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行人重识别场景复杂引起的局部特征不对齐,以及在背景杂乱情况下难以提取出具有不变性行人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和相似度矩阵引导的多尺度融合网络。网络引入姿态估计算法构造对齐的行人特征,通过多分支结构将低层局部特征和高层全局特征进行融合提升网络的表征能力;此外特征相似度矩阵将全局特征分割出相似度引导的背景、前景分支,再利用区域级的三元损失函数,提取出对复杂背景鲁棒的行人特征。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和MSMT17四个主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当前主流算法的水平。在最具挑战的MSMT17数据集中,与目前精度领先的算法相比,首次命中精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实场景中行人图像被遮挡以及行人姿态或视角变化造成的未对齐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样化局部注意力网络(DLAN)的行人重识别(Re-ID)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后分别设计了全局网络和多分支局部注意力网络,一方面学习全局的人体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自适应地获取人体不同部位的显著性局部特征;然后,构造了一致性激活惩罚函数引导各局部分支学习不同身体区域的互补特征,从而获取行人的多样化特征表示;最后,将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集成到分类识别网络中,通过联合学习形成更全面的行人描述。在Market1501, DukeMTMC-reID和CUHK03行人重识别数据集上,DLAN模型的mAP值分别达到了88.4%, 79.5%和74.3%,Rank-1值分别达到了95.1%, 88.7%和76.3%,明显优于大多数现有方法,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行人在真实场景下易受到背景、遮挡、姿态等问题的影响,为获取行人图像中更具辨别能力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局部关联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在网络框架中嵌入注意力模块以关注图像中表达能力强的特征;然后,利用图像中相邻区域的关联得到局部关联特征,并结合全局特征。本文方法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Rank-1指标分别达到了95.3%和90.1%。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充分获取判别力强的特征信息,使模型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网络捕捉到更有效的内容来进行行人的判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型特征空间分割与局部分支注意力网络(SLANet)机制的多分支网络来关注局部图像的显著信息。首先,在网络中引入阶梯型分支注意力模块,该模块以阶梯型对特征图进行水平分块,并且使用了分支注意力给每个分支分配不同的权重。其次,在网络中引入多尺度自适应注意力模块,该模块对局部特征进行处理,自适应调整感受野尺寸来适应不同尺度图像,同时融合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筛选出图像重要特征。在网络的设计上,使用多粒度网络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结合。最后,该方法在3个被广泛使用的行人重识别数据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进行验证。其中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mAP和Rank-1分别达到了88.1%和95.6%。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网络模型能够提高行人重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刘艺  赵明富  宋涛  司良群  雷雨 《激光杂志》2023,(12):184-189
针对因行人重识别中行人图像的背景、姿势等差异和行人图像的属性相似导致的行人重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相关性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加强了局部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充分考虑了行人身体部位和其他部位之间的相关性。首先使用Resnet-50网络和人体关键点估计模型来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然后对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分支操作,对局部特征进行相关性学习,加强各个局部特征与其他局部特征之间的联系,提高相似属性行人图像之间的鉴别性;对全局特征通过池化操作提取更为精确的全局特征,最后将相关性学习后的局部特征和池化后的全局特征进行拼接作为预测行人身份的对比特征。此模型在Market-1501数据集及DukeMTMC-ReID数据集上的mAP指标分别达到了85.6%和76.1%,验证了所提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人体姿态估计的准确率,提出了将SKNet(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视觉注意力机制与高分辨率网络HRNet(High-Resolution Network)相结合的方法。在高分辨率网络的第一阶段,使用SKNet中的选择性卷积核替代瓶颈残差模块中的3×3卷积核,使神经元根据输入信息的不同尺度自适应调整感受野的大小。在MPI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较于HRNet-W32和HRNet-W48,引入注意力机制的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网络在不增加参数量和计算量的情况下,在通道数C=32和通道数C=48时的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7%和0.5%,同时在人的手腕、髋部、膝盖和脚踝处的准确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行人重识别也称跨境追踪,旨在弥补固定摄像头的视觉局限。针对行人图像容易出现遮挡、视觉与姿态的不同变化、光照变化等影响而出现难以区分行人的状况,最终导致行人重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点积得到计算效率更高的注意力评分函数进行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注意力机制的加持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增强行人图像特征等关键词的提取,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有效地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行人重识别的关键依赖于行人特征的提取,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以及表达能力。针对不同尺度下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和注意力网络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MSAN)。该方法通过对网络不同深度的特征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特征融合后对行人进行预测。不同深度的特征图具有不同的表达能力,使网络可以学习到行人身上更加细粒度的特征。同时将注意力模块嵌入到残差网络中,使得网络能更加关注于一些关键信息,增强网络特征学习能力。所提方法在Market1501, DukeMTMC-reID和MSMT17_V1数据集上首位准确率分别到了95.3%, 89.8%和82.2%。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网络不同深度的信息和关注的关键信息,使模型具有很强的判别能力,而且所提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优于大多数先进算法。  相似文献   

9.
