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可  李丹  孙光帆  谭雅  贺帅 《水电能源科学》2023,(1):207-211+166
针对电力负荷时序变化非线性和多周期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解-预测-重构框架的CVMD-GRU-DenseNet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分解阶段依据子序列间的相关熵确定VMD最佳分解数,提高负荷序列分解质量;预测阶段针对各子序列特点筛选输入特征,规律性强的低频分量采用GRU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强随机性的高频分量采用DenseNet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后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重构为负荷预测曲线。湖北某市四季的实际负荷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电力负荷数据随机性强,影响因素复杂,传统单一预测模型精度低的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以及注意力机制(Attention)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上的不同优点,提出一种基于CNN-BiGRU-Attention的混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CNN对历史负荷和气象数据进行初步特征提取,然后利用BiGRU进一步挖掘特征数据间时序关联,再引入注意力机制,对BiGRU输出状态给与不同权重,强化关键特征,最后完成负荷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判定系数(R-square,R2)分别为0.167%、0.057%、0.993,三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验证了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加权一阶局域法单步预报计算量大且存在累积误差的不足,在相空间重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权一阶局域法多步预报模型。通过对统一混沌系统的预测仿真,证明该模型对混沌时间序列多步预报的有效性。采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四川省电力系统日负荷进行了短期预测,实际结果说明加权一阶局域法的预测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下,中国电力系统将呈现“双高”特点,供需平衡面临新的挑战,亟需更加精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将负荷数据图像化,并应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首先,研究图像化的负荷数据表达方法,包括时序负荷曲线转换为RGB(红绿蓝三原色)格式图片及其逆过程。其次,将图像化的时序负荷数据作为LSTM的输入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图片进行时序曲线转化得到最终的短期负荷预测结果。此方法在丰富了负荷数据表达方式的同时,还凸显了LSTM方法在图像分析和处理上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基于变学习率BP模型的城市燃气短期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入元为城市燃气短期负荷的五个影响因素:日期类型、天气类型、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网络结构为5-6-1。输出元为燃气短期负荷。用VC++编程,变学习率为0.3和0.7,经过19086次迭代,模型收敛,全局误差为0.00049999。数据对比分析发现相对误差在5%之内,说明该模型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有助于电力公司高效地管理能源和更加经济可靠地运行。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可获得的电力系统数据迅速增多,为数据驱动的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了数据基础,但这些数据通常结构性较差且特征不明确。由此,提出了基于相似日和SAE-DBiLSTM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获得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栈式自编码网络无监督提取由相似日、基准日负荷数据和天气信息构成的数据隐含用电特征;再将所得的隐含用电特征输入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Deep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DBi LSTM)进行训练学习;最后用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数据集,将所提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测试(包括DBiLSTM、SAE-ELM、SAE-DGRU、SAE-DLSTM和SAE-DBiLSTM)。试验结果表明,SAE-DBiLSTM组合模型在不同地区均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简单可靠且能更好地预测短期区域电力负荷。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造了一种线性与非线性结合的神经网络,提出了短期负荷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使用最近的观测资料对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调整神经元间的权值。然后对未来负荷进行预测。通过对华中电网的观测资料进行仿真,在正常情况下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用电用户数据量大、多维度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常见的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因素,建立多维数据库,并进行偏相关分析,排除其他变量干扰;其次,将LSTM、GRU两种神经网络作为前端神经网络对多维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采用随机概率剔除与Adam训练优化函数改进的BP神经网络作为末端神经网络,建立负荷预测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对本文方法与传统BP神经网络、LSTM神经网络、GRU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某地区电网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随着电力系统的市场化和能源互联网的研究与发展,高质量的负荷预测显得愈发重要。分析了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对数据进行收集及挖掘,采用了基于支持向量机负荷预测算法对区域负荷进行短期预测,并进一步开展了针对城区的精细化负荷预测研究。结合某地区案例,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预测结果优越,相对误差率较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PSO聚类分析与BP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PSO聚类分析和BP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通过PSO聚类分析将负荷历史数据分成若干类对输入数据预处理,建立了相应BP网络模型,采用附加动量和变学习速率法预测每小时负荷.以华东某地区实际负荷预测为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性强、预测精度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受外部因素影响敏感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BC优化密度峰值聚类和多核极限学习机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构建融合特征提取、人工蜂群算法(ABC)、密度峰值聚类(DPC)和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针对ABC收敛效率不高的缺陷,设计新型蜜源搜索和蜜蜂进化方式,以提升改进ABC全局寻优能力;针对DPC截断距离与聚类中心人为设定的不足,定义邦费罗尼指数函数和聚类中心截断指标,并将改进的ABC应用于DPC参数优化过程,以实现DPC最佳聚类分析;针对KELM回归能力不强、参数选取难以确定的问题,设计多核加权KELM,并采用改进的ABC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极限学习机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更具有效性,平均误差低了约8.8%~39.8%。