测井资料,标定识别地震剖面存在的全程虚反射多次波,为地质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体。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西部复杂山前带是国内油气勘探重点地区,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具有地形起伏大、表层结构和地下构造均复杂的特点,存在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主体地震成像差。为此,以提高地震原始资料信噪比作为核心,采用高精度遥感信息中的正射制图、地表相对湿度、地表地质解译、地表松散度、地表导电率、坡度及DEM数据体定量优选激发接收点;建立表层调查控制点密度测试标准,“循环迭代式“调查流程,有效提高表层结构建模精度;根据表层结构模型逐点设计激发参数,改进钻井装备确保在高速层中激发;在厚黄土、陡构造、巨厚砾石、表层风化严重等信噪比极低地区,采用宽线采集技术。应用上述配套技术在西部地区复杂山地进行地震采集,使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和关键构造部位的地震成像质量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准确落实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湾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胜利油区勘探开发的主要场所。由于极浅海及浅海地区海底结构复杂,该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常规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受到限制,无法详细了解海底结构。根据桩海地区实际情况,首次在地震勘探领域应用海底结构调查技术,查清了极浅海和浅海海底沉积结构;根据海底沉积地层与海水速度,建立了相应的极浅海和浅海近地表地质结构速度模型和吸收衰减模型,有助于获得陆、滩、极浅海和浅海的整体表层结构,为滩浅海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及处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了地震勘探质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第四系生物气勘探是世界天然气勘探领域的难点。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地层弱成岩、砂泥岩薄互层及地层普遍含生物气的特殊地质特征,加上地震资料受多种异常的影响,如何开展三湖地区生物气藏的地震含气检测,一直是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一个难点。在分析三湖地区特殊地质及地震异常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利用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属性可以预测三湖地区的生物气藏,并经过钻探得到了证实,为该地区生物气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重力勘探在柴达木盆地东部测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拗陷是新生代末形成的大型沉积拗陷,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富含天然气资源。该地区构造作用小,断裂不甚发育,气藏埋深浅,且地表平坦,适宜开展高精度重力勘探。现有资料表明气田构造上的含气地层密度与不含气地层密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高精度重力可在盆地东部地区寻找、预测可能的含气构造。通过对盐湖、达布逊湖测区17个重力局部异常进行的分析,圈出了几个有希望的含气负异常。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油田勘探开发对地震采集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近地表结构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资料品质,首先要获得准确的表层数据,寻找最佳的激发岩性,这将会对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胜利油区史南—郝家地震勘探采集项目对多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进行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与方法总结,形成了速度分层技术、岩性探测技术、岩土物性参数岩性分层技术等高精度表层结构参数调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依据工区特点优选一种或多种合适的近地表调查方法,充分发挥不同方式的优点,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和资料的联合解释,可以较好地获得低降速层的埋深、速度和岩性资料,为激发和接收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而且为地震数据的静校正处理提供精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火山岩储层是目前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徐深气田芳深9区块是松辽盆地北部发现的第一个火山岩储层气藏。文章应用岩性、物性与测井曲线、地震属性响应等特征来识别火山岩储层,建立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方法,应用火山岩储层气藏描述成果而部署的开发控制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区开发方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天然气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对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不同构造背景和岩性类型的火山岩油气藏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松辽盆地的酸性火山岩气藏具有重力负异常、弱磁异常、次高电阻异常和地震杂乱低频强反射的特征;渤海湾盆地的基性火山岩油藏具有重力正异常、强磁异常和地震杂乱低频不连续反射的特征;准噶尔盆地的中酸性火山岩油藏具有过渡型重磁异常、高电阻异常和地震杂乱低频弱反射的特征。根据近烃源岩或沟通烃源岩的航磁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油气富集区带的地质认识,综合预测了长深1井区、枣北地区和石西陆东地区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总结了火山岩油气综合勘探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宗清 《石油学报》2007,28(5):12-19,26
