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深部构造人工地震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越西准噶尔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布设了奇台—克拉玛依—额敏、五彩湾—三台—博格达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二维速度结构、深部地壳构造和沿探测剖面的地壳分层结构,确定了B、G、C1、C、M 等界面和P波、S 波分层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将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包括准噶尔盆地基底之上的沉积层(G 界面之上)、G-C1、C1-C 界面,下地壳介于C 和M 界面之间;沿剖面发现了达尔布特、克拉玛依、大拐东、阜康和博格达北缘地壳深断裂带以及盆地腹部4 条产状近陡立的超壳断裂,发现了西准噶尔造山带之下T 界面埋深11.6~12.4 km,向西倾的加依尔冲断推覆构造底部逆冲断层面;确定了博格达山壳幔分界面的明显不连续性,M 面埋深由50.6 km向南急剧倾斜加深至69.0 km,博格达山北缘断裂带浅表倾角较缓,向深部倾角变陡,形成深浅部造山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南部壳—幔边界的广角反射剖面,揭示了喜马拉雅山之北连续莫霍界面的深度(70公里),而向前莫霍界面的深度要浅15公里.再往南从35公里深度来的反射波是来自印度半岛的莫霍界面.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海洋石油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中的“海洋领域海洋深部地壳结构探测技术”课题(820-01-03)的海上技术试验,最近在“奋斗7号”和“探宝号”船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野外资料采集任务。在这次海上试验中,科研人员首次使用了双船折射、广角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在东海进行了试验,为研究海洋深部地壳结构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科研人员在海上采用两条船共同完成了扩展排列剖面410千米和合成排列剖面765.3千米的采集。“奋斗7号”和“探宝号”船联手完成的以双船地震测深为主的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的地震转换波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和地壳结构,在盆地内完成了4条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总长为1 600 km.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地壳具有陆壳性质,基底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下层为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厚度不超过10km,在三个泉凸起以北厚度较大,为3~10 km,在此凸起以南,厚度只有0~4 km.结晶基底顶面的埋深为5~16 km.地壳厚度为44~52 km,平均为47~48 km.盆地内存在一系列基底断裂和深部超壳断裂,它们对盆地内油气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油水关系复杂,水体活跃,局部油气富集,不同缝洞带油层厚度和单井产能差异大。通过理论正演模型对串珠状反射特征形成的机理研究,结合该地区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技术,统计不同的反射特征与单井生产测试情况之间的关系,探索性的寻找盐下地区油气富集的规律,找到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与油气水之间的关系,强化这一地区复杂油水关系以及主导控制因素的研究,为有效的规避水体活跃区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首次在位于世界屋脊的伦坡拉盆地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方法试验,获得了以下成果:(1)获得牛三、四井间高信噪比、高分辨率连井剖面,较常规方法获得的信噪比、分辨率有显著提高;(2)掌握了高原地区恶劣条件下野外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及其资料处理的方法技术;(3)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发现了塘奴陇果区块南侧的微构造显示。  相似文献   

7.
地震沉积学及其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地震沉积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主要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和现代地球物理技术进行沉积体系、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沉积发育史研究,它强调在高精度等时对比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特殊地震处理技术(90°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技术),结合关键井岩性资料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地貌形态,恢复沉积类型和沉积演化历史.在中亚南部三维地震资料区下白垩统开展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通过对一系列地层切片的研究,结合钻井岩心信息进行动态解释,获得了研究层段从下至上主要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相-湖相-三角洲相-湖相-辫状河相的沉积演化过程的认识.图7参19  相似文献   

