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与自然遗产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在弘扬世界遗产价值、为遗产地保护筹集资金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存在遗产地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以及居民背离原有生活方式的司题。建议减轻世界遗产地旅游压力: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的直接管理;加快有关法律制定进程;做好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工作;加强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4.
又化遗产保护不仅要重视对名建筑的保护,还要重视对般建筑的保护,要将建筑、民居等有形遗产的保护与反映又化习俗、传统手工艺等无形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场地、场所和场景三个层次性要素是现代城市设计中一组相关概念。本文以青岛海军博物馆地区规划设计为例,郑重探讨了如何以城市设计为基本构思平台,在场地、场所和场景三个层面上,构建场地秩序,处理好规划中人工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特定环境的契合,塑造城市环境层面上的建筑形态和形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地区主义和新公共管理出发介绍世界遗产城市联盟(OWHC),并具体从世界遗产城市联盟的城市单元、友好结盟、区域同盟以及全球机构四个不同尺度,阐述其作为从地方到全球的新公共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使之能传至永久,同时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核心,分析了黟县历史文化遗产与城镇分布特征,剖析了黟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与城镇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富集保护地区的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网络化旅游开发利用、城镇建设协调发展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科学分析了荔波世界遗产地的环境与发展压力,总结了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据"保护为主、科学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按照"核心区保护为主、缓冲区治理与发展相结合、流域上游区防治结合"的保护理念,在遗产地采取保护性建设、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措施。同时指出,需建立或采取诸如世界遗产公约长效机制、国内外合作交流体系和流域综合治理机构等保护措施,以适应时代快速变迁、全球化进程加快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真正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用--以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景旅游承载力是AVC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风景旅游地的经济投入产出量、游客居民与社会文化容纳量、生态环境承受量三方面的承载接待容纳能力。它的内容可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分项标准。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如何提高风景旅游地的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审美实体之一,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的成功申遗证明了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原真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在研究西湖文化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景观是以物质表象传达文化精神、因文化精神彰显景观深度、依题词点景实现意境升华,并通过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来解读西湖的普世价值,为后申遗时代的西湖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皖南黟县宏村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宏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宏村整体风貌遭受建设性破坏,游览景点的保护和修缮缺乏整体性等负面影响。宏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规划力求保持古村落格局及空间形态,旅游开发以遗产保护为前提,增设景点,延长旅游线路,正确预测游客量,以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双赢”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深化认识传统明确保护真谛--在制定《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技术手册》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技术手册》的制定,是针对丽江古城传统民居解决保护方法、落实保护措施的一种尝试。结合《手册》制定过程中的调查研究与思考,剖析了当前传统保护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指出:必须全面认识传统,防止非理性行为;深化内涵认识,保护传统的真谛;细化地域差异,保护本土的特色。同时也介绍了《手册》制定的基本思想、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建筑企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的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概论,并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管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联动”和“互动”(即“三动管控”)的模式合理引导建材生产、检测和选用,从而保证建筑主材的可靠度。实践证明,“三动管控”策略可将质量管控行为延伸到政策和标准的层面,扩展到过程和动态中,覆盖到相关各方的质量行为上,进而从本源上保证主材的性能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自身升级是重点,旅游产品升级是根本,旅游品牌是旅游景区和城市无形资产浓缩,以厦门市北辰山省级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案例,浅谈建设美丽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措施,应注重发展模式,注重规划设计,注重优化建设,创新施工管理,根据国家工程建设及4A级景区规范标准,合理规划设计,结合景区实际,创新景区建设施工管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国家核心品牌,提升旅游品质,最大限度满足旅游需要,提升城市品牌,推进旅游战略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厦门,直至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