近10余年来,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取得了显著突破,发现了普光、罗家寨、渡口河和铁山等大型气田。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广梁海槽两侧台地边缘鲕粒滩相区。由于鲕粒滩地势较高,受海盆震荡影响,鲕粒滩经常露出水面遭受淡水淋溶,经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后的溶蚀作用,鲕粒滩成片变为鲕粒溶孔白云岩、鲕粒溶孔灰质白云岩或鲕粒溶孔白云质灰岩,平均孔隙度高达8.16%,平均渗透率为93.326×10-3μm2,成为四川盆地最好的储层。气藏多为岩性-构造复合气藏。利用鲕粒滩地震异常识别模式,在盆地东部已发现104个鲕粒滩地震异常,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兴城-丰乐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钻探揭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是天然气的良好储层,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但是如何寻找火山岩储层一直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难题。将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结合开展火山岩储层识别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对火山岩气藏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观察火山岩岩心特征着手,建立地质-地震解释模型,以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构造趋势面分析、地震属性分析、三维体切片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等识别火山岩储层,在松辽盆地北部兴城-丰乐地区深层天然气勘探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实现了火山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突破,所建立的深层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模型经钻探证实效果很好,已在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南海西北巴拉望盆地在古新世控凹断层上盘古地形高处发育大量的生物礁和巨厚的泥岩,形成工区重要的储盖组合类型。通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发现27个生物礁油气田。从南海西北巴拉望盆地的演化以及生物礁的形成入手,对盆地内已发现的生物礁油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有效识别生物礁油气藏打下基础。同时,利用生物礁含油气后具有高波阻抗、低频率等特征,探索出运用稀疏脉冲反演以及地震属性设置门槛值过滤的方法,检测生物礁的含油气性,以提高生物礁油气藏的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为了描述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特点,以地震、测井信息为基础,利用叠前双相介质反演方法预测溶蚀孔洞的分布。塔中地区下奥陶统潜山风化壳及内幕发现油气藏,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古岩溶是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揭示了该区古岩溶储层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并证明叠前双相介质属性反演方法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莺歌海盆地,随着勘探走向中深层和高温高压领域,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常规的亮点、AVO、叠前反演等对储层预测、含气性检测出现了精度大幅降低或失灵的情况。为了研究高温高压地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效地解决盆地内高温高压储层的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问题,通过多砂体精细属性分析,总结了影响本区地震响应的6大主要因素,分别是浅层气及泥底辟、泥岩盖层、砂体耦合、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和储层的含气饱和度。研究中采用了岩石物理分析、地震正演、精细建模的叠前叠后反演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各种地震信息的分析,然后将各种影响因素一一剥离,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最后得到不同条件下地震属性异常所代表的储层厚度、物性及含气性等数据,实现了地震信息与气藏信息的有效对应,达到了预测储层及其含气性的目的。实钻结果表明,利用地震信息剥离技术开展的中深层高温、高压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的精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岩性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其储集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低产特征,试气中很难发现绝对意义干层,使评价勘探与储量计算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盆地上古生界典型砂岩岩性气藏勘探历程的回顾,结合评价勘探生产与储量计算实践,认为大型砂岩岩性气藏在评价勘探中要重视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的应用,在勘探阶段,地震网测密度可适当放宽,探井井距保持在复合砂体1/2一1/3之间。同时对该类气藏在储量计算中合气面积圈定、有效厚度产气量下限确定、孔隙度计算和合气饱和度等关键参数的求取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隐蔽油藏的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阳凹陷在80年代后期开展了以隐蔽油藏为主要对象的深化勘探。由于该区隐蔽油藏的分布受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北部斜坡带以地层不整合为主(其中断鼻、断块构造油藏也较发育);中部深凹带以砂岩上倾尖灭及砂岩透镜体油藏为主;南部陡坡带则以差异压实所形成的小型构造油藏为主。所以,针对不同构造区带地质条件和油藏分布特征,采用了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用保护浅层反射的勘探方法勘探斜坡外带的地层不整合油藏;用三维地震方法勘探斜坡内带的断鼻、断块油藏;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方法勘探凹陷中南部的岩性油藏和小型构造油藏。采用上述工作方法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