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000m~3内浮船罐不均匀沉陷及修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浮船罐为例 ,分析了导致储罐基础变形和倾斜的主要因素 ,阐述了不均匀沉降对油品计量、储罐设备、内浮盘及储罐基础的影响 ,分析了油罐不均匀沉降调正纠偏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并采用了顶升调正法对大罐基础进行纠偏。实践证明 ,顶升调正纠偏法是大罐纠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0年9月,沧州首站3“罐因拱顶发生多处塌陷被迫停止运行,被列入1991年大修计划。从外观看,塌陷部位的最低点均在两块顶板的纵向焊缝上,总面积约占整个拱顶面积的/。1.拱顶塌陷的原因及受力分析1.1拱顶塌陷的原因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拱顶塌陷的一般原因是拱顶和拱顶内加强筋严重腐蚀,使厚度变薄,造成其支承强度下降。当罐内油外排时,因罐内负压和拱顶自身的重量导致拱顶塌陷。然而,通过对3”罐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该罐拱顶内部虽有一定腐蚀,但远没有达到必须更换顶板的程度,完全能够再运行一个大修周期(5~7年)。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4.
针对临邑13#油罐不均匀沉降逐渐加剧的现象,通过采取正面分析和横向比较的方法,探寻油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了建设大型油罐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从监测和防护的角度,提出应对油罐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究其产生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质报告不真实造成的。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 ,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 ,并结合设计要求 ,对地基做出正确评价 ,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2万m~3立式钢制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掏土法纠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俊荣 《石油工程建设》2011,37(4):92-95,12
大型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及诸多设备可能由于软弱地基或天然地质不良造成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设备本身的倾斜甚至破坏,需要采取纠偏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某2万m3立式圆筒形浮顶油罐工程施工后罐体倾斜,采取掏土法进行纠偏,达到预期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掏土法纠偏的具体实施过程。该方法施工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适用于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7.
1990年,我厂建成两台3万m~3浮顶罐,针对不良的地基条件,在施工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试水和投入使用半年后的沉降观测可知,最小沉降为6mm,最大沉降为27mm,未超过金属油罐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炼化建401-74)第81条的规定值——总沉降量  相似文献   

8.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油品车间2台不合格柴油罐投入运行以来,气相部位在潮湿大气和储存油品中挥发的硫化氢共同作用下,罐顶板、上层圈板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减薄,腐蚀严重的部位已穿孔。液相部位的罐底板,由于碱渣中性油带有的硫酸沉积,造成底板局部位置腐蚀严重。针对不合格柴油罐的腐蚀原因和主要腐蚀部位,从改善腐蚀环境和采用涂层隔离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油品车间2台不合格柴油罐投入运行以来,气相部位在潮湿大气和储存油品中挥发的硫化氢共同作用下,罐顶板、上层圈板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减薄,腐蚀严重的部位已穿孔。液相部位的罐底板,由于碱渣中性油带有的硫酸沉积,造成底板局部位置腐蚀严重。针对不合格柴油罐的腐蚀原因和主要腐蚀部位,从改善腐蚀环境和采用涂层隔离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不经过处理直接修建储罐群,在充水预压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针对一实际工程事故,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工程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充水过快、产生较大超孔隙水压力是储罐群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提出并采用合理的纠偏方案,达到了理想的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由传热基本理论知道,水膜流量增加,对流换热量是会增加的,且蒸发主要发生在水膜和空气的交界面上。水膜流量增加时,水膜蒸发面积基本不会增加,蒸发潜热传热也就不增加。  相似文献   

12.
鲕粒内部不同部位的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研究对揭示其形成过程及成岩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以重庆云阳上坝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观察及取样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对鲕粒白云石化部位、程度及成因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白云石化鲕粒包括完全白云石化鲕粒和非完全白云石化鲕粒,后者细分为仅壳层、仅核心、核心及壳层均白云石化鲕粒。(2)上坝剖面第1~7层发育完全白云石化鲕粒、核心白云石化鲕粒、壳层白云石化鲕粒内部的白云石具低Mn、Fe、Sr、低δ13C、δ18O、弱—极弱褐红色阴极发光,粒间方解石不发光等特征,指示了鲕粒内部白云石化发生于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对其起主导作用。(3)第4层核心白云石化鲕粒层的Mn、Fe异常低值突变、较高的Sr、低δ13C、δ18O、鲕粒变形、破碎、粒间泥质含量增加,认为与暴露环境下热膨胀有关,形成了破碎的核心白云石化鲕粒。(4)第8~12层完全白云石化鲕粒内部白云石的较高Fe、Mn、较低的Sr、白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