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大量的多翼离心风机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针对家用空调行业中以噪声为其最重要 的考核标准,得出了噪声与叶轮结构参数及风机性能参数间的近似关系式,并以噪声为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轨道交通噪声源的分析,结合我国现状,降低轮轨噪声是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关键.从声源的控制,隔振,吸振三方面着手,提出轨道结构方面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3.
响应表面法在结构噪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结构噪声有限元直接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利用传统的声固耦合有限元法,结合响应表面法计算结构噪声值,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建立设计变量与结构噪声值的映射模型,避免了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提高了优化速度。以封闭箱体的结构噪声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调制气流声源中动圈-橡胶结构振动系统,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构建振动位移测量实验平台,对橡胶硬度分别为40º和50º的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恒流激励下可近似为单自由度系统;在小变形范围内,主共振频率上升梯度随预压量的增大而减小;50º橡胶对应的系统有效带宽优于40º橡胶;激励信号的大小会改变橡胶的等效刚度,激励越大,刚度越小;在初始小变形工况下,增大橡胶预压量可改善位移谐波失真。  相似文献   

5.
根据非线性力学和声学理论,建立轴承结构本身产生振动噪声的数学模型,分析轴承结构参数(径向游隙、沟道曲率半径、钢球个数)对轴承振动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径向游隙对轴承振动噪声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沟道曲率半径对振动噪声的影响复杂,它对轴承振动位移和速度最大幅值的影响各不相同,随着沟道曲率半径的增加,最大声压、最大声压级逐渐减小;从整体出发,在符合设计条件的前提下,减小钢球个数可以减小轴承的振动噪声。 x方向的振动噪声远大于y方向,由此,结构参数对x方向的振动噪声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减振降噪,比起传统方法简单、可行、有效,减少制造成本,为以后轴承减振降噪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实测某鼓风机组管路振动载荷为激励源,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Virtual Lab声场模拟软件模拟楼板振动所产生的室内声场和声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振强弱耦合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声场在400 Hz以下的区域声振耦合不明显,400 Hz以上存在声振强耦合现象,声振强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通过分析载荷谱和噪声频谱的频带特性,选用常见的阻尼隔振器和中间小质量块组成二级隔振系统,计算系统的振动传递系数,达到理想的隔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状记忆合金已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一些主要特性,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在被动及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在工程中应用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振动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内应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动圈-橡胶结构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调制气流声源中动圈-橡胶结构振动系统,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构建振动位移测量实验平台,对橡胶硬度分别为40 o和50 o的系统振动特性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恒流激励下可近似为单自由度系统;在小变形范围内,主共振频率上升梯度随预压量的增大而减小;50 o橡胶对应的系统有效频率范围优于40 o橡胶;激励信号的大小会改变橡胶的等效刚度,激励越大,刚度越小;在初始小变形工况下,增大橡胶预压量可改善位移谐波失真。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设备磁路振动和噪声特性试验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声振测试系统对一台单相三柱式变压器铁心试验模型的振动和噪声参数进行了测量,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小高压电器磁路振动和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磁流变阻尼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综述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及航空工程等领域的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无限长梁上动力吸振器抑制弯曲振动波传递的机理,分别推导了一个和两个动力吸振器下无限长梁上透射系数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动力吸振器质量、阻尼及个数对结构声传递抑制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的阻抑效果具有较强的频率选择性.其质量的增加对阻抑效果有利;阻尼增加虽降低了最佳的阻抑效果,但抑制的频带宽了,改善了阻抑效果的频率选择性;在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多个动力吸振器的阻抑效果较单个的阻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微型轴流风扇噪声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微型轴流风扇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及教育处,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出的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验证,在声压随观测角度和距离的变化关系上,两者显示出基本一致的趋势。文中以等流量为前提,对降低微型风扇噪声的一种途径作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转轴很细的风扇,可使噪声明显降低(大于3dB)。  相似文献   

