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使离长造成人员流还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席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一、自认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可开启的外商或利用阳台、凹廊排…  相似文献   

2.
彭伟 《四川建筑》1997,17(3):50-51
传统的高层建筑疏散通道防烟方式中有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这种被动除烟是在烟气或热空气已侵人疏散通道的情况下排除的。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的防烟,关系到火灾时建筑物内的人员能否疏散到安全地带,采用增压防烟技术是明智之举。它是向疏散通道的输送空气,使其空气压力大于相邻空间,其内部的空气向相邻空间流动,在疏散通道入口构成一道屏障,挡住烟气或热空气,从根本上做到疏散通道无烟。增压防烟的投资近似机械排烟。七十年代英国和澳大利亚率先采用了增压防烟技术,并编入了本国的建筑法规。目前,增压防烟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  相似文献   

3.
所谓机械加压送风,是通过通风及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由于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创造良好的疏散环境,确保建筑物内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避难,机械加压送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防烟方面。 一、系统组成 1、对加压空间的送风:通常是依靠风机通过风道分配给加压空间中必要的位置。通风机的空气应取自室外,并不应受到烟气的污染。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不需作过滤、消声或加热等任何处理。 2、加压空间的漏风:任何建筑空间的围护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严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下商业建筑特征和火灾危险性的介绍,针对地下空间商业建筑的安全疏散进行设计分析,介绍密闭空间内人员在内部环境、自身反应速度、烟气扩散、能见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安全疏散的时间、方式、安全出口数量等的设计方式,探讨地下商业安全疏散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机场航站楼建筑,为弥补大空间区域无法进行防火分隔的不足,避免火灾及烟气在大空间区域的迅速蔓延扩散,保证人员疏散安全,保护财产安全,防火设计采用火灾控制的"舱概念"等性能化设计理念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此外,以下防火安全对策应在设计和管理中加以重视。(1)限制使用严重影响疏散的建筑及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固定的家具。以此可限制火灾荷载密度,避免大面积火灾蔓延,减少烟气生成量,为保证人员疏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引起建筑设计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越来越密切的关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消防报警、自动灭火、安全疏散、消防洪水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下面仅从高层建筑的防烟设计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高层建筑防烟设计的重要性。物质燃烧时,烟气的扩散使光线变得模糊不清,使疏散者看不清出口或出口标志,高温及有毒的气体、烟尘的刺激作用对人体有致命的危险。据资料统计,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死亡人员中,有60%以上的人员是由于窒息、吸入烟尘和有毒气体致死。二、高层建筑火灾时的烟气流动特性。火灾时,引…  相似文献   

7.
运用火灾安全学的思想和方法,选取某地下改造后的商业建筑,运用场模拟软件(FDS)模拟火灾发生时的烟气流动,分析相关数据,了解火灾烟气发展过程;同时采用人员疏散软件(EVACNET),分析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综合两者,通过对比该地下建筑的必需疏散时间和可用疏散时间,分析该商业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发生火灾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防止烟气和热空气进入楼梯间,是地下室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对地下疏散楼梯间的防烟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时,地下疏散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并提出了改善通风条件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大型交通枢纽工程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的消防设计难点,根据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利用FDS和人员疏散软件STEPS,分别对建筑内火灾烟气流动情况及建筑内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并根据消防性能化设计中人员安全判据,通过对比烟气模拟计算和人员疏散模拟结果,定量判定人员在火灾中疏散的安全性,提出了该项目合理化消防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神户大学研究院松下敬幸先生,从事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研究多年,成果颇丰,荣获2005年度日本火灾学会奖。现将他的研究成果简介于下。1创立火灾烟气流动计算的SMK体系烟气流动计算的目的之一,是研究火灾时人员疏散安全问题。影响烟气流动的因素有:人群疏散时开门、闭门;最终避难场所在地面上,所以逃生路线都是通向地面的;土建设计时,房间的配置和分隔常有很大变化,门窗等开口部分的布置方式也有较大区别。因此,烟气流动计算体系,应当是能够对应于建筑内人员疏散流动,且与许多房间及空间相关联的计算体系。这就要求经常获取及积累与门窗等…  相似文献   

11.
高层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些高层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计的措施。为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时的迅速扑救及人员的安全疏散,必须切实搞好建筑物内防烟楼梯间、防烟电梯井的加压送风设计和中庭及内走道的机械排烟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高层SOHO办公建筑火灾时人员的疏散情况,采用场模拟和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 EXODUS对某含内天井的高层SOHO办公建筑进行模拟研究,分4个场景分析烟气流动规律以及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建筑的内天井不仅给该建筑带来了良好的室内环境,而且能有效地疏导火灾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在建筑喷淋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建筑内大部分地区人员能够安全疏散,只有着火层部分地区人员不能安全疏散。因此,火灾时必须确保建筑内灭火系统的可靠有效,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型商业建筑为例,将室内步行街作为人员安全疏散的“亚安全区”进行消防设计优化,通过烟气模拟及人员安全疏散模拟计算,对其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对优化后的室内步行街的消防安全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应用性能化方法分析具体工程案例中疏散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并在分析人员疏散行为及火灾烟气蔓延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建筑疏散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叶志冬  林洁 《福建建筑》2013,(9):110-112,99
本文以一大型体育场建筑为例,对这一类型建筑在人员疏散指标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下,特别是体育场如何利用内环道进行人员疏散设计以及火灾时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消防设计在人员疏散方面存在不符合消防规范的情况,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及人员和消防设施的设置,采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估.通过设计火灾场景和人员疏散场景,并分别利用FDS软件和STEPS软件模拟烟气运动和人员疏散,评估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大型酒店消防设计能够满足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为类似建筑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业内街是指串联建筑各功能用房、建立各区域间交通的空间,也是火灾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通道。这类空间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商业建筑防火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总结了商业内街的空间特点和火灾难点,将性能化防火技术引入此类空间的防火研究中,通过Pyrosim和Building EXODUS软件对不同组合方式的商业内街中的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情况进行对比模拟,探寻在同等火灾环境下的不同内街组合方式对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影响因素,并归纳相应的内街组合优化设计策略。此研究有助于优化商业建筑的内街组合方式,其火灾场景的设计和参数的设置对性能化防火理论有一定的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设有吹拔空间的高层建筑烟气流动及火灾蔓延特征,分析其对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影响。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对某设有74.65 m、55.95 m双吹拔空间的一类高层建筑建立火灾发展模型、设计火灾场景、用CFD火灾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建筑利用吹拔空间自然排烟时各火灾场景均能满足各层人员疏散的性能指标,在吹拔空间四周环廊上设置挡烟垂壁影响烟气的顺畅排出,缩短了危险来临时间,增大了火灾的危害性。提出吹拔空间式建筑宜利用烟囱效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烟气控制宜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火灾发生时如何及时排除烟气,保障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扑救火灾,正确合理地设计防烟、排烟设施起着重要作用。一、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主要用挡烟垂壁或档烟梁等设施来划分,目的在于防止烟气扩散,满足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扑救需要。(一)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且面积不宜过大。如果防烟分区跨越了防火分区,则形成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必须具有隔烟性能,而且要与感烟报警系统联锁,而实际上这些设备难以达到此要求。从实际排烟效果看,防烟分区面积划分得越小则排烟效果越好。然而,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围绕大空间建筑实例——湖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消防设计开展性能化防火评估。通过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性能判据,对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烟气蔓延、辐射热通量等进行分析,认为大空间建筑采用与现行国家标;隹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防火分区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