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的因素较多,进行定量评价时,如何应用这些因素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征显得尤其重要.研究发现,评价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特征,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因素对于储层定量分类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可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对川中磨溪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各小层储层评价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行储层定量评价的结果和实际储层产能基本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确定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延长组长4+5储 集层研究,认为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孔喉均值是储层评判对象因素集。经过储层评判对象因素 集逐步回归分析,建立Ⅰ~Ⅳ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其中Ⅰ~Ⅲ类为有效储层,Ⅳ类为非储集层。最后用Q型 聚类统计对储层分析,表明白于山地区长4+5储集层属于Ⅱ类,即中等储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灰色理论与模糊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基于模糊灰色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工程结构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根据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建立白化权函数;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得到综合聚类系数矩阵,从而构造出模糊隶属度矩阵,再利用模糊算法评估结构安全;通过实例对方法进行证明.结果针对工程结构安全评价中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与灰性,将灰色理论与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模糊灰色的综合评价方法.结论运用模糊灰色评估方法对工程结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不同储层间特征的对比及各储层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单井储层岩心孔渗测试、平面沉积相、断裂分布、薄片分析和油气藏特征等资料,详细地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3套油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分析表明:裂缝型储层是塔中地区主要的储层类型,各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均不存在线性关系,储层渗透率变化区间较大,裂缝发育控制了该区渗透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比较关注的几个与油气聚集有关的储层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物性高值区均沿I号坡折带分布;沉积相是控制这些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分布与储层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低渗透砂岩储层实际数据为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孔隙结构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孔隙度=18.578-2.897×排驱压力-0.376×结构系数(r=0.739),反映了排驱压力、结构系数是影响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度的主要孔隙结构因素;ln(渗透率)=10.781+9.614×变异系数-0.341×结构系数-1.007×孔喉均值(φ)(r=0.973),反映了变异系数、结构系数、孔喉均值(φ)是影响低渗透砂岩储层渗透率的最主要孔隙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6.
多层测试井的产能劈分是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影响产能的储层参数很多,不同的物性参数对储层产能影响的大小不同;模糊系统理论将综合评价的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层次分析法将不同因素按照相关性大小计算其权值。利用综合评价系数对多层试气中的小层进行综合评判和优选,进而对产能进行合理劈分。给出了评价因素对等级区间隶属度的求取方法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对权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给出了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产能劈分的原理和具体步骤,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储层含油气性定量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综合评价事物特性过程中,权重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重要难题,长期没有得到良好地解决。本文以川南碳酸盐岩储气层的选井选层研究为例.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模糊综合评判中成功地确定了权重。这一成果使油气综合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也为模糊综合评判法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权值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模糊综合评判在圈闭,区带等含油气性有利区预测及其优劣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参评地质因素的权值确定也非常重要,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地质数据进行挖掘,利用其求得各项参评地质因素的属性重要度,将将其权值化处理作为其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方法确定权重系数的主观性,这样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从而提高模糊综合评判精度,最后,以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凹陷圈闭评价为例,用此方法求和评价所需的各参评地质因素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9.
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翼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录井、钻井、试油、岩芯、岩屑、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储层主控因素进行定量评价;选用油气累积产量作为母因素,与油气累积产量相关性较高的主控因素作为子因素,衡量火山岩储层质量。结果表明:影响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和岩相类型、裂缝发育程度以及风化淋滤作用;通过对各评价参数权重系数计算,风化淋滤作用权重系数最大,为0.271,其次为裂缝密度,权重系数为0.261,最后是岩相和岩性类型,权重系数分别为0.247、0.222;根据储层综合评价指标(IREI)结果,将IREI≥0.6定为Ⅰ类储层,0.3≤IREI<0.6定为Ⅱ类储层。运用该储层定量评价标准对单井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验证,结果与实际油气累积产量吻合率高达90%;单井储层定量评价分类结果与实际油气累积产量及研究区有利储层平面分布预测吻合度较高,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和砂岩体非均质参数,采用灰色理论的评价分析方法,以河冷家油田S1+2段储层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克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辽河冷家油田S1+2段储层为缓坡型扇三角洲沉积,S1+2段地层内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0个小层,通过对冷家油田24口井S1+2段的10个小层的单井储层非均性灰色理论多因素评价,建立了辽河冷家油田10个小层的储层非均质性平面分布模型,为冷家油田开发方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