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州市室内氡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005年6月,对福州市区109间房间进行了室内氡浓度调查测量。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室内氡浓度范围为16.0-191Bq/m^3,平均值为59.3Bq/m^3,低于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中室内氡浓度的限制值。  相似文献   

2.
室内氡浓度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物,北京砖混房居室及办公室的室内氡浓度进行了监测,年平均氡平衡当量浓度分别为10.9,10.0,15.9Bq/m^3。估算了氡所致有效剂量为0.67mSv,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室内氡含量较高的情况,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A、B、C三个地区部分居室内氡浓度的测量结果,探讨了室内氡浓度随时间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门窗开闭(即通风率不同)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结果指出,室内氡浓度是随时间变化的,清晨高,下午低;秋冬高、春夏低;门窗密封性较好的房间,开闭门窗对室内氡浓度影响很大,闭门窗室内氡浓度高,开门窗低。本文还给出平衡因子的测量结果,在不同情况下各地区平衡因子均值在0.39—0.55之间,虽然室内氡浓度随时间变化较大,但F值随时间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用CSR探测器测量室内氡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文斌  庞德聆 《核技术》1994,17(6):378-380
阐述用CSR固体核径变法测量沈阳市室内氡浓度,并与抓取采样瞬时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抓取采样法的结果比CSR探测器低15%-50%,证明CSR探测器更适用于环境氡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一、调查概况在天然辐射源中,对公众剂量的最大贡献者是室内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近年来人们对室内氡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据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资料报道,由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资助,由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承担,在北海道大学,会津诺松保健中心,日本原子力研究所、滋贺  相似文献   

7.
某铀矿区居民室内外氡浓度调查及剂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云  张升慧 《辐射防护》1993,13(4):265-273
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某铀矿区附近居民室内外氡浓度进行了调查。对80户室内测点及25个室外测点的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室内外氡浓度年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2.9(±12.1)及26.3(±18.0)Bqm~(-3)。室内外平衡因子分别为0.45和0.47。室内外氡子体照射所致成年人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02及0.32 mSv。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体迹径蚀刻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近900间居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室内氡浓度最高值为238 Bq/m3,最低值5.0 Bq/m3,算术平均值为30 Bq/m3,按人口加权算术平均值为29.7 Bq/m3,几何平均值为28.2 Bq/m3,室内氡对公众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76mSv。通过分析室内氡浓度与环境中氡和土壤中226Ra含量的相关系数,初步分析影响江苏省室内氡浓度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建筑地基(土壤和岩石)的氡析出。  相似文献   

9.
新风换气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RAD7测氡仪对氡模拟实验房进行氡浓度连续测量,研究不同新风换气率对室内氡浓度的影[JP2]响。结果表明:氡模拟实验房内氡浓度最高可累积至2 000 Bq/m3,墙面平均氡析出率为14.5 Bq·m-2·h-1;氡模拟实验房在连续均匀地通入新风情况下,室内氡浓度随时间呈指数递减趋势;当新风换气率变化时,氡模拟实验房内的平衡氡浓度和平衡时间随新风换气率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当新风换气率由大变小时,室内氡浓度会再次累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
核径迹法和活性炭法测定香港室内氡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性碳吸附和核径迹计数方法测定香港地区的室内氡浓度。结果表明,工作场所室内氡浓度平均值明显的比住宅高。  相似文献   

11.
为摸底成都市各市区室内氡浓度分布,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进行监测,对测量结果分组归类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区居室氡浓度水平以市内两条隐伏断层为界呈现北高南低的变化规律,各季节室内~(222)Rn浓度变化不大,平均浓度为41 Bq/m~3与世界平均水平40 Bq/m~3相当,未超过我国推荐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α粒子连续空气监测仪Alpha-7A,采用连续测量滤纸上氡子体活度浓度的方法分别对地上和地下某室内环境氡子体浓度进行测量,就活度浓度变化的分析结果进行有效剂量估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氡子体活度浓度值影响较大。一定测量时间范围内,218Po与214Po活度浓度随测量时间不断变化,且存在相对稳定值;212Po活度浓度随测量时间线性变化,线性变化斜率大小k与环境密切相关;氡子体α潜能所致年平均有效剂量的保守估算值均低于2000年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韩芹芹  吕爱华  苏君 《辐射防护》2012,32(3):171-176,192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地区室内氡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室内氡在不同建筑构成、墙体建筑材料、室内装修程度及开窗习惯间的分布差异等进行了再研究,综合乌鲁木齐地区住宅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乌鲁木齐地区的已建住宅的降氡措施和新建住宅的防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室内氡辐射防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来  俞冀阳 《核安全》2005,(2):54-56,59
在介绍元素氡物化特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室内环境中氡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室内空气中氡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针对不同氡源、不同建筑物提出通过污染源的阻断以及通风等具体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室内氡的浓度,达到改善室内生活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厦门市的土壤氡浓度水平及其分布规律,使用FD-3017型RaA测氡仪,于2009年5月4日—5月12日对厦门市土壤氡浓度进行布点测量,对实测的100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土壤氡浓度等值线图。结果表明,厦门市土壤氡浓度范围为450~40 800 Bq/m3,平均值为7 538 Bq/m3;同安区的土壤氡浓度水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氡浓度不同,粉质黏土土质和干硬性地表形态测量的土壤氡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地铁所处地下环境的特殊性,其空间氡浓度水平及其对健康的可能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北京市地铁氡浓度监测与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总了地铁站与车箱内的氡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了地铁工作人员与日常乘地铁出行公众的受照剂量水平,并提出了今后对地铁环境氡...  相似文献   

17.
采用RAD7电子测氡仪对某铀矿冶设施退役前、过程中及退役后氡水平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氡子体所致成年人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退役前、过程中和退役后该铀矿冶设施厂区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5.5±3.8)Bq/m3~(38.7±4.1)Bq/m3、(14.8±2.2)Bq/m3~(84.9±6.8)Bq/m3和(10.6±1.6)Bq/m3~(11.4±1.7)Bq/m3。厂区内氡浓度退役前接近本底水平上限且数值稳定;退役过程中呈先增后减趋势,高于本底水平;退役后达到本底水平且数值稳定。该设施场所退役前、中、后氡子体照射所致成年人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7 mSv、1.34 mSv和0.27 mSv。  相似文献   

18.
The external γ-exposure from radon progeny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indoor air was estimated by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was developed. This program can calculate the fluence rate, exposure rate and average energy for any given point in a room of any given size. As numerical example, the exposure rate normalized to unit airborne activity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fluence-weighted and exposure-weighted average photon energies, for a room of representative geometry containing radon progeny in equilibrium. To cover other condition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are additionally presented of the effect on the exposure brought by changes in certain parameters, such as equilibrium factor, wall thickness, room size and receptor position. The study has quantitatively substantiated the prevailing postulate that the effective dose equivalent due to external exposure resulting from normal indoor concentrations of airborne radon progeny in the room of representative geometry should only amount to 0.04% of that from the internal exposure from the same sources, and that it should be of similarly negligible order compared with internal exposure also in the case of other room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