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CFD针对体育馆建筑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上送下回风、上送+侧送下回风及座椅送风三种气流组织形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气流组织形式在对应最佳送风温度下均能满足工作区舒适性要求,其中座椅送风空调系统气流和温度分布均匀,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在高大空间空调系统中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侧喷口送风的分层空调和单侧喷口加二次气流的改进型分层空调2种气流组织,对冬季室内的垂直温度分布、居住域温度场、速度场以及热负荷等进行了分析,据此讨论了冬季室内的热舒适性和节能性。经过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后,数值模拟拓展模拟研究表明:对于单侧喷口送风有、无二次气流2种分层空调形式,在送风量和送风温度以及边界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室内居住域的温度分别为21.9℃和21.1℃,以前者同样的居住域温度为条件,计算两者空调供热负荷,得到前者节能率为12.5%。同时以两者居住域的ADPI作为舒适性评价依据,研究分析得到两者分别为48.5%和22.7%,前者较好,即对于本文研究对象而言,单侧喷口加二次气流的改进型分层空调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且提高了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隋学敏  张旭  胡杨 《流体机械》2008,36(3):58-62
采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某室内网球场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空调方案下的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以及热舒适指标,提出了适宜的气流组织方式,为网球场类体育馆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和CFD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龙恩深 《机电信息》2007,(28):48-49
1 房间的空气分层现象 在进行室内热环境分析、负荷计算、能耗模拟研究时,一般需要假定采暖、空调设计温度(如冬季18℃、夏季26℃),并且认为室内空气温度的空间分布是均匀一致的。但实际上,房间或建筑内的空气温度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尤其是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时更为显著。这种不均匀性表现在水平截面上受出风口和气流组织的影响很大,在垂直剖面上随高度的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5.
《流体机械》2017,(9):66-70
重庆某高级酒店大空间会议厅采用旋流风口上送风、百叶风口下回风的空调方式。本文以其气流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得到了会议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采用数值模拟预测大空间建筑空调气流组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空调客车内部流场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型空调客车,应用κ-ε紊流模型及贴体坐标,采用SIMPLE算法计算了室内气固耦合传热问题,采用Monte Carlo法分析计算了太阳透射辐射在车室内固体表面引起的附加热流变化,对空调客车室内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实验测定对比分析,数值计算值与测定值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乘坐区乘客头部高度水平面内温度分布均匀,比较理想;回风口下方区域的温度和驾驶区司机头部温度偏高,对热舒适性不利。研究结果为改善车内人体冷热舒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车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登春 《流体机械》2004,32(5):56-59
运用κ-ε湍流模型对铁路空调硬座车内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车厢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两者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车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改善车厢内人体热舒适环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使用PHOENICS软件,采用标准湍流k—ε模型对多种工况下喷丸打磨厂房空间分层气流组织进行三维紊流模拟。分析了高大厂房内的水平隔断气流送风喷口类型、送排风口位置和障碍物高度等因素对隔断气流的影响,为大空间变动尘源复杂气流的优化组织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气流组织、运行风量等情况下空调式厂房中各个粒径颗粒的空间分布,在高大空间厂房中,选择0.5,1.0,2.5,5.0μm等典型粒径的油雾颗粒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粒径的油雾颗粒在“下送上排”、“喷嘴下回”、“喷嘴上排”3种气流组织下的垂直浓度分布结构,并分析了不同运行风量对油雾浓度分布的影响。使用平均通风效率指标比较了各类空调工况下油雾颗粒的排污有效性差异。结果表明:3种气流组织中,“喷嘴上排”在5.0μm以下的各个粒径段的排风效率最高,这种气流组织下风量减小时,空间区域各个部分颗粒浓度均有增加,但中间偏上的部分颗粒浓度增加更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以油雾颗粒浓度控制为目标的工业厂房空调系统气流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化建筑室内热环境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菊  马秀力  肖勇全 《流体机械》2007,35(6):75-79,65
应用CFD软件对建筑物外墙壁有绿化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温度、辐射温度、气流速度以及PMV、PPD等热舒适性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没有绿化的空调房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建筑外壁绿化所产生的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效果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规空调系统和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其各部件建立了数学模型。针对某建筑案例分别对两种不同空调系统作了能耗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总能耗为常规空调系统总能耗的58%,冬季则是常规空调系统总能耗的48%,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不同控制方法下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港地区某办公建筑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改造,在冬季及夏季分别选取两天,现场分别采用定静压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和改造后的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入输送系数评价节能效果,采用ADPI值评价室内热舒适性。结果表明,采用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后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在部分负荷下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建筑——干栏式结构建筑展开研究,选取典型干栏式建筑和普通居民建筑,分别实测室内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干栏式建筑具有节能作用,并从中提取合理的科学因素—吊脚结构,将其应用到现代居住建筑中,以期达到降低居住建筑能耗的目的。采用Design-Builder软件建立新型建筑物仿真模型,并计算其空调使用能耗,经对比得出新型建筑具有节约空调能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泽华  陈刚  于梅春 《流体机械》2004,32(1):52-54,51
以一单元式住宅的风道式户式空调系统为例,探讨了户式空调的新风量确定方法、冬冷夏热地区风道式户式空调的负荷特性及节能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央空调的运行特点及其控制要求,该文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联网和PLC的中央空调节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工业以太网络作为PLC与触摸屏的数据交换“桥梁”,从而实现了中央空调本地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同时,通过物联网无线数据传输单元(DTU)和4G移动通讯网络将采集来的工艺参数远传至能源监测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实时计算与解析。现场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基于物联网和PLC的中央空调节能监控系统在能够保证用户室内环境温度舒适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且显著地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6.
某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机械》2016,(12):65-70
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减少空调系统能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能耗。以宁波市某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空调系统各设备建立基于功率的能耗模型,并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对典型日空调系统的冷水供水温度、冷水流量和冷凝侧风量进行求解,得出了适合于该建筑的节能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空调系统全天总能耗为1578.86k W,比优化前该系统日平均能耗(1819.70k W)节能13.24%。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以及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度也日益升高。空调系统与汽车的空调舒适性密切相关,不仅决定了乘员舱内气体的温度、湿度、流量等关键技术参数,还与汽车的能耗经济性有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汽车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流体机械》2015,(9):79-82
以通信机房的空调能耗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未利用/利用新风系统时的通信机房的空调能耗模型。模拟研究通信机房的空调负荷、围护结构传热量等数据,将2种模型进行对比,并分析围护结构对空调负荷及围护结构传热量的影响趋势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宋岩 《装备制造技术》2007,(11):114-115,118
对燃气空调及其他两种常规空调机组的设备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能源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燃气空调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和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寿命周期"的观点,论述了中央空调节能的意义,并从工程现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节能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