崔鹏  马超 《光电子.激光》2021,32(6):645-65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行人重识别方法更多利用图像中 一阶信息,忽略了特征中二阶信息 ,不能挖掘特征图之间的相关性和细粒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混合注意力的行人重 识别算法(second-order mixed attention module,SMAN)。二阶混合注意力模块(second-order mixed attention module,SOMA)由二阶通道注意力(second-order channel attention,SOCA)和二阶空间注意力模 块(second-order information,SOSA)组成,该方法将全局协方差池函数嵌入到SOCA和SOSA模块中,学习特征中二阶信息 。SOCA模块学习特征图之间相关性,SOSA模块则重新为特征图分配权重,关注特征图空间域 的细粒度信息。SMAN算法在Market-1501和 DukeMTMC-ReID数据集上的首位准确率分别 为 94.3%和87.1%,mAP分别达到85.7%和74.5%,同时使用类激活图验证SOMA模块的影响 ,实验表 明SMAN算法充分利用特征图的通道域和空间域中二阶信息。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一些基于 注意力机制行人重识别方法,甚至接近某些优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行人重识别方法通过人工进行特征提取,成本较高且难以应用于复杂场景下的识别任务.深度学习应用于行人重识别问题上可以使得模型具有自主提取特征的能力,识别效果有明显提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更深层的网络可以提高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但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网络会出现梯度消失的问题.残差网络可以缓解梯度消失问题,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1.
针对视频行人重识别中的目标行人大范围遮挡的问题,将具有时间关联性、不受遮挡影响的行人轨迹预测与行人重识别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轨迹融合的遮挡视频行人重识别算法。首先,从时间与空间域出发,实现符合社会属性的精确行人轨迹坐标预测;其次,构建时空轨迹融合特征,将视频序列中的表观视觉特征与行人轨迹中的坐标数据有效结合,有效缓解查询集中遮挡问题对重识别性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构建适用于所提算法的轨迹融合数据集MARS_traj,并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对遮挡视频重识别性能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真实环境中由于复杂背景和物体遮挡、角度变换、行人姿态变化带来的行人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person re-ID) 问题,设计了基于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 机制和多尺度卷积(poly-scale convolution,PSConv) 的行人重识别模型。首先利用残差网络提取全局特征,在网络末端加入基于ECA机制及PSConv的特征融合模块,将全局特征和该模块提取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之后将新的全局特征进行分割得到局部特征,最后将新的全局特征和分割得到的局部特征融合得到最终特征,并计算损失函数。模型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 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在Market1501数据集中,Rank-1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4.3%和85.2%,在DukeMTMC-reID数据集中,上述两参数分别达到86.3%和75.4%。实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可应对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情况,增强行人特征的辨别力,有效提高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能否提取具有区别度的行人特征是行人重识别问题的关键所在.该文在ResNet-50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使用多种方法提取特征的多分支网络结构(MMNet).该网络将多种方法以一种巧妙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解决行人姿态变化、部分遮挡等引起的行人判别特征信息缺失问题.在第一个分支中提取行人的全局特征,在第二个分支中使用通道注意力模...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由行人姿态、环境等复杂因素导致的行人特征表达能力弱、识别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AlignedReID++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跨纬度交互注意力机制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部分,将跨纬度交互注意力Triplet At?tention模块嵌入到ResNet50网络中,捕获空间维度和通道维度之间跨纬度的交互...  相似文献   

15.
行人重识别(ReID)任务在提取身份相关特征时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导致判别依据减少并影响模型性能.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分辨率特征及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在ResNet基础上增加了高分辨率特征分支,通过在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图上应用池化层,生成了对应着8种不同区域的特征向量.然后根据特征向量的情况设计了一个通道注意模块,增强了其中有效部分的表达能力.最后利用批归一化处理来协调分类损失和度量损失.消融实验中,算法内各步骤的运用都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等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中,该算法相比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其他算法,平均准确率和Rank-1都有所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结合更丰富的特征,提高行人重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和可见光(RGB-IR)下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Re-id)对于现代视频监控,尤其是夜间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单模态行人重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除了光照条件、人体姿势、摄像机角度等常见问题外,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同时存在模态间的巨大差异和模态内的类内变化,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行人重识别是跨摄像头追踪的关键环节之一,主流方法多采用ImageNet进行预训练,忽视了数据集的域间差异,且以结构庞大的多分支模型居多,模型复杂度较高。本文设计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采用基于原始视频带噪声标签参与监督的方式进行预训练,减少域间差异以提升特征表达能力;以基于注意力的特征融合方式取代残差网络的跳接映射,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在网络中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在低复杂度的情况下强化关键特征,抑制低贡献特征;采用随机擦除对输入数据做数据增强以提高泛化能力,联合分类损失、三元组损失和中心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监督训练。在公开数据集Market-1501和Duke-MTMC上完成了消融实验,与主流方法对比实验表明本方法在不需要复杂多分支逻辑结构的前提下,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网络(High-Resolution Network, HRNet)因并行连接高分辨率卷积且在并行卷积中重复进行多尺度融合来维持高分辨率表示,弥补了重复上采样和下采样过程造成的信息损耗等问题而受到广泛研究。但该网络只选取最高分辨率特征表示作为输出,忽略了其他分辨率分支的特征,且对遮挡等原因产生的困难点的检测精度较低。为了提升网络对关节点定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HRNet的网络模型H-HRNet(High Precision-HRNet)。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对各通道提取到的信息进行融合,提高了网络对关键点的提取精度;为了解决困难点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在特征提取网络后添加调优模块并设计多级监督机制进行监督;为了减少坐标编解码过程中的误差损失,使用一种新的解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COCO和MPII两个数据集上的精度分别达到了76.1%和90.6%,比基线网络HRNet分别提高了1.7%和0.4%,验证了H-HRNet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环境下行人细节特征不明显、姿态多变等情况造成的行人重识别(person-reidentification,ReID)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的ReID网络。首先,在主干网络输入和输出端采用两种粒度的划分方式获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其次,引入空间变换网络(spatial transformation network,STN)对输入全局图像进行空间对齐,对局部图像进行特征增强。最后,采用局部特征融合的方式来挖掘特征之间的关联信息,提升模型对相似样本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平均查准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和首次查准率(Rank-1)分别为84.87%和94.45%,通过和目前主流的ReID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