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红色文化是在旅游行为的不同主体话语中建构出来的。政府凝视、专家凝视和游客凝视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红色文化旅游建构中起到相互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专家建议引导、公众参与体验的良好互动,但也存在比如知名度低、配套设施陈旧、文创产品无特色等问题。本文建议北京鲁迅博物馆应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博物馆的市场名气,创新博物馆管理机制,在旅游凝视视角下构建红色旅游文化,让博物馆的红色旅游文化活起来,从而提高自身影响力,实现博物馆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塑造认同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功能,旅游体验如何形成认同已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明确了情绪、情感在红色旅游认同塑造中的作用,但其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情绪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个体信念、环境事件与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且产生的情绪又会驱动个体行为。出于对红色历史的纪念和缅怀,旅游者在参观游览中能够产生怀旧情绪。鉴于此,研究以青年红色旅游者为对象,将怀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红色旅游体验—怀旧—认同”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红色旅游体验借由怀旧塑造认同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红色旅游体验正向影响个体怀旧,旅游体验对历史怀旧的作用比个人怀旧更显著;历史怀旧正向影响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个人怀旧对认同的作用不明显;历史怀旧在红色旅游体验和认同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先进的革命文化,她是立足于我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且吸收国内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文化产物,是新时期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大学生是国家着力培养的知识分子、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民族振兴的希望。[1]但是,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红色记忆和红色文化似乎很遥远,本系统平台基于CityEngine三维建模技术,通过ArcGIS Server、ArcGIS Online等云服务平台发布成要素服务和场景服务,利用ArcGIS for JavaScript API进行集成开发构建了一个红都瑞金红色文化的虚拟场景展示平台。本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快捷性,通过打造红色文化的虚拟场景展示平台,更好地向新一代的青年传播红色思想和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期我国实施的重要文化战略之一。大运河沿线具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基础,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以及红色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也是红色旅游价值的集中体现区域。文章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从大运河红色旅游价值认知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大运河江苏段红色旅游价值认知存在的问题:大运河遗产价值认知度不高、红色文化旅游利用形式单一、红色旅游价值影响较低,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完善的需要。从个体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体验直接与生命个体同一,具有主体性和情感性两个根本特征,并通过活动展现出来。以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切入点,以情感为主载体,以活动为主渠道,分别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美、感性美和内涵美,这是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三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和旅游活动结合的一种文旅融合旅游模式,近年来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国际化城市建设背景,立足河北省旅游业实际,调查了解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可挖掘资源潜力,探讨发展前景,研究文旅融合红色精品线路打造、国际化红色旅游社区建设和红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等。同时,对红色文化外传外译途径和红色旅游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助力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借助红色文化资源而衍生的红色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热点所在,将体育、旅游、景观融合发展,打造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将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可玩性以及健身性,实现“游中学、学中游、游中练”,寓教于游、寓游于教的境界。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则可以重点从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宣传、展览、产业链升级、智能与虚拟体验四个方面入手,并对数字技术赋能进程中的一些难点予以解决,打造红色体育旅游的全新业态,增加游客的体验感,进一步增强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旅游者对红色精神的消费和实践,旅游者主体地位和精神需求在红色产品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鲜有关注。研究借鉴精神旅游研究谱系思想和理论框架,首先界定红色旅游者是期望从红色主题相关旅游活动中获得精神增益的一类特殊精神旅游者,并以红色精神动机强弱划分为专业的、积极的、顺便的和意外的四类红色旅游者,由此构建起红色旅游产品谱系;再以四川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为例,分析了四川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问题;最后,结合红色旅游产品谱系,提出从加强长征精神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做好长征步道规划、设计长征沉浸式戏剧、对产品进行不同梯度差异化设计等路径发力,推动四川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产品提档升级和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共享到共生"的知识转型是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在多年国家精品课程教学与"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专题网站建设的实践中凝练的新型建构理念。文章以"视觉文化博客群"为例,通过解读学习者基于视觉文化博客群的知识转型过程,探究知识从共享到共生转型的四个阶段:内容共享、新知蕴育、知识创新、思想共生。