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虑材料加工硬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圆筒件及带凸缘的圆筒件首次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分析 ,推导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由推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误差较小.在实际拉深此类零件时,可由推导的公式直接计算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 相似文献
2.
提高圆筒件极限拉伸系数的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板料拉深成形极限拉伸系数的因素,指出 压边力参数对LDR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给出 液压拉深压边力控制系统提高LDR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计算带突缘圆筒极限拉深系数的基本公式,自动计算圆筒及带突缘圆筒极限拉深系数的程序框图及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计算程序。本文还讨论了突缘件拉深的某些特殊问题以及相对工件直径,相对突缘直径,模具圆角半径对突缘件拉极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按文献「1,2,3」提供的理论和计算机程序、本文给出了六种常和冲压板材在不同的工件与模具几何尺寸,不同的润滑状态下圆筒与带突缘圆筒的理论极限拉深系数。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 一、概述 750摩托车空滤器上体是一个外法兰面圆筒形零件(如图1),目前国内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划线、下料、圈圆、焊接、折边、钳工修整等,这种工艺不但工序多,费工费时、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外观质量不稳定。为此进行了斜法兰面拉深工艺探讨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带凸缘圆筒件在拉深试模生产中出现的凸缘起皱、零件拉裂问题,通过Dynaform软件对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预测了可能出现缺陷的区域,分析了影响圆筒件成形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消除缺陷,研究了压边力、拉深速度、摩擦因数、凸凹模间隙4个因素对凸缘起皱及最大减薄率的影响.以工件最大减薄率最小为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拉深成形的研究和试验,发现拉裂总是在某些危险部位最先产生,从而导致整个拉深成形失败,而且这些危险部位的产生与拉深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趋势有很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拉深过程中某一时刻给工件的侧壁变薄部位主动施加一定的外力,改变侧壁的金属流动趋势,防止变薄区材料尤其是危险断面的进一步变薄,使壁厚变厚处更多地参与变形,拉深件壁厚分布趋向均匀,从而推迟了开裂的产生,拉深件的成形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设计制造出了将该途径应用于筒形件拉深的模具,指出了模具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模具对提高筒形件的拉深效率和质量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Prandtl-Reuss塑流法则和Hill的屈服判据,结合有限变形理论及upda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的概念,将四边形四节点退化壳元素偶合到刚性矩阵中,组成三维有限元素的分析模式来处理板材成形问题。以材料拉伸试验所得的样片断裂面厚度为数值分析的破断准则,探讨椭圆杯拉伸成形过程中冲击荷载与冲程的关系、工件厚度分布、变形过程及成形极限等。由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得知,冲击荷载随着冲程的增加而增大,当载荷达到最大值后,样片随着冲程的增加而继续变形,直到拉伸完成为止。工件最小厚度集中在工件与压头长轴接触处,因长轴的曲率半径比短轴的小,故料片在长轴处承受了最大拉伸应力。经由椭圆压头周长与初始样片周长所定义的极限拉伸比得知,此椭圆杯成形的极限拉伸比为2.136。 相似文献
15.
16.
分析了圆锥形零件拉深过程中 ,毛坯靠模时破裂失稳处的变形特点和受力情况。在拉伸失稳理论的基础上 ,推导出了圆锥形零件拉深成形时的极限承载能力 ,即破裂极限载荷的计算公式 ,并用实验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了拉深旋压工艺参数对工件壁厚、工件外径及成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旋轮进给比f、旋轮与芯模间隙δ等对工件壁厚、名义拉深比K和拉深旋压成形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毛坯厚度较小的情况下,较大的进给比和名义拉深比都容易导致工件产生起皱和开裂,给出了使拉深旋压能顺利进行的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