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露天矿山三维模型,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边坡地质灾害调查及治理 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地形起伏落差较大的露天矿山,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采用基于 DSM 建立的 仿地“之”字航线规划方案,并结合传统的定高“之”字及“井”字航线规划方案,构建了不同航线下的露天矿山三维模 型。 从三维模型完整性、布设检测点两个方面分析模型精度,并对不同航线下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 研究 表明:仿地“之”字和定高“之”字、“井”字 3 种航线规划方案均能获取完整的露天矿山三维模型;采用仿地“之”字航 线得到的模型纹理、细节、颜色、信息丰富度以及模型精度均优于传统的定高“之”字和“井”字航线;相比传统定高 “之”字航线和“井”字航线,仿地“之”字航线是在地形起伏、落差较大的露天矿山地区进行无人机矿山建模的最优航 线规划方案。 仿地“之”字航线规划方案提高了露天矿山三维模型精度,对于矿山边坡灾害预警和灾害调查工作具有 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念《三字经》,仰着脖子喊:“人之初,性本善”,什么意思?不明白。稍大,读《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先生解释:“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相似文献   

3.
<正>“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在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新时代,青年是希望与未来。《材料研究与应用》从2021年成立第一届青年编委会以来,以青年之名、谱发展新篇,汇青年之力、开建设新局,创“材料洞察”专题、讲”材料封面故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材料期刊,并由此青春焕发,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4.
“福”乎何物?“福”乎何在?耕其田,劳其力,丰衣足食,“福”之哉也。如是,“福”无处不在,人人可受之。诌这几句,在“福”字头上搞点“模糊哲学”,因这“福”字实在难以说个透底。 然真正一辈子享福的人不多。而想念和企盼得福者,却是古今普遍存在。于是欲得“福”、享福,便总是想着那。福”字、追求那“福”字,而那“福”偏偏同你若即  相似文献   

5.
鸳鸯与蝴蝶     
关于鸳鸯的得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两种解释:“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鸳鸯之名最早见诸文学,则是《诗经·小雅》中“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大梁,戢其左翼”之句。鸳鸯又有“匹鸟”的别称,崔豹在《古今注》  相似文献   

6.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文赋中,不乏吟诵月亮的佳词丽句,耐人寻味。有趣的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偏爱以“蟾蜍”、“(女亘)娥”、“玉兔”等许多美妙神奇的形象作为月亮的代称,更体现了艺术之美。 月亮的诸多别名来源有三: 一、源于神话和传说。《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亡之药于西王母,姐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又传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于是,文人墨客就根据神话和传说,借“蟾蜍”  相似文献   

7.
煤名溯源     
我国人民在长期用煤实践中,给煤起了许多名字,自古流传的主要有石涅、石墨、石炭、兽炭、煤炭、乌金石、水和炭、石煤等,还有大量俗称和别名。 先秦时期称煤为“石涅”,其记载始见于两干多年前战国至两汉成书的《山海经》:“女床之山,其阴多石涅”、“女几如山,其上多石涅”、“风雨之山,其下多石涅”。古代“涅”与“墨”读音相似,石涅  相似文献   

8.
一、义煤集团开展职工合唱歌咏比赛概况 近年来,义煤集团一直坚持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火红的五月”“先锋队之歌”“颂歌献给党”“廉政之光”等大型职工歌咏比赛,抒发义煤人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企业的热爱以及对新时代的赞颂之情,展示了义煤新风采。活动组织严谨、得力,所属各单位踊跃报名,积极参赛,每次比赛参赛单位都多达三四十个。参赛队伍服装统一,阵容整齐,每个参赛队少几十人,多则三四百人,  相似文献   

9.
翻书看报,偶然得到两则有关“煤”的小段,一则“煤矿爆炸”;一则“煤驼御史”。由于与“煤”搭界,故来了兴趣。两则言语放在一块,一比,真有点意思。同时,又想起了两年前读过的吴晓煜先生所著的《煤海钩沉》一书。这两则有关煤的小段,也算煤海一钩沉吧,以供关心“煤”的人共读之、共记之。  相似文献   

