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 (HY- 1)于北京时间 2 0 0 2年 5月15日 9时 5 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按预定计划实施完成了 7次变轨 ,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到达 798km的预定轨道。自 2 0 0 2年 5月 2 9日开始正式下传海洋水色扫描仪与 CCD成像仪所探测的数据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了第一轨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此后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每天实时接收处理卫星下传的遥感数据。卫星发射 10 0多天以来 ,HY- 1卫星与地面系统运行正常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负责牵头与卫星研制等单位一起 ,经全体参试…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 8颗新星将缀太空据《中国航天报》报道 :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一周年座谈会上获悉 ,“十五”期间 ,中国航天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目前 ,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立项 ,一批重大项目即将上马。在国家已经批准的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 ,有 8颗卫星准备投资研制。这 8颗新星是 :2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1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B星 ;2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和由 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组成的星座。“九五”期间研制成功并将于明年发射升空的卫星有 :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星 ;海洋水色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FY—1),它是试验试用型卫星。此卫星是由航空航天工业部设计和制造的,由国家气象局负责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和产品的分发。发展FY—1的目的在于发展气象卫星的各项技术,以获取全球的气象资料。FY—1系列卫星的第一颗星FY—1A于1988年9月7日发射,获取了高质量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图象,它的第二颗星FY—1B已于1990年9月2日发射成功,现正在轨遭上运行。下面,对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主要产品及其分发服务的情况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设想中的减灾系统由两部分组成:①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②自然灾害信息地面应用系统。空间监测系统包括: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里(FY-1)、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2)、资源一号(ZY-1)资源探测卫里和“减灾卫星”。前三颗卫里已发射或将要发射,“减灾卫星”正在设想之中,其将通过合成孔径雷达、10  相似文献   

5.
一、风云一号卫星和AVHRR资料 1988年9月6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它是一颗三轴稳定对地指向的太阳同步极轨卫星,轨道高度900公里,轨道周期102分钟,每天绕地球14周。星上主要探测仪是一台五通道的甚高分辩扫描辐射仪(AVHRR),可获取地面,海面及云顶反射和辐射的可见光和红外能量,通道性能见表1。  相似文献   

6.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除“嫦娥一号”外,他在我国航空事业上还拥有更多的“一号”: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总体部负责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实践一号”卫星总设计师;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总设计师;中国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中巴合作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总设计师……这许许多多的“一号”,使孙家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之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的红外探测通道,于9月24日18时47分顺利开通,随即从900公里外高空的卫星上,向地面发回高质量的夜间红外云图。这是继前一段从可见光探测通道发回高质量的白天云图之后,可全天侯采集云图,使气象变化率的准确程度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自1960年4月1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经过20多年的试验和业务运行,已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1983年我国引进气象卫星接收和处理系统,不仅能提供图像资料.而且能提供计算机兼容磁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作各种处理。气象卫星的应用范围已由气象领域拓宽到海洋、水文、航空运输、空间科学、环境保护、工矿企业、港口建设和军事系统等。农业领域应用的卫星遥感资料,过去主要由陆地卫星供给。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三代极轨道气象卫星系列。目前正在运行的NOAA—8号和9号。载有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其  相似文献   

9.
1977年欧洲空间局(ESA)发射了第一颗欧洲气象卫星——Metosat-1,此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正式成立,以保证欧洲业务气象卫星的连续发展。目前,EUMETSAT已经成为全权负责欧洲业务气象卫星发展计划的机构,并由欧空局代表该组织实施。EUMETSAT近期准备与欧空局一道,计划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研制,以便用于全新的极轨卫星系统。除此之外,欧空局也着手进行地球观测卫星的研制,以此形成未来的业务卫星系统。这一系统的实施,包括第二代气象卫星计划(MSG)、气象卫星过渡计划(MTP)和欧洲气象卫星极地系统计划(EPS。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林明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为“长征型号”火箭提供的测量其发射过程的弹道轨迹数据仪器——低值过载测量仪,在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时,被装上火箭所应用。仪器工作状态正常,性能良好。由它测得的运载火箭定量数据在国内属首次,完整地收回所有测量数据,为以后火箭将卫星准确推入预定轨道提供经验而保证一箭成功。  相似文献   

