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茜  谢丹凤 《上海节能》2023,(11):1615-1619
在建筑行业中融入低碳减排观念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发展绿色高质量建筑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分析低碳减排和绿色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低碳减排与绿色建筑结合的合理性。从加大技术开发,对低碳材料和能源的推广使用,对原有建筑的改造,增强碳减排观念几个方面提出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并基于低碳建筑的发展状况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2.
谢娟 《能源与节能》2024,(2):110-1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概述了碳排放概念以及中国碳排放现状,并以沁水煤田地下开采的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煤矿井碳排放环节的调查以及各环节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提出了“双碳”背景下地下采煤矿井的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的提出,提高能效水平、减少碳排放是热电锅炉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首先从锅炉能效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研究表明,现有评价方法与指标主要是针对锅炉热效率及技术经济指标的监测与评价,缺乏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难以系统化评价锅炉运行水平。其次,梳理了我国目前常用的碳核算方法,分析了影响热电锅炉碳排放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应耦合能效与碳排放,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构建热电锅炉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对热电增效、节能、降碳系统优化、综合性能提升改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CO2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激增,世界已进入全球气候变化时代,全球升温已经导致气候风险越来越高,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建筑业作为社会主要耗能行业之一,同样是CO2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现有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各国评价指标都是以节能为依据的,但对于建筑物的碳排放指标却没有明确的体现。因此,本文提出将碳排放核算引入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评价。通过突出绿色建筑的碳减排,量化从CO2减排的价值,改变以往效益分析的单一片面性,还原绿色建筑的真正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2023,(5):4-4
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据新华社电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坚持共同发展。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释放传统合作潜力,打造减贫、绿色低碳等新增长点,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习近平强调,扩大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6.
赵金宇  谢丹凤 《上海节能》2023,(9):1275-1278
节能减排是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提倡“双碳”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国民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实际行动来进行企业的节能与减排。基于整个施工过程,分析着重节能减排的施工阶段,从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施工工人等多方面提出实际的节能减排方法措施。结果表明,针对排放CO2和消耗能源较多的建材生产阶段以及建筑运行阶段,发展新型材料、节约建材的利用、着重培养从业人员节能减排的意识等方法是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何李丽  张恒 《上海节能》2023,(9):1285-1294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是CO2排放大国,“双碳”目标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承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有效进行碳减排,而我国大部分CO2的产生来自能源领域。对我国的CO2排放情况和能源消耗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能源结构、生产、消费等方面提出了加大能源型方面人才的培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出台碳税政策的具体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绿色生态建筑”——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生态建筑是未来住宅发展的主旋律及绿色生态环境对建筑小区的基本要求,论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产生的、必然性,针对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政策支持、发展新技术材料、优化建筑节能等加快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侃宏  马伊利 《节能》2021,40(8):75-77
对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各国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虽然都是建立在节能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明确的建筑碳排放指标.基于此背景,提出将建筑碳排放评价指标应用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使建筑满足绿色建筑等级的同时又能做到节能减碳.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多个绿色能源发展指标领先全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已初具规模。在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的背景下,进一步阐明云南省如何依托自身可再生能源及林业碳汇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进而推动全省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重视度的提高,以及我国“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确立,零碳工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零碳工厂不仅响应了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也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如何建设零碳工厂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模式。通过对零碳工厂的背景、市场需求及国内外建设情况的分析,并根据零碳工厂的基本要求,构建零碳工厂实现路径,提出零碳工厂实施流程,同时分析零碳工厂涉及产品及其特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规划,供工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现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面临的问题。在价格形成机制和扩大市场需求方面,对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与其他政策协调衔接方面,为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闻君  吕模 《上海节能》2023,(7):909-920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疆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正致力于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从高排放向低碳化转变,研究能源、经济、环境三者关系对合理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GDP、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别作为经济、能源、环境子系统指标,采用新疆2000-2020年数据构建新疆能源经济环境系统VAR模型,运用Grange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3E系统进行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经济系统与能源系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系统与环境系统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新疆经济增长会促进能源消费、能源生产、碳排放量增加,能源消费量增加会抑制经济增长;新疆经济增长、能源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新疆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制定合理碳减排政策,协调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我国绿色建筑几乎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向前发展,加之《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届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绿色建筑将承担起全国减少碳排放的主力军。据统计,如果维持每年新增绿色建筑项目300个(按已评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平均规模  相似文献   

15.
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2012,(4):26-32,34-37
正举国上下,节能减排行动风雨雷动,如火如荼。在我国,建筑用能仅次于工业用能,占用能总量的20%。工业节能降耗已经渐入深水区;如今,建筑领域节能绿风正在增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的时机已经成熟,更有媒体断言,一场建筑史上最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中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对于改善居民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特点、设计原则,其次从可再生能源、给排水、相变材料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能源循环利用相关技术,通过多种循环技术的比较,提出设计者可结合建筑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循环技术,推动绿色建筑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上海节能》2023,(7):899-908
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纷纷提出任务计划,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重点用能领域的节能减排既面临重压,又需要更高质量的转型发展,这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上海机场在国内民航业有着一定的龙头地位,在绿色新赛道中一直强调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试点。以上海机场分布式光伏为例,通过对场内规划建设条件、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分析,探索提出用基金运作模式推行对绿色项目1的投资建设,它不仅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延伸,也是未来绿色项目大资金量投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有三个要素:全寿命周期,四节(节能、节地、节水及节材)二环保(室内与室外环境保护)和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健康性。其一,全寿命周期包括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营运和最后的拆除,建筑产业化是在施工建造环节实现绿色发展;之前,在设计和使用方面下的力气比较多,但在建造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少一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供热需求迫切,传统供热方式不适合浙江省能源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浙江省供热需求、梳理当前能源发展情况,发现浙江省核能供热优势突出。基于浙江省核能产业发展基础和核能供热应用实践,可以得出在浙江省开展核能供热具有可行性。建议加强核能科普宣传,分步推进核能供热示范建设,促进浙江省核能供热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李刚 《中国能源》2022,(7):44-49
碳定价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比分析欧盟与我国碳定价机制的发展特点发现,我国碳定价机制还存在碳排放测量系统不健全、碳定价机制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板明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快碳核算系统构建、丰富我国碳定价机制内容、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