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污水处理厂是电能消耗大户,生化反应池的耗电量占到全厂的40%左右。如何优化生化反应池的曝气控制,在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曝气量,节约能源和运营成本,是污水处理厂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介绍了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基于进出水水质、流量等测量值建立模型,实时计算溶解氧设定值,控制曝气量,实现按需曝气。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曝气量的分配、供应效果很不理想,溶解氧浓度控制滞后、精度低、波动大、能耗高以及直接影响处理效果。本文叙述了已成功开发并应用的污水处理生化池曝气量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在水质水量不变时和变化时,采用串级、前馈、反馈控制和智能模型,保证曝气平衡,并根据阀门的开度大小,调节鼓风机的操作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配置、控制算法、软件设计作了重点介绍,并给出了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陶进 《自动化信息》2005,(11):69-70
0概述 在当前的污水处理行业中,生物处理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而鼓风曝气系统是采用生物处理法的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工艺环节,系统运行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达标与否;同时鼓风曝气系统能源消耗约占全厂能源消耗的40%-60%,因此,鼓风曝气系统采用自动控制对工艺运行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离心式曝气鼓风机控制系统是污水处理工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污水处理厂的经济、合理运行。本文以某型曝气鼓风机为例,从软件、硬件设计及控制原理上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从曝气流量精确控制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两方面着手,重点阐述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日前,天津纪庄子、咸阳路、东郊、北辰四大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系统平台建设完成。作为污水处理的“大脑”,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可以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实时监测污水处理厂进、出厂水质。  相似文献   

6.
梁昔明  周威  李山春 《控制工程》2012,19(2):328-331,354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鼓风机房、生化池曝气过程系统,介绍了一般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就其中的曝气过程,提出了基于PLC和变频器的电气控制方案,设计了基于OPC技术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考虑到污水处理曝气过程具有间歇性、时滞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控制对出水溶解氧浓度参数进行控制。基于一定假设,对曝气过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Matlab仿真,将传统PID控制与模糊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模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重点介绍了采用溶解氧仪和氧化还原电位计结合起来的曝气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WinCC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规模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设备的控制面临严峻的考验。集散控制系统运用于污水处理厂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可靠性,提高出水水质,降低能耗和上人劳动强度,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保法规对脱氮除磷要求越来越严格,生物脱氮(BN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传统技术难以满足要求.本文建立了污水厂数学模型,出水水质排放约束条件,使用非线性规划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求解。最后采用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A/O脱氮工艺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能够弱化入水水质和水量对生产运行的扰动影响、合理控制曝气量、减少污泥排放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AO 生物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AAO 生物池设置适当的 在线检测仪表,采用先进的PLC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曝气量、污泥回流量等参数则可达到设计预期的脱氮除磷效果。为 了根据进水水质、温度等调节AAO 生物池的各设计参数,将变频器与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对鼓风机、回流 污泥泵等进行变频调速控制,不但可以满足工艺设计要求,而且也是一种比较节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运用建模的技术对导弹平台测试系统进行模型设计过程中,关键是实现测试系统需求描述模型、结构模型和行为模型等的设计;首先对导弹平台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UML建模方法进行测试系统的各项模型设计,通过分解用例图说明测试系统的需求描述模型,分析系统的结构体系及关联关系建立了测试系统的结构模型,运用序列图建立了测试系统的行为描述模型;最后,根据上述模型设计提出了系统的结构及布置关系的设计方案,并且在实际导弹平台测试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实现了测试系统的各项测试功能;结果表明,采用该建模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设计的效率,而且系统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复用性及拓展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工程仿真中,大部分仿真对象表现出同时具有连续和离散对象的特征,利用现有的离散或者连续建模理论不能全面的反应出对象特性,需要对混合系统的建模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从系统理论出发,围绕着系统的连续属性和离散属性,以及他们对系统信息的响应,还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混合系统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和系统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合系统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在实践中为某大型仿真项目中的工程对象建立了混合模型,在仿真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冷冻式除湿机系统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难以通过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基于此,研究引入了一种ARX黑箱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通过辨识的方法确定模型结构和参数,然后通过比较模型预测输出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来对故障进行诊断.由于ARX模型的建立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复杂的物理机理,因此建模相对简单.在具体应用中,建立了系统级和部件级两个层次的ARX模型,先用系统模型监测出故障,再利用部件模型对故障进行定位.