11.
1.概要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已经问世,图像处理被广泛地用在遥感、医疗、工业等方面。 在遥感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发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1”(陆地卫星-1)之后,使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动人景色和卫星图像数据的利用研究引起了重视。 后来,到发射“LANDSAT-5”时,开始用新的遥感器“TM”进行观测,收到了更精确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接收气象卫星“NOAA”(诺阿)的图像数据。在收到LANDSAT图像数据同时,对其它的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开始,TIROS-N/NOAA系列的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向地面发送定量的多波段数字信息,使气象卫星数据处理和应用研究跃入了新阶段。利用NOAA卫星动态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得出的图像和各种物理量被广泛用于气象预报、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渔场分析、作物估产以及洪水、林火等灾害性要素的实时监测。NOAA卫星短周期、大范围的定量信息,与陆地卫星等资料的复合利用,推动了遥感动态应用研究的实用化。“七五”期间,为保障海洋经济的开发,正在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筹备建立为海洋服务的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同时,NOAA卫星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测和业务预报的遥感应用研究也已进入攻关阶段。本文阐述的内容是NOAA卫星海洋环境遥感业务软件系统研究的前导部分。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与法国合作的新型海洋观测卫星“Topex-Poseidon”将于8月10日用“阿里安”运载火箭(第52次飞行)发射上天。“Topex”是“海洋地形学实验”的英文缩写,“Poseidon”是“海洋动力学监测、观察与综合研究”的法文缩写。总之这是一颗研究海洋地形学和动力学的卫星,简称为“T-P海洋观测卫星”。该卫星由NASA和CNES(法国国家空问中心)联合研制。T-P海洋观测卫星重2402千克,携带4台美国仪器和2台法国仪器,用于测量海平面的高度、全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1 0月 2 1日 1 1时 1 6分 ,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 2星于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在成功地完成姿态轨道调整后 ,于第二天 (2 2 )上午 1 0∶ 30第一次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 ,资源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地面接收站即时成功地接收到数据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随即于当日下午 2时许生产出清晰的图像数据产品。封面为第一幅资源一号卫星 0 2星影像图 ,本图像是 2 0 0 3年 1 0月 2 2日 1 0点 4 0分接收的由卫星传回地面站的图像数据。杭州地区影像图是利用 0 2星的 4、3、2波段以红、绿、蓝合成的假彩色图…  相似文献   

15.
《遥感信息》2004,(3):35-35
8月 2 9日 15时 5 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 ,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发射约 9分钟后 ,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 ,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 ,今天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 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与以往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按计划该卫星将在…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正在建设我国的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处理极轨道气象卫星资料,也准备接收处理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将发送的展宽信息。该系统由资料处理中心(北京)和三个地面站(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组成,整个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航天最后一次发射于2000年12月21日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人以全年5战5捷的优异成绩向20世纪道别。2000年12月21日零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这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  相似文献   

18.
《遥感信息》2004,(2):57-57
截止到5月1 8日,于4月1 8日晚1 1点5 9分成功发射的纳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个月,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试验任务。至此,根据“纳星一号”成功判据,该卫星的发射和运行圆满成功。“纳星一号”是我国微小卫星研制进程中一个里程碑,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2 5kg以下的纳型卫星,纳卫星质量轻、其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度高,高新技术密集、创新性强。是当前国际上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体现了航天器微小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成功发射了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的成功发射及正常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成功进入这一领…  相似文献   

19.
《遥感信息》2003,(2):50-50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运载着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升空。25日零时34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6月3日5时零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此次“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按计划运行了220个小时。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中心遥控模式,组织所属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了持续跟踪与精确控制,使卫星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展开和星上发动机多次点火、调姿变轨等数十个动作,准确进入了地球准同步轨道。之后,又经过位置保持等多项复杂测量控制,最终成功定点于地球赤道上空。“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定点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将对卫星平台及卫星有效载荷进行在轨测试,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后,将正式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的云异常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0年代以来王斌、寿仲浩等人使用云成功地预报了多次地震,并提出了地震云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应力使地壳运动、摩擦、甚至破裂,产生大量热量,使地下水变为蒸汽,然后从裂隙中喷射出来冷凝为云。该理论和杜乐天先生的“地球排气”理论不谋而合。杜乐天先生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大量高压气体如CO2、H2、CH4等,溢出地表后使地面增温。这种增温已经被卫星观测所证实。国家地震局的强祖基研究员通过观测这种温度异常成功地实现了多次地震预报。我们认为当溢出的是水蒸汽时,水汽冷凝成为云,就是地震云,可以据此来预报地震。2004年8月9日6点(北京时间),一个线性云团出现在甘肃上空(图1),我国的FY-2C静止气象卫星记录到了其演变的全过程。该云团的特点表现为:该云团在6点时突然出现,不是由周边地区逐步运动而来,然后由小变大,到14点消失,8个小时内没有移动,云团的前端始终位于地面某点上空,而周边云团在不停运动。这意味着该云团是从一个固定的断裂处喷出的气体冷凝而成,是地震的前兆。17天后,据美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8月26日21时54分28秒(北京时间)在北纬33.78度,东经104.95度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置就位于云团出现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