10.
筷子趣谈     
天天使用筷子,你可知道它在政治、军事活动、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儿童教育中,有许多传奇性的轶闻艳事吗? 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夏朝,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先秦时期,筷子叫“夹”,《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其无菜者不用挟”;秦汉两朝时筷子叫“箸”。《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隋唐时,筷子叫“筋”,陆羽的茶经:“火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庸》开张有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将天道、心性、工夫三者圆融互通。李贽在数十年三教归儒型的治学和不断与真假道学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主张以“尊德性”为导向的天道观、“绝假纯真”的心性自然观、“道问学”为路径的工夫实践论。三者并举就是李贽原儒型的道德实践观。  相似文献   

12.
王雨  王峰 《煤矿安全》2006,37(3):80-80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曹庄矿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每天都会收到一条诸如“您的健康是父母健康之所系,孩子快乐之所依,家庭幸福之所靠”安全短信。“安全短信”已成为该矿安全生产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筑起了一道维护安全的“人文大堤”。  相似文献   

13.
春雨 《当代矿工》2003,(4):52-52
云南个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锡矿产地,有人称之为锡都。据师范的《滇系》一书记载,“唯蒙自之锡名于天下……其厂名曰个旧。个旧之锡,响锡也”。又周钟岳《新纂云南通志》“矿业考”讲:“本省(云南)产锡,有个旧、宣威、泸西等县,而以个旧独著盛名。统计县境纵横不过数百里之地,而重要锡厂共有六十处之多,子厂且有加无已焉,可谓盛矣”。这说明了当时个旧锡矿在全国锡业开采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个旧锡矿之盛,产量之丰,其官府收取的锡税也是数  相似文献   

14.
久闻四川省的雅安是个雨城,素有“西蜀天漏”、“雅州天漏”之称。一年秋日有幸前往,小住五日,竟有三天淋雨,两天浴雾,每夜都有滂沱暴雨降临,而且是整宿不息。听着那“玉盘跳珠”之声,看着那“银河落天”之势,不由你不警呼“天漏矣!”当然,也不由你不忆起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在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西有夹金、二郎,南有相岭、峨嵋。这些高山峻岭阻挡着夏季风,迫使富含水蒸汽的气流沿着山坡上升。当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水汽“高处不胜寒”而凝结聚集,形成地形雨。 离开雅安登上北行的列车,“天漏”的壮景自然成  相似文献   

15.
古代,人们把从事煤业的工人称为“煤黑子”,有人认为这对煤业工人来说是一种贬称,实则不然。清光绪“顺天府志”明确记载:“京师(北京)业煤者,面目手足皆如漆,因群呼之曰煤黑子。”这部志书还将“煤黑子”列入“人物先贤”的卷目之中。清《京尘杂录》一书也说:“煤黑子,面目黧黑,有黑牡丹之肖”,可见“煤黑子”一称源于民  相似文献   

16.
元宵,又称“汤圆”,又叫“粉果”、“面茧”、“糖圆子”、“浮圆子”等。 据考证,“元宵”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周勃、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一天的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夜”古语叫“宵”,正月又称“元月”,故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把元宵作为节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长生不老不可能实现,而寿享高龄则可以争取。庄子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中医有很多养生方法可以延年益寿。药膳与食疗既具有营养,又有防病治病、强健身体、抗衰老益寿的功效。其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粥、糕、汤、精、膏、茶、饮料、酒剂等等。 配制药膳首先必须辨明人体之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证”,根据“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补益法是药膳食疗的基本原则。补益时,必须根据病理  相似文献   

18.
王彬 《当代矿工》2012,(7):1-3,65,69
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淮北矿业集团,始终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淮北矿业集团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聚全员之力,集全员之智,认真抓好“党政所需、社会所求、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围绕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企业在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义”与“利”的矛盾时,应始终坚持儒家“以义为上”“以义取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等伦理道德思想,强调先义后利,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20.
燕怡华 《煤矿现代化》2003,(3):64-64,45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企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问题已受世界潮流的推动和企业发展形势的逼迫,现实地摆在了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与之相比的是,我国古往今来所保存下来的档案文献,事实上可以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来形容。钱学森曾说过,世界上一年内形成的有关化学的档案文献,一位化学家要全部浏览一遍,以每周40h计算,要读48年。仅仅一个专业的档案文献就如此之多,各式各样档案文献之众就无法形容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存的档案材料都“库满为患”,档案的数量是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