诊断实例表明数据仿真结果与实际工况相吻合,由此说明该方法应用于除湿机故障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This work proposes a computational neuromusculoskeletal model of human arm movements. The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s: the supraspinal neural control system, the spinal motor system, and the muscle-tendon actuation system. In the supraspinal neural system model, the cerebellum is regarded as having feedforward control and the cerebrum as feedback control principally based on the feedback-error learning scheme. This computational model proposes that the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he cerebellum may not need to be an explicit locus of an inverse dynamic model. This model also includes the modularly organized spinal motor system such that it simplifies controlling redundant muscular actuators. Cerebellar feedforward control and the spinal motor system are assumed to be adaptive. The two motor adaptations seem to synergistically promote motion flexibility and simplify the neural system structure. The neural control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the Hill-type muscle-tendon model to generate arm movement. The overall model proposes that an approximate inverse dynamic model may implicitly be constructed over the integrated neuro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it is not necessary to be explicitly computed in a specific motor system. To cope with the human neural system, neuromuscular activation dynamics and neural transmission delay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A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study using the model was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Center out reaching movements and learning of those movements as well s generations of figure eightlike movements were computationally tested. A plausible motor control scheme of movement is discussed using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5.
系统辨识在水压仿真器试验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压仿真器作为一种特殊电液压力伺服系统,通过控制伺服阀的开口直接控制工作腔的压力变化,很难通过理论方法进行建模。应用系统辨识方法对水压仿真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能使系统稳定的简单闭环,再对系统施加合适的输入信号,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试验建模,最后推导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经过验证,辨识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实际系统的特性,这种辨识方法是研究水压仿真器或相似压力伺服系统特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C3I系统仿真模型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3I系统仿真是C3I系统原型开发、效能评估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C3I系统仿真建模与模型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C3I系统仿真建模规范化分析,探讨了C3I仿真模型的组件化表示、存储、管理以及调用方法等问题。C3I系统仿真模型库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地提高仿真模型的重用性和功能的透明性,为提高C3I系统仿真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服务体模型与操作系统内核设计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操作系统内核通常分为宏内核和微内核两类,前者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很差,而后者效率低下,缺乏实用性服务体模型是一种新型的操作系统构造模型,该模型使其存储抽象与运行抽象相分离,并采用一种新的基于消息推动的通信机制,既保持了微内核模型灵活和可扩展性,又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MiniCore是基于服务体模型的一个原型操作系统,通过将该操作系统应用于路由器硬件实验平台,以实例说明了所提出操作系统构造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办公系统中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参考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校办公系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利用统一的公共平台将办公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相集成,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整合。并参考国内外权限管理模型,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通用的高校办公系统权限管理模型,通过引入以部门和职务为基础的层次角色关系,解决了权限管理实际操作中角色定义不方便、授权过程难理解且烦琐的问题,更加适合高校管理需要和应用系统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的高速公路GIS-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GIS系统无法表达高速公路管理中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问题,对GIS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符合OpenGIS抽象规范的几何数据模型的高速公路地理对象数据模型,实现基于对象数据模型的高速公路GIS-T系统来增强传统GIS系统的数据表达能力.能力提高后的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者来看完全符合高速公路管理规范的,在二次开发用户或再次扩展系统功能程序员来看完全采用面向对象的,在面对地图操作的用户来看几乎表现真实世界的地理实体和逻辑对象的.  相似文献   

20.
蒋旭  邸彦强  朱元昌 《计算机仿真》2007,24(12):300-302,305
SOA在模型管理中应用旨在解决模型管理系统中数据集成和服务重用问题.训练模拟器开发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产品数据,包括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对这些异构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为模型开发提供支持,特提出模型管理系统.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大量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问题,提出基于SOA体系结构的模型管理系统.其方法是,利用SOA是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松散耦合的体系结构,为模型管理系统提供分阶段实施的策略,降低系统设计的风险,此外,采用SOA的系统结构提高数据和服务接口的可重用性.文章最后给出了基于SOA的系统实现体系结构,解决了模型管理数据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