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浈 《建筑师》2014,(5):88-94
本文结合近年考古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尺度的确定和使用作为主要探讨对象,阐述了我国的早期营造尺度的确定方法,历代标准尺的确定及其绝对尺度地变迁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古代营造尺的使用,营造尺和标准尺的关系,地域尺度即"乡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地域尺度的分布范围、使用方式及研究意义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国传统营造实践中“营造尺”的区域性特征,指出南、北方的地域营造尺——“乡尺”基准长的分异,讨论鲁石工尺、吴尺、浙尺、闽尺、淮尺、赣尺、粤尺等主要乡尺的区域分布和尺长范围,分析“乡尺”多元性存在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3.
王斌 《建筑师》2012,(6):85-95
对历代官方尺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对民间传统大木工匠所使用的尺长研究则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以田野调查所得目前正在使用的民间营造尺为基础,通过对现有官方尺研究成果的再梳理,试图从官方尺的发展脉络中寻求营造尺自身的运行轨迹,并对现存营造尺的分布与成因做一次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尺法是传统营造研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基准尺长是研究营造尺法的先决条件。本文指出了营造尺基准尺长获取的三种方式,即实物测量、口诀换算和文献推算, 解析了乡土营造中“一地多尺”现象的原因和处置方案; 进一步阐述了传统营造尺法的两个基本的方向,即“整数制”和“压白制”,并细划了其具体类型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整数尺”手法的研究背景,通过对上海嘉定孔庙大成殿的勘察及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数据分析,探讨其在屋面坡度设计中的“减尺定侧”作法,即从脊桁至檐桁,相邻桁条之间垂直向间距使用逐渐减小的整数尺的方式;进而结合该地区内多个大木单体样本分析此种定侧方式的营造逻辑和使用范围,以此将“整数尺”手法的研究领域由建筑开间、进深和柱高扩展至屋面坡度层面。  相似文献   

6.
吕颖琦  李浈 《建筑学报》2022,(S1):198-205
对福建地区乡土建筑区划问题研究进行探讨,通过福建闽中地区与省内其他地区乡土建筑营造术语、篙尺技艺、建筑形制3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就已有的多种分区方法进行对比,对福建乡土建筑的区划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根据本文术语、篙尺与形制的研究基础,提出沿海闽风与内陆两大体系共存的福建乡土建筑区划的整体性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寿焘  薛丹 《建筑与文化》2016,(7):112-114
“建构”理论通常着重探讨结构与建造的逻辑关联和美学呈现,却忽略了建筑以何种方式接触大地,大地又是以何种姿态进入建筑。而在乡土建筑中,由自然开始,在不同类型的基台塑造下,大地得以进入建筑内部空间中,完成了建构视野下的地形转向,形成乡土建构体系中在地性建构文化的诠释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浈  张嫩江 《建筑学报》2022,(S2):129-137
赣南地区东生围建筑内保存一根“量天尺”,其上出现一段与营造程式相关的文字,与以往所见南方的篙尺记录内容不太相同。论文结合族谱资料,确定了该“量天尺”的制作时间和对应建筑,并基于赣南乡土建筑的结构形制,对”量天尺”上的六个营造匠语即“起符、起脚、上梁、扇架、行墙、梁归栋位”进行语义及实际营造行为的辨析,进而整体性地梳理赣南地区的营造程式,并探讨匠语稗义及其内涵。为在更大地域范围中探讨赣南乡土建筑营造的源流问题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乡土重建”经历了漫长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介入”作为一条关键线索与主流的技术理性之间博弈与平衡,构成了中国乡建的理论范式与思维转向。文章首先对中国乡建的现代性进行了归纳,并对中国乡建的多元背景进行了梳理,其中发现“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新的思考维度,拓展了“乡土重建”的概念与范畴;接着对基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介入乡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地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艺术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建的有机性与可能性进行了展望。这既非规制的一种先锋观念或精英派系的话语阵地,亦非建构特定的意识形态或独立的艺术活动,艺术人类学为中国乡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曾这样描述建筑与地域的关系:"一栋建筑承载着其所在地区的理念、所在地区的本源与记忆。建筑并非是移动的家,也并非是一座塑像,建筑并非只是单纯地矗立于大地之上,而是应该成长在与它风格相符、拥有它历史的土地之上,所以一座建筑不仅仅表述着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还表述着其所在地区的历史。"弗兰克·劳埃德·莱特也曾说:"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向着太阳"是莱特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 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 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 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 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 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 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 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宜兰县是台湾在快速发展时期农业县成功转型的案例,其城镇化可视为田园城市理论在台湾的实践与拓展。通过高质量的组团簇群构建与城镇组团培育,宜兰创造出了健康、活力、各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其发展模式与实践经验值得大陆中小城市在未来建设中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刘汉州  左满常 《工业建筑》2001,31(11):48-49,56
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入手 ,论述了住宅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应关注的两大问题 ,即在时空上应包涵的延续性与全面性。  相似文献   

14.
