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年来,西双版纳傣族村落旅游与村落保护受到多方面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许多村落的发展实践显得不尽如人意,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的傣族园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开发模式后,在旅游和保护之间都取得良好成效。通过对傣族园及其他村落的对比研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开发与保护历程和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其相关经验,并指出适合自身特点且政府、公司、村民及游客四方“共赢”的保护开发模式,为其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由于国家级和省级的农村建房、村落保护和土地使用政策存在一些争论条例和“模糊地带”,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都集中于市县级政府。市县级政府面对各种矛盾的调解与利益的得失,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利益,施行不同的市县级政策和管理,这对指导村民和开发商如何修建和保护房屋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村落形象和村落旅游。  相似文献   

3.
周露  王艺冰 《华中建筑》2022,(7):96-101
传统村落是地域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的结晶。近年来,传统村落活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在此背景下,以旅游为导向进行开发的村落层出不穷。该文从美食驱动下的乡村旅游入手,首先对美食旅游村的成功案例进行类比分析,思考其乡村营造的异同之处,寻求新的突破口,运用于传统村落鲍家屯村的实践。基于鲍屯特色文化资源,以美食为空间线索串联村落建筑遗产、自然风光、人文风貌,通过打造“寻味”路径,以“点、线、面”的方式将美食与文化元素一并纳入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布局之中,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乡村文化氛围、重塑村民社区意识,为旅游导向下的传统村落活化提供更多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传统村落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以云和县坑根村为例,研究民宿旅游视角下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浅析其对历史建筑和村落肌理的修复;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复兴;村落人居环境和旅游景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该村景观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还不够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瑾  余丞 《云南建筑》2010,(1):42-46
大理洱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的开发、游客的进入以及旅游对当地村民的影响势必会造成这些景点所属村落形态的变化。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对洱海区域传统村镇建筑及其建筑群的特征及其变化,选取周城、喜洲和双廊的村落形态作为洱海地区的代表村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旅游经济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生产的内在逻辑发生转变,如何平衡历史文化保护与村落经济效益成为当下传统村落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整体格局与空间肌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保护规划不仅对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监督意义,同时更规范村落各类资源旅游化的应用,兼顾了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浪潮,广大乡村地区正逐渐纳入城市的消费体系。其中,传统村落作为旅游目的地,因其独特的文化历史遗产禀赋而逐渐具有消费性空间的特征。基于传统村落商业化的视角,运用“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江西婺源县李坑村、汪口村、江湾村在商业化阶段演进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实证分析,揭示旅游驱动下乡村景观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创造性破坏”模型运用于我国传统村落商业化的阶段分析的过程中需适当修正,特别是政府部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化,对传统村落商业化发展的路径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将传统乡村景观导向多元化的混杂景观共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测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拟解决在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监管工作中,缺乏动态监测数据库平台的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研究视角,进行传统村落的再认知;从实践出发,明确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开展比对分析,确定空间数据库类型;构建“村域环境”监测内容;按照“人工景观”、“经营景观”、“自然景观”的景观分类,与“土地斑块”、“群体组合”、“单体要素”尺度层级,制定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动态监测数据内容体系;最终完成传统村落现代营建动态监测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可用于比对传统村落“新”、“老”乡村景观的特征,为传统村落现代营建的动态智能监管、档案资料存储、保护规划编制、乡村景观研究等工作,提供数字平台与虚拟模型。  相似文献   

9.
张海平 《江西建材》2022,(1):229-231
文中简要阐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概念,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一般策略,之后结合"南平市浦城县"实际情况,对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县柳沟古村为例,探讨了着眼于旅游开发的村落改造设计思路。设计从乡村旅游者的需求着手进行分析,推导出能满足游客需求和具有“吸引力”的村落空间特征,把它和柳沟古村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改造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蕻 《山西建筑》2010,36(2):15-16
以丽江和西递宏村两个著名旅游景点为例,通过相互借鉴各自在旅游开发中的优缺点,探讨和研究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间的共生与共赢,从而确保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车震宇  保继刚 《规划师》2006,22(6):45-60
近十余年来,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升温,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对村落旅游开发与村落形态变化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在开展传统村落旅游研究中需弥补这一空白.根据旅游开发过程中村落形态的变化,把直接参与旅游的村落划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针对4种类型的村落,各选其一,从村落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民居、整体风貌等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各类型村落的形态变化特征,构建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村落的形态变化受到市县级政策与管理措施、开发商与规划师、村民收入与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8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谈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丽 《山西建筑》2014,(13):24-25
通过对现有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古村镇新的旅游开发模式,希望能解决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缓解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古村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子彬  李秀敏 《山西建筑》2012,38(29):34-35
以河北涉县固新镇为例,对太行山南部山区历史村镇的旅游规划开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地的区域优势及风貌特征,探讨了具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阐述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及措施,提出应在开发的同时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旅游开发与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源  李晓峰 《新建筑》2003,(2):29-31
旅游开发是传统聚落保护的一条途径。基于传统聚落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传统聚落各方面的干扰,认为旅游开发带来的后果是利弊并存的。指出传统聚落的旅游开发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4)
Taking 1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for tourism expert diagnostic training as the object, using the minimum variance method 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d leading types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Beijing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business types in the vill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ural tourism businesses are mostly the combination of many types, dominated by picking gardens and leisure farms, and the second dominant type is the combination of leisure farm and natural village household, with the clear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combined-business structure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Water elemen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rural tourism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 The newly-emerging operation modes should be concluded in the scope of new format.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旅游兴村战略的建设背景下,以特色旅游村为研究对象,以村民和游客作为评价主体,实地调研两者对村庄建设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整合两者对村庄建设的需求及意向,从三个方面提出特色旅游村建设的改善措施,并提出分期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发展,内河旅游开发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福州拥有丰富的内河资源,内河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将是新世纪旅游业重点的发展方向。以福州白马河为例,通过解读福州内河现状,运用战略分析法中的SWOT分析方法,基于白马河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战略定位、水生态法制、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水污染治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联动等角度,探索城市内河旅游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戴亮 《山西建筑》2007,33(9):344-345
对虞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其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利用的几条原则,并根据该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为虞山森林公园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乡愁呼唤着人们情感的回归,留住乡愁,就留住了人情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就是为了守住历史与时间的乡愁。本文在分析传统村落乡愁与意象的基础上,以徽州传统村落——绩溪县龙川村为案例研究,分析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利用隐喻抽取技术,演绎归纳龙川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及意象共识地图。最后从乡愁意象的发展角度,提出龙川在挖掘与合理保护意象元素、提升意象文化空间营造、优化意象转达与体验三个方面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也为其他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