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粗糙集理论处理大数据量、消除冗余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找到了与负荷直接相关的因素。以利用遗传程序设计进行演化建模对贵州电网日96点负荷实例进行了预测,与BP神经网络法相比,本模型预测精度高,在短期负荷预测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电网负荷与诸多因素有关,设计了一种带有温度、气象、日期类型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负荷预测模型。为了提高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果蝇优化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IFOA-GRNN)的方法,即在利用果蝇优化算法(FOA)进入迭代寻优时,通过改进搜索距离优化该算法的性能和稳定性。利用改进的FOA优化GRNN的光滑参数,然后利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甘肃省某地区进行了短期负荷预测,并与FOA-GRNN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结果进行了误差比较。结果表明, IFOA-GRNN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挖掘电力负荷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提高超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聚类分析(MAC)、小波分解(WD)、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多路卷积神经网络(MCNN)的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MAC-WD-CNN-MCNN.通过MAC方法筛选训练集样本,并采用WD算法对负荷进行频段分解,提取负荷细节特征,然后提出了MCNN...  相似文献   

15.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GM(1,1)模型群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灰色GM(1,1)模型用于电力短期负荷预测不能有效反映负荷周期性变化及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GM(1,1)模型群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时段(时、天)单独建模,利用一群GM(1,1)模型进行预测,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很好地反映了负荷的周期性变化。该方法克服了使用GM(1,1)模型不能很好体现实际负荷过程的局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拓宽了GM(1,1)模型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输入序列长度选择问题与特征提取能力弱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同时接受长序列和短序列输入的双通道L-S-Seq2Seq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处理长序列输入的L-Seq2Seq通道和处理短序列输入的S-Seq2Seq通道组成,2个通道的编码器均使用C-CNN-LSTM融合电力负荷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并生成相关的隐藏向量。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使解码器在预测不同时间负荷时关注不同时刻的隐藏向量,其中L-Seq2Seq解码器采用基于周期和时变的CC-B注意力机制,S-Seq2Seq解码器采用基于时变的C-B注意力机制,最后通过融合2种解码器的结果输出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值。对该模型进行了公开数据集上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对比模型相比,文章提出的模型在MAE、RMSE、MAPE指标上分别至少降低了14.58%、7.28%、16.64%,而且R2达到了0.994 5。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综合考虑温度、日期类型和天气等因素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影响,建立了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对预测日负荷进行了预测,并采用在线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对预测误差进行在线智能修正。实际算例表明RBF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非平稳性、时序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MD-LN-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经数据预处理之后的原始电力负荷数据分解为有限个内涵模态分量(IMF)和一个残差分量,以降低负荷序列的非平稳性和复杂度。将分解后的各分量分别输入到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中进行预测,同时利用层标准化(LN)对LSTM进行规范化处理,优化网络模型。对各分量预测值进行重组,求出最终的负荷预测结果。以多伦多真实数据为算例,分别使用EMD-LN-LSTM模型和其他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EMD-LN-LSTM模型24 h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相较于RNN模型、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3.600%、1.864%,而拟合优度均高于RNN模型、LSTM模型,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负荷曲线,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水电能源科学》2021,39(10):208-212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集合变分模态分解(VMD)、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及多元线性回归(MLR)的VMD-LSTM-MLR预测方法。先使用VMD将电力负荷数据分解为特征、频率均不同的本征模态函数,然后用LSTM对高频部分进行预测,用MLR对低频部分进行预测,最后将LSTM与MLR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获得完整的预测结果。使用VMD-LSTM-MLR预测方法对江苏省某市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测,验证了VMD-LSTM-MLR在预测电力负荷数据上有较高的精度,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_(APE)、均方根误差R_(MSE)均低于目前比较典型的改进算法,以及所列举的4种组合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缺少对未知变量的分析,导致预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电网短期用电负荷预测研究。将电力系统负荷时间序列进行分解,获取负荷时间序列的高低频分量,并对电网短期用电负荷特性展开分析。借助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研究人群搜索算法原理,充分考虑电网短期用电负荷受到温度因素影响,选取输入变量,并以此构建人群搜索算法预测模型。通过设计预测流程以及对未知变量分析,实现对电网短期用电负荷预测。通过实验结果可知,采用该预测方法具有良好预测效果,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