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美等国正在筹建一个全球性的海底地质观测网,以便深入研究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构造。这一观察网将由分布于全球的60个海底观测点组成。各观测点都安装了由海底探测设备和配套的水上钢制浮标组成的装置。预定对世纪初开始收集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对这项耗资约1.67亿美元的工程寄予厚望,将它喻为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海底“哈勃”望远镜。因为目前陆地和海上的地质观测点虽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观测资料,但依然无法揭示地球内部全貌,而新建的全球海底观测网能够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地球内部观测图像。观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声波和电磁波在…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洋北部若干区域,利用声纳浮标技术对基本未石化的海底最上层沉积进行了平均声速测定。本文除介绍了孟加拉海底扇中部、安达曼海盆地中部、尼科巴海底扇和巽他海沟的最新测定结果外,还加上了以前的测定结果,同时还介绍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声波单程旅行时间的回归关系曲线,以及墨吉-北苏门答腊盆地和苏门答腊、爪哇、巽他三海沟之间四个弧前盆地的一些新数据和回归方程。最小速度梯度均发现于沉  相似文献   

3.
在海上油气田中,由许多不同功能种类的海洋平台(DPP钻采平台、CEP中央处理平台、WHP井口平台等)来共同完成油气开采、处理及运输工作。各平台之间,需铺设海底管道和海底电缆进行连接,而海底管道和海洋平台之间,则用导管架立管进行连接。本文以东海某油田中央处理平台导管架立管为例,介绍导管架立管与海底管线和海洋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防腐方法及预制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4.
姜阳 《石化技术》2022,(2):138-139
海底管道用于海上油田生产平台之间或生产平台到陆地终端处理厂的油气传输。海底管道服役环境恶劣,不稳定海流冲击、过往船舶锚挂拖拽等会导致海底管道悬空,悬空的海底管道存在损坏或折断造成油气泄漏的风险,本文对渤中28-2南区域海底管道悬空治理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我国对北极海上油气工程研究不足的现状,针对北极地区海上已投产或有明确开发规划的项目,归纳出七种主要的海工模式,包括:人工岛+海底管道、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穿梭油轮或海底管道、导管架平台+海底管道、海油陆采、FPSO+水下系统、浮式平台+海底管道以及水下生产系统+陆上终端,并对每种海工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北极海上关键工程技术装备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北极地区的海工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埕北35井组平台及海底管道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多方案技术经济对比,决定胜利浅海油田埕北35井组平台及海底管道油气集输系统采用无人值守平台和海底管运输油、油气混输上岸方式,即利用井口剩余压力(达2.0MPa)将油气经海底管道直接混输至桩古46加热站,经加热后再输送至海二接转站。该系统具有平台小型化、流程简单、设施少、井口平台与生产平台分开布置,管理方便、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该系统主要是由平台流程(包括油气收集流程、加药流程和海水流程组成)与海底管道(采用保温双层管结构)组成,主要设备有计量分离器、电加热器、海水泵、药剂泵、药剂罐及流量计。最后介绍了井口平台与生产平台的结构,并对配电及自控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王召堂 《石油工程建设》2012,38(6):21-23,107
冀东油田利用人工岛和导管架平台对浅海油田实现了海油陆采,针对南堡1号构造铺设了7条海底管道,为了预防海底管道泄漏、排除生产隐患,对海底管道的埋设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采用声纳探测技术进行了勘测,发现部分海底管道存在裸露、埋深不足、悬空等问题,对于问题管段采取了抛石护坡、碎石覆盖和后挖沟填埋等治理措施,保障了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海底管道对接过程数值建模分析,利用Abaqus非线性模拟软件实现海底管道对接模拟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平台Visual Studio构建基于Windows系统的海底管道对接模拟仿真平台,阐述管道模拟软件的参数输入前处理模块、模拟仿真求解模块、数据后处理模块和辅助功能模块的软件流程及关键程序设计原理。该软件平台将在海底管道对接模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平台如DPP钻采平台、CEP中央处理平台、WHP井口平台等,油气输送均是通过各平台间的海底管线或平台与陆上处理单元的海底管线相连接。海底管线在敷设完成后,要进行通球测试。平台与海底管线之间是立管连接,是通球时清管球过球路径的最前端。立管一般在陆地安装完成,施工要求高,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测径试验,陆地测径实施较为困难,本文着重介绍立管测径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某海上天然气管道确定其堵塞物主要为蜡和胶质,采取注入柴油方式精确定位堵塞位置,通过潜水作业在海底管道上安装开孔管卡,从拖轮上注入清蜡剂,实现海底管道的分段解堵。用泥浆泵从平台2向海底管道挤柴油,控制泥浆泵出口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2.6 MPa,达到此压力后从平台2给海底管道排气,如此反复。确定堵塞起始位置距平台2的距离约为8.9 km;确定该海底管道堵塞位置为距离平台2大约6.6~8.9 km处。解堵剂主要由四氯乙烯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海底管道共安装5个开孔管卡,注入清蜡剂11 m3,共清理出油泥35 m3后疏通了海底管道。如要重铺该海底管道粗略估计总体费用超过2亿元人民币,本项目花费人民币900万元即成功疏通管道。  相似文献   

