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采用EBSD方法表征分析了不同初始取向的AZ31镁合金原料板材经300℃热轧69%后得到的终轧产品的显微组织与织构差异,考察了热轧变形条件下原料的初始织构对热轧成品板材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初始织构对终轧板材的显微组织与织构影响不大,但对材料的显微组织界面分布有一定影响。通过高温大变形量变形,不同初始织构的原料均可制得平均晶粒度小于5μm的AZ31镁合金板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自主开发的Zr-Sn-Nb系N18锆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配备在扫描电镜中的EBSD自动分析技术,研究了该合金板材在750℃、780℃、820℃下热轧过程中的晶粒组织、晶界特征及微织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N18合金板材在热轧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回复及局部动态再结晶,并产生了大量的小角度晶界及亚结构等缺陷,且热轧温度越高其动态再结晶晶核的密度越高,缺陷密度有所增加。N18合金板材的织构类型主要为(0002)[12 10]和(0002)[10 10]基面织构以及(10 14)[12 10]锥面织构。热轧样品中观察到了(10 11)[1012]压型孪生,说明压型孪生变形促进了N18合金热轧变形。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溅射靶材所用的铜锰合金在室温下以两种不同的轧制路径冷轧到相同变形量(95%),随后,轧制态样品在真空管中分别于350℃,400℃,450℃下退火1 h.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退火制度下的组织及织构演变.结果表明经过95%单轧的试样在400℃等温1 h后完成再结晶,而同等退火条件下的交轧试样则残留大量的变形组织,稍高温度450℃保温1 h后完成再结晶.与单轧试样相比,交叉冷轧时完全再结晶需要稍高温度或较长保温时间,完成再结晶后旋转立方织构含量居多.  相似文献   

4.
传统轧制法制备6.5wt.%高硅钢过程中温轧工艺具有显著不同于3wt.%Si的电工钢的特点及组织织构特征,是开发新型基于织构优化的高硅钢的关键环节。采用EBSD技术对通过热轧、温轧、冷轧及退火工艺制备0.3mm厚的6.5wt.%Si电工钢板的组织和织构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温轧过程中的中间退火和大、小压下率组合以控制织构。结果表明,在热轧退火板是部分再结晶组织的情况下,一次性温轧或先小形变量、中间退火后再大形变量的工艺可得到更多的Goss晶粒;经过最终退火后Goss取向会发生偏转,形成部分黄铜取向,而{111}(112)取向的晶粒内形核生成近Goss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大压下量轧制是最终组织中{111}取向晶粒较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蚀坑法、EBSD微观取向分析法,研究了电解电容器高压阳极用高纯铝箔制备过程中的织构演变。结果表明:热轧高纯铝板织构主要类型是高斯织构、立方织构和铜织构。随着冷轧变形率的增加,冷轧织构中的立方织构含量增加,冷轧变形率为96.3%时,立方织构体积分数为14%。再结晶织构中的立方织构含量随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结晶退火温度为530℃时,立方织构体积分数为86%。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N18锆合金在780℃下沿原板材横向热轧、冷轧及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的晶粒组织、晶界特征及织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N18锆合金板材在热轧、冷轧后为长条状形变晶粒和一些细小动态再结晶晶粒,并出现大量的小角度晶界,交叉轧制织构基本上保持了原板材的织构特点,只是基面织构有所增强。580℃,3 h退火后出现大量再结晶晶粒,并且大角度晶界增加,其基面织构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取向成像技术,对TA17钛合金板材对接焊缝的显微组织、晶界特征和晶体学取向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其母材呈典型的轧制变形组织,且由α相和少量晶间分布的β相组成,大部分为小角度晶界,为基面织构。热影响区晶粒呈梯度长大分布。在焊接热传导下,热影响区晶粒得到回复和长大,大角度晶界逐渐增多。其织构继承了母材织构的特点,只是织构密度有所减弱。熔区为粗大的α'马氏体相交织成的网篮状组织,大部分为大角度晶界,织构比较漫散。  相似文献   

8.
刘鸿  戴训 《电子显微学报》2011,30(4):378-382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取向成像技术,对TA17钛合金板材对接焊缝的显微组织、晶界特征和晶体学取向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其母材呈典型的轧制变形组织,且由α相和少量晶间分布的β相组成,大部分为小角度晶界,为基面织构。热影响区晶粒呈梯度长大分布。在焊接热传导下,热影响区晶粒得到回复和长大,大角度晶界逐渐增多。其织构继承了母材织构的特点,只是织构密度有所减弱。熔区为粗大的α'马氏体相交织成的网篮状组织,大部分为大角度晶界,织构比较漫散。  相似文献   