步行化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理念中一个逐渐受到关注的概念与话题,呈现出来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类型却是多元化的.文章将尝试厘清步行化相关概念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为城市步行化及相关步行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概念参考依据.该文将主要采用时空双维度的比较分析方式,在时间维度上,纵向梳理步行化概念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横向上选取德美两国城市中心步行区作为研究案例,比较步行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以及背后的机制动因.研究发现,步行化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概念特征转型,两次转向均发生在步行化的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由专属化—公共化、室内化—室外化两组二元关系构成;而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两类特征的转型,属性特征更为基础与重要.所以,步行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发展理念,在如今的机动主导时代,有着新的涵义和作用;同时,步行化是一个综合的理念渗透进入城市的经济、交通与社会发展,而非单纯的一种空间组织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地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保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进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过程中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推动群加藏族乡文化-自然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生物文化多样性(Biocultural Diversity,BCD)评价分析青海省西宁市群加藏族乡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空间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乡村作为当下并置于城市的聚落形态,反映了一种朴素的人居环境营造观。文章通过对多个乡村聚落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乡村空间营造中"合异与散同""错时与微差"以及"集体经营"的内在特征,并由此引申,对隐匿于乡村聚落的本土性进行了粗浅的解读。希望借助以上的分析和解读,为乡村聚落在空间上的本源价值和在文化上的乡土意义寻找一种未来指向,也为身处建筑学与城市学的我们提供一种城市之外、理论之外、正统之外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工业区从城区外迁,昔日的工业用地因污染严重而被逐渐废弃,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所谓的"棕地"严重阻碍了当地社区、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此时,如何经济高效地治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业污染场址,准确把握棕地问题的发生机制,有针对性的制订一套先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于棕地重建,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赢,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本文以淄博市典型工业棕地分布区——四宝山片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棕地的再利用不应只是单纯从产业转型或环境保护方面切入,而应着重通过研究城市时空演变趋势的分析,找准规划区所需承担的区域功能,从城市空间修补与城市机能完善的观点进行思考,提出分区、分级、分类对生态、土壤、产业三重修复的理念和"四位一体"的复兴策略,旨在实现区域整体的复兴和创造新的都市空间,为工矿城市棕地再开发开拓思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控规引导市场化的土地出让存在空间矛盾和时间矛盾.空间矛盾表现为土地出让的随机分布与控规编制单元整体性矛盾,以及空间对象的多元性与控规编制模式化的矛盾.时间矛盾是控规编制与土地出让决策过程存在的时间差.对缓解这些矛盾的若干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了厦门在控规与土地出让有机衔接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是空间层面的整合:根据空间发展成熟度,制定差别化的控制模式;大纲控规+土地招拍挂规划咨询分层编制模式;大纲控规和土地招拍挂规划咨询作为相关规划整合的平台.其次规划咨询解决了控规编制与土地出让时间差的矛盾.实现时间层面的整合.提出建立经营性土地出让年度计划的预规划咨询制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子越 《重庆建筑》2016,(10):57-63
《建筑体验》是拉斯姆森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书中指出,现代建筑师学习了现代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却设计建造了大量毫无特色的房屋,丧失了传统工匠所掌握的对建筑场所、材料、自然感受等与人生体验相关的基本常识。这部著作试图通过对建筑体验的重新阐释,将那些建造和居住中的传统常识重新找回来。对此,本文提出以建筑体验四个维度为中心的分析框架,以便更系统地把握拉斯姆森的建筑体验理论。这里承接上文,进一步从感官意识与时空秩序两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