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增强该课程教学环节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针对性与对接性,高职院校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采购流程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的能力体系及重构课程内容,提升高职物流学生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4):236-237
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为依据,分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帮助更多的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顺利地走出校园,实现与社会良好的对接。同时对影响就业质量的教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改进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9)
为适应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需要,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实训与实用并举。文章首先讲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简介,接着介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仓储区构成及其作业功能,最后探索了该院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人工仓储区新的实训项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0)
高职物流专业教师胜任力对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结合,其他学者从胜任力、高职教师胜任力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高职物流专业师资状况和物流专业的特点以及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教学素养、职业素养、良好的个性特征等六个维度共三十五个指标,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打造高素质高职物流教师团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团队的教学水平,该模型可以应用于物流专业教师的招聘、培训以及绩效与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已完成规模快速扩张的物流专业建设需要进入提升内涵和质量阶段。课题组遵循设置流程从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标准的角度构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菁  柯琨 《广州建筑》2013,(6):43-46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生产能力的技术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安排具有明确的社会适应性.文章论述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工作任务为平台、以职业能力为要点、以技能训练为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专业及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林铮 《福建建材》2009,(5):19-20
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职物流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现有中职物流实训条件,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对策,目的是完善实践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6)
在高职教育中,由于其实际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高职计算机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时候,不仅需要对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应用能力进行提高,还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相应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258-259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包括素养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不是一个概念。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逐步具备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比职业岗位能力更为重要,实施工程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时往往只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测量技能),而忽略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专业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进行教学内容仍基于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改革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测量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大学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差异,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层次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减少公共基础课程总量,增加实践课时;增加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理论和技能应用能力;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地区和职业特色;提升学生实践作业能力,增加企业实习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