9.
以片状NaNbO3为籽晶模板,采用反应模板晶粒生长法制备了K0.48 Na0.52 NbO3-LiTa0.5 Nb0.5 O3(KNN-LTN)基无铅压电织构陶瓷,研究了保温时间对陶瓷显微组织结构、织构度和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织构陶瓷由钙钛矿相和钨青铜结构的K3Li2Nb5O15相组成,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陶瓷的织构度逐渐增大,保温10 h时织构度最大(0.725);织构陶瓷的介电常数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介电损耗则随之增加而减小.与传统的自由取向的KNN-LTN基陶瓷相比,织构陶瓷的压电常数d33提高,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形变镁合金微观组织与织构的EBSD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变形时易形成基面织构,室温塑性差。研究镁合金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自动分析技术是研究材料微观组织及织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分别举例介绍了EBSD技术在形变镁合金轧制过程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拉伸孪晶界面和动态再结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轧制镁板材沿TD和RD方向分别切取疲劳试样,并对它们进行室温下的高温疲劳变形。 EBSD分析方法应用于样品的微观组织及织构变化的表征方面。发现经高周应力疲劳变形后,由于应变量非常小,RD与TD方向整体孪晶数量都不多,疲劳后相比疲劳前孪生体积分数有所增加,沿TD方向的孪生体积分数高于RD方向。经拉压循环变形后除{1012}拉伸孪生外还出现了少量的{1011}压缩孪生与{1011}-{1012}二次孪生,导致屈服强度增加,TD方向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均高于RD方向。分析其断口形貌发现TD方向疲劳辉纹较小,解理断裂的区域更少,韧窝比较深,故TD试样的高周疲劳性能以及材料的塑性略优于RD试样。由于轧制织构在轧制面内基本对称,所以二者的差别并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2.
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在传统正挤压变形过程中易于形成很强的挤压纤维织构.本文利用EBSD技术对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的挤压组织进行了表征,发现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在挤压时形成的织构不是均匀的(0002)基面平行于挤压方向的环状纤维织构,而是由(10-10)棱柱面垂直于挤压方向和(11-20)棱柱面垂直于挤压方向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靳丽 《电子显微学报》2011,30(4):318-321
本文采用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原位-EBSD)方法研究了AZ31合金在压缩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 10-12}[-1011]孪生是主要的变形模式.该孪生模式导致了变形后晶体取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始取向为其C轴垂直于挤压方向ED的丝织构,转变为其C轴平行于ED及压缩应力方向.同时位错滑移也提供了一定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原位背散射电子衍射(原位-EBSD)方法研究了AZ31合金在压缩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10 12}[1011]孪生是主要的变形模式。该孪生模式导致了变形后晶体取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原始取向为其C轴垂直于挤压方向ED的丝织构,转变为其C轴平行于ED及压缩应力方向。同时位错滑移也提供了一定的变形量。AZ31合金中RD和TD织构组分的梯度对于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孪生变形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室温和150℃下对AZ31镁合金进行平面应变压缩试验,应变速率为0.01 s-1,形变量为0.1.试样(切割于强织构的热轧板)的压缩轴c与其基面法向成不同的角度,从而研究初始织构对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EBSD)采集变形试样的微观结构和织构信息,分析孪生和滑移行为.实验发现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由{10(-12)}<(-10)11>拉伸孪生和基面滑移共同控制,并确定了各种变形模式比例与晶体初始取向的关系,其中拉伸孪生在压缩轴垂直于c轴方向时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在传统正挤压变形过程中易于形成很强的挤压纤维织构。本文利用EBSD技术对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的挤压组织进行了表征,发现AZ31镁合金挤压棒材在挤压时形成的织构不是均匀的(0002)基面平行于挤压方向的环状纤维织构,而是由(10 10)棱柱面垂直于挤压方向和(11 20)棱柱面垂直于挤压方向的两个不同的纤维织构组分组成的。因此(0002)极图不足以表达该织构的足够信息,必须用沿挤压方向的反极图表示。纤维织构的存在使得挤压样品具有明显的拉伸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对7B04铝合金板沿厚度方向的显微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样品芯部及表层晶粒都沿轧制方向拉长,芯部基本未发生再结晶,小角度晶界的含量随着离芯部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再结晶程度逐渐加强;未回溶相S(Al2CuMg)、Al7Cu2Fe、Al18Cr2Mg3在芯部及表层尺寸无明显差别;芯部织构主要为铜织构copper{112}〈111〉、黄铜织构Brass{110}〈112〉(B)、S织构{123}〈634〉、{241}〈112〉,{113}〈332〉及{231}〈124〉,表层织构出现旋转立方织构r-cube{100}〈011〉及{111}〈110〉织构,且随芯部到表层织构在基体中的整体体积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对7B04铝合金板沿厚度方向的显微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样品芯部及表层晶粒都沿轧制方向拉长,芯部基本未发生再结晶,小角度晶界的含量随着离芯部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再结晶程度逐渐加强;未回溶相S(Al2CuMg)、Al7Cu2Fe、Al18Cr2Mg3在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