8.
9.
天山南部亚肯北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云海 《石油物探》2004,43(4):380-383
针对天山南部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采用了多种类型震源激发、优选激发点位、逐点设计井深、动态观测系统施工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辅助设计等有敏手段;对于多类型地表以及山前巨厚砾石沉积区域,开展了综合多种方法的精细表层调查;针对静校正问题,采用了地表模型静校正和初至波静校正相结合的静校正技术,提高了静校正的精度.从实际采集结果看.资料品质与以前的二维资料相比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和南部地区油气勘探的困境,应用地震烃类检测技术进行有利区预测。根据新和南部地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测井资料,对目的层位能量衰减异常进行计算,从而预测其含油气性。在前人对区域生储盖组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内构造与断裂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地区存在形成复合油气藏的可能。同时,YM32、YM33井的油气显示也证明了地震烃类检测技术在研究区内的适用性。该烃类检测技术与预测结果对在新和南部地区寻找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米切尔和赫尔曼(Mitchell and Herrmonn)分别在1973年和1975年首先详细地提出了地球地壳区域的地震 Q 值分布图(品质因数 Q 正比于内摩擦的倒数),他们的分布图表明:地震的Q 值在地面下15公里处有一个惊人的增加,它的数值从地面到15公里处的几百到深度大于15公里处的2000。通常的岩石样品在实验室大气中没有测得这样高的 Q 值。近年来,为了说明月球壳层所观察到的高的地震 Q 值,作了很多努力。测量经过强去气后岩石的内摩擦是这些努力的一部分,测量结果表明:在细孔中所吸收的水分引起低的 Q 值。他们提出:Q 值的尖锐增加可作为边界的标记,低于这个边界下的地壳、岩石中没有明显的水分存在。我们的研究表明:不含水的矿物相的低孔隙比的橄榄石玄武岩的 Q 值范围大约是100到高于2000,前者是在正常实验室大气中干燥后测得的,后者是在中等温度下经高真空中去气并保持大约一星期后测得的。这些结果提出:具有相同成分和矿物学性质的干燥样品的 Q 值大于2000。岩石中 Q 值的实验室数据,已建议作为该处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茫汉凹陷是辽河外围地区中生代的次级凹陷,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为了准备外围勘探的后备区,对茫汉凹陷南部地区2100km二维地震资料。利用工作站重新进行精细解释。本次工作共解释五套层位,编制了阜新、沙海、九佛堂组底界构造图及相应的等厚图、九佛堂组的泥岩等厚图以及其它分析图件。并且对本区储集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区带评价和圈闭评价,优选出I类圈闭1个,Ⅱ类圈闭1个,Ⅲ类圈闭3个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岛弧系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些构造位于地球最大的地貌构造单元——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带,是解决一系列现代大地构造基础问题的关键。在该区发生着最活跃的构造岩浆作用,表现为极强的地震活动、现代地壳运动和火山作用。不久前,在过渡带海域内完成了大量工作,其成果都已发表。但岛弧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岛弧,实际上仍然是个空白点。这是由于即使采用最能提供准确信息的构造地球物理方法,即各种众所周知的地震方法,研究岛弧的深部结构亦非常困难。该情况可以用海岛  相似文献   

15.
И.  И.  顾尔維奇 《石油物探》1964,3(3):38-46
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资料来研究任何复杂组合的方向效应,并且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地估计组合的效果,共中假定:振源组合的方向效应可以用地震的组合检波效应来评价,也即用组合单元的几何位置来确定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了解日本列岛周边的海底地壳结构对于研究千岛、东北日本、西南日本、伊豆-小笠原和琉球五大俯冲带的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自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日本列岛周边进行了长期的海底地壳结构勘探。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勘探手段有了更新,普遍采用了海底地震仪(简称OBS,下同),使地壳结构调查的精度得以飞跃提高,并逐步阐明了日本周边各岛弧系的构造特征。本文主要讨论最近约10年间采用OBS折射法地震勘探对日本列岛周边海区的地壳调查。  相似文献   

17.
关于点爆炸震源产生的地震子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弹塑怀理论对眯爆炸震源邻域进行理论分析,导出了水更符合实际的奶缩球腔激发瞬时震源的应力边界条件。在此边界条件下求解波动方程的定解问题,获得了地震子波的解析解,这一理论地震子波罗好地解释了地震勘探中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子波特性,从而改善了对雷顾子波形成机制的认识。该成本不仅对地震勘探有实用价值,而且对处理其它形成的瞬时震源问题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工地震采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采油技术源于自然界带给人们的启示,通过对振动机理的分析及矿场实践表明:人工地震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此项技术在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依据线性航磁异常的解释、地表地质观察以及深反射地震剖面,提出了郯断裂以东中国南部及北剖的陆-陆碰撞的一种地壳滑脱模式。这种模式表明在中生代中期两陆块之间的碰撞过程中,在苏北-黄海地区的南中国地块的上部地壳与其下部地壳脱离,并上冲于中国北部地块之上400多公里而沿首一条从南京向东延伸的地下缝合线岩岵圈下部俯冲于中国北部地块之下。在深地壳部位郯庐断层造成的左旋错仅为110-120公里-比以前的解释小很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用地震方法研究地壳结构,通常借助于广角反射或折射,即地震地壳测深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莫霍面及其上覆层的粗略结构。研究地壳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长排列的反射波多次叠加技术。如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的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COCORP)测量,能较好地研究深部地壳结构,揭露深部重要的地质现象。但其讯噪比及分辩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所介绍的全地壳地震反射剖面是以宽线技术为基础,结合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的某些技术特点,而形成一种新的反射地震剖面。它不仅对中、浅层反射有较高的讯噪比和分辩力,而且对深部地壳反射同样有效。研究表明,浅部多次反射波由于吸收作用所造成的强烈衰减远大于同时间到达的深部一次反射波,因而在较短排列情况下(2000米左右)也能有效地研究包括莫霍面在内的深部地壳反射。所得剖面能作全地壳整体解剖,并与找油气(或找矿)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以低廉的附加费用取得深部资料。鉴于工作方法及剖面特点有别于大陆地壳深反射剖面(COCORP),故称为“全地壳地震反射剖面”。本文着重介绍它的方法技术特点及地质效果,并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