13.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齿轮箱噪声预测方法,它与传统的仅用声压计测量方法不同:该方法采用多个加速度和噪声传感器对齿轮箱进行监测并获取振动和噪声信号;先通过成熟的“以振代噪”技术,计算振动信号的噪声评估向量;然后根据组合预测方法,采用应用线性神经网络算法预测出齿轮箱的声压级,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统计能量法在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船舶噪声与振动源,讨论船舶结构噪声源和空气噪声源的传播路径,介绍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的规范标准,并对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作较详细的论述,通过应用基于统计能量法的全频域噪声分析软件VA ONE,对某散货船艉部进行噪声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噪声与振动的响应特性。经过与海试现场采得数据比较,发现计算论证的趋势和实际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5.
设置声屏障已成为了世界各国实现铁路噪声控制的主要措施, 然而声屏障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声屏障等效频率是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声屏障衰减量的计算。为使声屏障设计更加准确、快捷、可靠,本文将根据我国铁路实际运营情况,针对不同机车牵引类型,不同运行时速下客运列车的噪声频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不同工况下客运列车的声屏障等效频率。  相似文献   

16.
轮轨噪声是列车主要噪声源之一,而车轮振动声辐射是轮轨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加阻尼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轮的振动及声辐射。根据轮轨滚动噪声理论,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标准车轮以及对应阻尼车轮有限元、边界元模型,以等效轮轨粗糙度作用力为激励,研究施加喷涂阻尼和约束阻尼后车轮振动声辐射特性,调查了不同厚度(1 mm ~5 mm)阻尼对车轮减振降噪效果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轮轨等效粗糙度名义滚动圆接触点径向激励下,采用喷涂式阻尼处理,当材料厚度为2 mm时,降噪效果达到最佳,与标准车轮相比降低2 dB(A)。采用层状约束型阻尼处理,约束层固定为1 mm时,当阻尼层为2 mm,降噪效果最好,与标准车轮相比降低3 dB(A)。  相似文献   

17.
垂向弯曲振动是水下航行体总振动的常见模式,控制弯曲振动是水下航行体设计中重要的一环。考虑声-结构耦合,基于FEM/BEM理论建立航行体弯曲振动声辐射分析的基本方程,计算水下航行体垂向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动响应,研究弯曲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场特性;并以振动评价基准中的速度限制线作为激励,讨论航行体弯曲振动声辐射。结果表明:航行体垂向弯曲振动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噪声,1阶和2阶振动对总振动引起的辐射噪声贡献较大;欲降低低频线谱,须降低振动响应幅值;在结构振动控制设计中,不仅要从结构振动烈度的角度控制弯曲振动响应幅值,还应考虑结构声学性能,从控制弯曲振动引起的声辐射角度出发,补充提出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减振CRTS-Ⅲ型无砟轨道桥梁振动噪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轨道、桥梁系统二维模型,利用动柔度法分别计算车辆和轨道系统的动柔度,建立频率域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计算桥梁振动加速度并与常规CRTS-Ⅲ型轨道系统相比较。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桥梁结构近场点和远场点噪声,探讨桥梁各子结构板对近场点和远场点噪声的声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CRTS-Ⅲ型轨道系统相比,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下,桥梁的振动峰值加速度减小69.9%,加速度平均值降低60.4%;近场和远场噪声计算点声压级分别降低8.4、8.5dB;桥梁顶板声贡献率分别达65.28%,68.30%。采用减振CRTS-Ⅲ型轨道系统能够有效的降桥梁结构噪声。声贡献率计算表明顶板振动是导致桥梁噪声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9.
结构声强矢量图直观地给出了壳体表面各点能量传输的分布特性。首先推导了壳体局部坐标下的结构声强计算公式,应用坐标转换得到了结构声强的全局坐标表达式,用有限元计算了筒体和板壳组合结构的结构声强,并绘制出了矢量图。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对各种壳体的结构声强进行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