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熔块生产中气泡缺陷生产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实际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3.
利用选矿废渣改进釉面陶瓷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东 《河北陶瓷》2000,28(4):40-41
介绍了使用磁铁石英岩精选废渣改善施釉墙面陶瓷各项性能的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对陶瓷釉面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外加剂的加入可改变陶瓷釉面的表面张力 ,即影响液体对陶瓷釉面的润湿性能。在所选择的外加剂中 ,降低陶瓷釉面表面张力最强的为PbO ,其合适的加入量为 1.5 %。  相似文献   

5.
光泽度对釉面颜色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亮  李志勇 《陶瓷研究》1996,11(4):184-189
本文通过对光入射物体后的各种光行为对物体颜色的影响与光泽度实质的讨论,定性地分析了光泽度对釉面颜色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CIE标准色度学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这对改善釉面颜色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釉料对釉面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生 《河北陶瓷》2001,29(3):40-41
在釉料配方中通过减少粘土,长石用量和增加石英用量,用氢氧化铝引入Al2O3,用轻质碳酸钙取代石灰石,并在后期加入CMC调整和釉浆性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釉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合成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如:氧化物陶瓷、生物陶瓷、电子陶瓷、微波绝缘复合陶瓷、电池材料和sialon陶瓷复合材料)合成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的进展。软机械力化学合成方法的生产成本低,将该方法用于工业化生产各种陶瓷材料具有相当大的应用前景。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研磨条件,机械力化学合成的方法可用于制备很多高性能无机材料。用机械力化学合成的方法可加速并简化合成反应,减少能量和原材料的消耗,即经济又环保。同时,机械力化学合成的方法可以通过非常规的途径使纳米结构陶瓷材料晶化反应快速进行。针对此研究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表面自由能对陶瓷釉面易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接触角测试法研究表面自由能对陶瓷釉面易洁性的影响.用Dataphysics OCA-30接触角测试系统中的动态接触角记录功能测试水中模拟污物油酸在陶瓷釉面上的动态行为.用座滴法测试不同陶瓷釉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组成.用悬滴法测试油酸的表面张力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制品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所占比例越大,表面自由能越高,水中油酸在陶瓷釉面上的黏附趋势也越小,陶瓷釉面的易洁性越好.当陶瓷釉面极性分量达到46.17mJ/m2,占表面自由能85.91%时,水中油酸在此釉面上的黏附功为2.11 mJ/m2,油酸在98 s后可自动浮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氧化锂加入量对低温熔块的熔融温度、力学性能、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氧化锂加入量的增多,熔块的抗折强度、熔融温度和吸水率降低、熔融温度范围变窄、热膨胀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陶瓷釉面维氏硬度测试中试片缺陷,测试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压痕测量及环境因素对硬度测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少硬度值测试误差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陶瓷釉面维氏硬度的测试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助磨剂在陶瓷粉体机械粉碎过程中的助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屈彬  刘波 《中国陶瓷》2002,38(2):53-55
从机械力化学角度探讨了陶瓷粉体机械粉碎过程中助磨剂的助磨作用机理。分析了助磨剂的表面吸附及粉碎过程中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 ,进而指出助磨剂开发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聚砜树脂制备及其产品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内外聚砜树脂发展应用简况,以及制备途径和物性对比,分析了国产聚砜质量关匠及提高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ZnO电阻片添加剂原料制备工艺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上海电缆厂阀片生产线改造过程中,彻底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原料制作工艺,采用新型高效振动磨、搅拌球磨机运用于添加剂制备工艺,论述了新的制作工艺路线在添加剂制备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原理;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制作工艺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工效,降低能耗,稳定和提高了电阻片的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14.
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细粉的无机抗菌剂。将其低温煅烧后添加到卫生陶瓷釉浆中,可制得抗菌陶瓷。抗菌试验表明,当抗菌剂加入量为1.5% ~2.0% 时,抗菌卫生陶瓷的抗菌性及抗菌持久性优良,24h 灭菌率达99.9% 。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质及萘齐聚反应的影响。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焙烧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及晶相转变过程,并结合萘齐聚反应前后形态结构改变考察了催化剂结晶对其性质的影响。实验发现晶体结构优先在气孔内生成,其萘齐聚反应催化活性很低。另外研究了制备固体超强酸所用原料、酸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的性质以及萘齐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SRT对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生物反应器中MLVSS为4000-5000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8%左右,但随SRT的继续延长,污泥浓度的增加,使得内源呼吸加剧和大量微生物死亡,导致上清液COD上升,SMPnd含量增加,出水COD存在波动性,但COD的去除率仍在94%左右。高污泥浓度下的MBR反应器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后,由于粉末活性炭对SMPnd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先进Poremaster-60型压汞仪,研究了兼有脱硫作用的陶瓷过滤元件的气孔孔径大小及分布和气孔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骨料粒度是决定气孔参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成孔剂粒度及脱硫剂膜层厚度。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时,气孔率主要由成孔剂用量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赤泥质陶瓷内墙砖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烧结法赤泥、拜尔法赤泥二种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改善坯体成型性能及促进样品烧成的添加剂,分别采用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赤泥质陶瓷内墙砖。按国标测定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及耐急冷急热性,并采用XRD、SEM研究了样品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赤泥质陶瓷内墙砖气孔率达20%~35%,吸水率达10%~22%,体积密度达1.2g/cm3~1.8 g/cm3,抗折强度达20~35MPa。内墙砖晶相组成为CaAl2Si2O8、CaMg(SiO3)2、Fe2O3、SiO2,主晶相晶体呈板条状交织排列,赋予内墙砖的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荆和硬脂酸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硅灰石进行类似与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测量其处理前后填料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同时还考察了3种改性剂对PTFE/硅灰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硅灰石经过热处理后与水的接触角由64.5°增加到126.5°,表面能接近PTFE基体,相比其它改性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HDPE管材成型工艺条件对其应力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比较了几种牌号HDDE树脂管材成型工艺对其环境应力开裂的影响,说明了冷却水温度、熔融温度、牵引速度等工艺条件变化所引起管材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