11.
前德门 《石化技术》2022,(1):48-49,137
通常将海底电缆、海底光缆及海底光电复合缆(信息传输/电能传输)简称海缆,是海上油/气田和新能源海上风电生产中的命脉,就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而言,海缆铺设工程多为平台至平台间海缆,而平台间海缆铺设工程的难点及关键点在于如何在靠近末端平台处进行余量预留及海缆抽拉上平台,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两种海缆在靠近末端平台进行余量...  相似文献   

12.
受石油平台安全作业距离及平台结构物等影响,常规的物探方法较难实现对已建海上石油平台附近的海底管道进行探测。该文结合几个工程实例介绍了人工探摸、扫描声纳和ROV探测这三种调查方法,实现对平台附近已建管道的有效探测,并从调查原理、调查效果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平台附近已建海底管道调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安全就位和稳定施工,与井场区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就事关平台安全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技术作了研究,评价预测了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稳定作业有关的软弱下卧地层的穿插和持力、海底斜坡条件下工程地质层稳定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锚固力以及不同底质条件下海底底流的冲蚀。推荐了实践有效的半经验计算公式,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井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稳定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多波束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比较实用有效的修正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利用EM300型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北部湾海域涠洲11 2油田平台场址和管线路由工程物探调查中的应用为例阐述了如何探知精确的海底地形、海底的起伏状况,查清已建平台和管线等设施周围海底冲刷情况。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海上采油平台不断增多,海底油气混输管线交错复杂。通导海图系统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雷达监控系统巧妙地结合起来,可对特定海域的所有过往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对海底油气混输管线区域进行重点监控。通导海图系统在海上油田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地保护了海底油气混输管线,为平台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埕岛油田已投产的几十条海底管线中,经过现场实物解剖,发现CB11B—CB11A-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海底管线腐蚀结垢严重,所以决定在这条管线中首先进行化学药剂注入实验。CB11B平台位于CB11B—CB11A-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海底管线流程的入口端点,在CB11B注入化学药剂可以满足CB11B—CB11A-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海底管道防腐、阻垢的需要。由于CB11B平台所注入化学药剂量必须满足CB11B、CB11A井组的需要。且目前埕岛油田所有井组平台均按无人值守设计,并考虑到海洋环境的影响,为保证药剂注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海洋结构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中,海底泥沙冲刷成为影响海洋平台立管系统疲劳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给海洋平台立管系统在海底泥沙段的设计提供参考,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海洋平台立管系统在纯波浪作用和波流混合场作用下进行多组状况的试验研究。通过记录冲刷历时过程以及平衡冲刷深度,分析水深、波高、周期、恒定来流流速、立管-桩倾斜角度及泥沙中值粒径对海洋平台立管系统底部冲刷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渤海辽东湾A 构造区域受海底电缆的影响一直未能进行钻探评价,为了保证海底光缆的安全和钻井平台一次就位成功,将水下机器人技术首次应用于渤海来确定海底光缆的准确位置。介绍了水下机器人、TSS440 光缆探测系统、差分定位系统、水下定位系统等光缆探测设备及探测作业过程。现场应用表明,应用水下机器人技术可克服辽东湾水浅浑浊和水流影响的困难,成功绘制出海底光缆位置坐标和图,为该区块的钻井平台就位钻探评价井作业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东方1-1气田输气管道除水与干燥工艺设计及施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投产前对海底输气管道进行除水与干燥处理 ,可以抑制投产过程中产生水合物或防止海底输气管道腐蚀。文中对海底输气管道除水与干燥工艺所涉及的清管器设计、除水干燥方案设计、除水与干燥标准等技术问题做了总结分析 ,设计并实现了东方 1 1气田输气管道的除水、干燥及氮气惰化工艺。东方 1 1气田平台间生产管道和外输海底管道除水、干燥及氮气惰化工艺应分开实施。除水由干空气推动的清管“列车”完成 ;平台间生产管道干燥处理采用干空气干燥技术 ,而外输海底管道干燥处理采用甘醇干燥技术。除水与干燥效果表明 :聚氨酯材料制作的双向直板式清管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 ;干空气干燥和干燥剂干燥工艺是东方 1 1气田输气管道干燥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海底管道的管理现状,提出海底管道物联网技术架构。针对海底管道各监测数据分散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ZigBee的无线适配和数据聚合系统,可将平台上各管道监测数据聚合到一个系统中,以便分析和建立各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为实现专家诊断、大数据应用和保障海底管道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