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由于以太网中的各种设备必需通物理层接口器件才能与网络传输介质相连,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物理层器件。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  相似文献   

4.
以太网技术基础(一):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以太网的最先进成就和最新标准的进展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技术。其内容涉及以太网技术概貌、介质接入控制规范、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帧结构、以太网编码技术、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介质变换器以及以太网信号在 PDH、SDH/ SONET中的传输几部分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传输介质。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0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网络组成及其性能和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中的中继器和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交换技术,包括网桥的概念、交换的工作模式,及交换机的功能、性能参数等。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人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路由器的分类、配置、结构与发展趋势,以及路由器与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设备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光纤以太网网是指在光纤上运行以太网局域网(LAN)数据包接入服务的网络,底层连接可以以任何标准的以太网速度运行,包括10Mbit/s、100Mbit/s、1Gbit/s或10Gbit/s。光纤以及网把以太网技术扩展到LAN之外,进入城域网(MAN)。光纤以太网也将以太网的优越性扩展到了MAN,大大降低了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1.
1EoS技术背景据估计,全世界超过90%的数据传输都采用以太网,电信运营商也越来越青睐于以太网,但他们不愿放弃在SONET/SDH链路和设备上的巨大投资而建立全新的以太网络。另外,以太网很难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低时延及快速的故障恢复等。因此,电信运营商开始考虑如何在现有SONET/SDH网络中传输数据,提出了EoS(EthernetoverSONET/SDH)解决方案。在现有的SONET/SDH网络中采用该方案传输以太网帧,非但不会影响TDM业务,还可随需求的变化在现有的链路上增加以太网信道,而且保留SONET/SDH的良好性能(如自动保护…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介绍无线以太网技术,着重讨论了无线以太网的发展概况、链路层与物理层、MAC帧结构、网元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与管理、无线以太网的标准等。本期主要介绍无线以太网网元设备之一的无线以太网网桥。  相似文献   

13.
以太网技术基础讲座(四):以太网帧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帧是以太网中传输信息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以太网络通信信号的基本单元。一般将以太网帧分为两类即数据帧与管理帧。按IEEE802.3、ISO/IEC8802-3标准规范,数据帧又分为以太网信号的基本帧结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网采用的扩展帧、千兆以太网IEEE802.3z标准规范的扩充帧、突发串帧(Burst modeFrame)以及帧类型标志放在客户数据区域中的IEEE802.3帧等。管理帧(Management Frame)可包括用于站管理实体STA(Station Management Entity)与被管理站点物理层器件PHY(Physical Layer Device)之间交换状态信息、实现控制与配置的管理帧以及防止网络拥塞的暂停帧(Pause Frame)等。现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陶欣 《通信世界》2002,(11):49-49,48
思科公司的长距离以太网(LRE)网络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现有的1/2/3类配线提供5~15Mbit/s的传输性能。长距离以太网通过采用VDSL技术并利用现有的配线设备提供类似以太网的网络性能,在现有的建筑物电缆中进行以太网信息包传输。有了它的高带宽容量,长距离以太网可以同时运行音频、视频以及数据应用软件,例如高速因特网接入、视频传输以及IP电话等。  相似文献   

15.
李毅 《电子测试》2000,(1):220-221
以太网的物理层以太网是计算机区域网和广域网的基础设施,由于结构简单、灵活性强、传输速度高、价格合理,以太网已成为台式计算机网络的主导。10Mb/s的以太网用户最多,100Mb/s的以太网开始装备高速的用户,1000Mb/S的以太网正在发展中,因此以太网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网络。物理层是任何网络的电气连接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以太网属于中、低速率的网络。目前,在构筑大规模LAN时,100Mbit/s的高速以太网已作为主干网得到普及。从用户角度来看,LAN将从单一的数据通信用的专用网扩展成为同时传送数据,话音和图像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因此,网络必须向提供更高的带宽,更高的带宽利用率及更加灵活的扩展与升级能力方向发展,随着交换式以太网,100Mbit/S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完善与成熟,网络业界对局域网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开发与研究,1996年5月成立的千兆位以太网联盟,帮助IEEE将以太网标准向千兆位速度扩展,推出了作为下一代主干网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以太网的特点,提出采用以太网技术实现宽带接入,分析了以太网接入中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新一代的以太接入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IEEE802.3ae标准中万兆以太网物理层及媒质接入控制子层的相关协议.以10GBASE-R应用物理环境为例,阐述了万兆以太网接口各个单元模块的功能和设计实现方法.FPGA仿真结果表明,该万兆以太网接口可以实现以太网之间的万兆接入,对以太网的应用空间和性能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以太网诞生于70年代后期,1980年颁布了IEEE802.310Base-T标准,定义了10Mbit/S共享介质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机制(CSMA/CD)主要针对网上只传输数据的特点,网上所有节点访问网络的机会相等。其最大优点是简单、经济实用,易为人们所掌握,所以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并迅速得到普及。据统计,目前全球的以太网点数已高达1亿个。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对网络容量的需求急剧增长.传输的媒体从单一的文本数据发展到图、文、声、像的多媒体信息,使传统以太网的传输速率10Mbit/S成为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瓶颈,于是就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宽带网络应用的发展,宽带接入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进而出现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就中国国情和以太网技术的特点,提出采用以太网接入技术解决通信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在探讨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后,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了新一代以太接入网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