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磷灰石在月岩、球粒陨石和地球岩浆岩中常见,是一种含多种微成分和多态微结构的矿物。据报导磷灰石中稀土元素(RE)含量为11~20%(重量百分比),磷灰石又含有丰富的F,Cl,CO_2和OH等挥发性组分以及Li、Sr、Ba等微量元素。在磷灰石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阐述了我们近年来利用离子微探针对氢在材料中的基本行为研究取得的若干新进展:(1) 在裂纹尖端氢分布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首次实验发现在受载裂纹尖端存在着氢富集的双峰,对氢双峰的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2) 实验确证了氢在六角密堆结构(hcp)和高位错密度(10~(12)/cm~2)材料塑性形变过程中的可动位错输运行为,并揭示了氢在位错芯部的“隧道扩散效应”;(3) 定量测定了工程厚度材料微区氢浓度分布,通过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建立了新的微区氢扩散方程解析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介绍了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成象原理,原子鉴别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范围。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是至今为止最能精确地确定原子位置和原子种类的重要装置,是材料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7.
8.
<正> 近十年来许多表面分析技术,诸如俄歇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光电子能谱、低能电子衍射等,得到迅速发展。尽管如此,五十年代由Muller发展起来的场离子显微镜仍然是以原子分辨率直接观察固体表面为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它能清晰地显示试样表层的原子排列和缺陷,六十年代出现原子探针以后,它与场离子显微镜结合,从此不仅能直接观察表面原子,而且能确定这些原子的化学类别,并对原子过程作出定量研究。场离子显微术的  相似文献   

9.
本篇文章讨论了二极型和三极型离子泵抽氢的情况。并说明这些泵中所用的阴极材料类型对抽氢效率有重大影响。所举之例包括了有铝,钛和钛合金阴极材料泵的数据。数据表明的铝阴极二极型泵抽氢并不比抽氦更有效。在压强很低时使用钛阳极和泵体钛屏蔽下会对抽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由E.W.Mller发明的场离子显微镜(Field Ion Microscope,FIM)已成为目前研究金属以及某些半导体表面的原子排列及其缺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表面分析手段。关于FIM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参量,我们在资料中已介绍过,在本讲座中不再赘述。直到六十年代中期,FIM实验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能很好地得到解决,那就是,每当发现FIM像中出现一些特别明亮的异常像点时,尽管根据经验知道它们是一些异种原子或吸附的杂质原子,但无法具体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原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沉积Co—Ni合金的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位置敏感原子探针场离子的显微镜(PoSAP)、TEM、SEM等方法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对Co-Ni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脉冲直流电沉积的Co-Ni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70nm,恒稳直流电沉积的晶粒尺寸为100nm。Co原子在沉积层中呈均匀分布,且Co含量随电解中Co离子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当电解液中CoSO4含量为17.5g/L时,沉积层由εCo和αCo两相组成,PoSAP数据的三维  相似文献   

13.
利用质量能量分析仪研究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氢等离子体的离子特征以及氢分子束流引入对离子特征的影响。在工作气压1 Pa的放电条件下,探测到了H+、H_2~+和H_3~+三种氢离子,其中H_2~+为主要离子;随放电功率的增加,探测到的离子通量增加。维持氢气放电条件不变,在工作区引入微量的氢分子束流。在束流增加的初始阶段,电子-离子的复合反应增强,探测到的三种离子通量都减小;相对于高能离子,低能区的离子数显著减少;三种离子归一化后H_2~+相对含量增加,H_3~+相对含量减少,而H~+的相对含量基本不变;相对含量的变化与不同离子-分子间碰撞的差异有关。随着氢气束流进一步增加,各种离子相对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引进的第一台NanoSIMSSOL型纳米离子探针验收会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吴福元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法国CAMECA公司纳米离子探针设计师、FrankoisHillion博士所作的验收报告。专家组对仪器的验收指标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一致认为该仪器的技术参数不仅全部达到合同要求,大部分还优于合同要求的验收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及其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将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FIM-AP)应用于材料微结构研究,包括氢与难熔金属表面相互作用及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扩散、掺杂钨丝晶界观察、Mo 合金短程有序化及磁性材料沉淀相结构研究。讨论了 FIM-AP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4-氯-7-硝基-2,1,3-苯并(噁)唑(NBD Cl)为原料,4-(2-丙烯酸胺乙基酯)-7-硝基-2,1,3-苯并(噁)唑(NB-DAE),然后以2-溴异丁酸乙酯(t-EBiB)为引发剂,CuBr/bpy(2,2'-联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将荧光单体与水溶性单体丙烯酸低聚乙二醇酯(OEGMA)共聚,得到水溶性无规共聚物P(OEGMA-co-NBDAE).对产物进行1 H-NMR,GPC,UV-Vis及FL等相关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荧光水溶性共聚物,并研究了该荧光聚合物对氟(F)离子的荧光淬灭现象.随F离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当F离子浓度增至100μL/cm2时,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为初始(来加F离子)强度的0.035倍,几乎完全淬灭.这种对特定离子的荧光淬灭现象为制备水溶性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钛合金耐磨性差、易产生氢脆的特性,以格栅状高纯度固体石墨做源极,钛合金Ti6A14V做阴极,氩气作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空心阴极效应在Ti6A14V表面制备渗碳合金层;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试验显示,合金层由高硬度相TiC及游离态减磨C相组成;渗层内C元素的含量呈梯度分布;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由表及里硬度梯度降低;反复试验表明,试样周围高浓度、稳定的渗碳气氛对形成理想的渗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溅射离子泵的基础上,经结构上的改进后,采用β钛合金Ti-15Mo作为抽气元件的阴极,使泵的抽氢速率提高60%以上,抽空气速率提高15%左右(在5~6×10-6托)。 Ti-15Mo合金具有优良的抽氢效果是由于它具有均匀的B结构。β结构的钛对氢有很大的溶解度,因而使它具有很大的抽氢速率和很长的抽氢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