最后形成一种既强调个体通过分享获取知识,又强调共同体内知识创新以及实现集体知识增长的新型知识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三线工业遗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独立自主探索的典型代表,亟需厘清从记忆传承到文化认同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视角明确了三线工业遗产具备时间、空间、功能三个维度且存在互济、内嵌的逻辑关系,通过建构的方式形成凝聚性结构空间;分析了文化记忆空间营造的过程中的文化记忆要素特性,从文本、意象、仪式三系统进行文化表征、符号象征化的实践路径探讨;总结出参与—唤醒—认同的递进式活化路径,最后提出记忆重现、场景营造、记忆共创的可行性设计策略,为提升三线精神在中华民族红色精神传承中的结构性力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符号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获取景观所针对人群的心理体验以及景观的集体性质。研究关注的是标志性具体地点,如公共雕塑、纪念碑等在人们认同形成中的参与。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它们通过物体的集合,构成"概念性叙述",在记忆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被理解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包括主动记忆以及有意和无意的遗忘,这些场所被置于语境中,并被赋予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回归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是对生命与体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从生命教育的哲学意蕴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异化,个体生命的压抑、个体生命主体的失落和生命价值的忽视几个问题,并从生命化的体育教学内容、生命化体育教学方法和生命化师生关系几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建构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取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创产品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提取典型元素,凝练艺术形象,寻找红色文化与大众需求的对接点,力求传承红色基因。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应遵循地域性、文化性、创意性、功能性原则,通过刻画精致的内容凸显文化魅力,设计时尚的外观形态激发消费欲望,研发系列产品延长生命周期,巧妙运用色彩增添年轻气息,拓宽应用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互动体验让用户感受愉悦,从而推动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概念是在21世纪初提出的,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发展规划的回应和新形势下特殊语境的产物。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选择、融化和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先进文化的综合体。红色文化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世界优秀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红色文化具有增强文化自信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红色主题展览是传承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的具象化实践,引领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价值认同与情感指向。情感是红色主题展览与观众的维系基础,对观众群体内部的主动感知、文化记忆和行为形塑起着重要的内驱作用。情感美学的情感本位、主客二分和系统认知理念修正了过往红色主题展览以“物”为中心的设计认知,建构起行动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情感交流路径。情感美学视野下的红色主题展览设计,通过史料向度、情感向度和情境向度的多重整构,建构起意象叙事、空间意蕴的双重语境,充分运用符号性、参与性和角色性等设计手段,来满足观众本能、行为和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分析,提出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体验式设计和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出发,强调以人的感知为本,以感官体验、空间的设计、意境的营造、体验的价值为方向,寻求红色文化景观的规划方法,努力做到景观从"景"中走入,从体验的"情"中走出。  相似文献   

18.
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是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任务之一。产业融合是助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文章探讨了红色文旅融合的形成机制,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政策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并探索性地采用AHP构建了红色文旅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南充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南充市红色文旅融合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还存在红色文旅融合广度和深度不足、融合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加快红色资源的市场化、产品化和品牌化;扩大红色文旅产业效益及辐射带动效应;加强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拓展产品融合形态,提升红旅消费水平;加强区域合作,构建红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李妍欣  施爱芹  厉群 《家具》2023,(4):90-93
为顺应红色文化发展趋势的要求,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应实现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红色文化集中性承载的红色文博展馆,必须紧跟红色文化的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自身打造和更新运营模式。文博展馆中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利用的现代化策略之一是顺应当下主流价值观与审美意趣,实行文创转化,需在尊重和保护红色文化性质的基础上,佐以适度可行的创意实践,实现传承与创新的高效结合,促成红色文化与其文创产品的共同繁荣。红色文创凝聚红色文化精神,通过转译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红色文化体验,形成其文创转化与产品开发中的实践目标,同时要注重探寻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呈现方式与文化体验模式,提升其文创转化与开发的策略。未来红色文博展馆的发展方向由传统的展陈列馆升级成为革命初心传承的物质、文化载体及教化场域,集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交流销售等多种功能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以保证红色文化更大限度地保护开发与资源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创设计是红色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以“意义体验”为视角,探究意义体验下的红色文创设计方法,力求通过文化意义体验创新,增加受众文化认同感,进而传播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