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8)
道家思想对中国画的创作影响深远,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山水,从一切自然事物中抽象出"道"。"画道"被视作造就画艺的关键,所以历代画家都注重虚实相生、无为而为。也就是说,从古至今,画家的绘画思想、审美等皆以道家思想为基石,纵观历史上各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多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关。故如今欲使中国画有所突破与创新,必须以道家思想为切入点,基于由艺术升华的哲学高度来思考与改革,将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家生态智慧从哲学层面建立了人地关系的至高至善的标准,对从根源指导生态规划设计具有重要价值。在西方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背景下,约翰·莱尔提出了"道家方式是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的正确方式"的观点,并认为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的伍德兰兹社区正是西方人充分借鉴吸收道家智慧和道家方式的集中体现。从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自然排水系统、调蓄机制和后期管理4部分探讨伍德兰兹社区现代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与传统道家生态思想的契合,并探索道家思想与现代生态规划设计思想的融合的特征与规律,为生态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创造性实践意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4)
全真教是宋元时期产生的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道教派别,元代是其发展的全盛时期,元代艺术深受全真教思想的影响。黄公望是"元四家"中的代表人物,其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取向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该文主要探究黄公望绘画中的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人才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入手,探讨其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并从三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观念浸润至自化;第二,行为调整至和谐;第三,人本激励生创新。意在以古为鉴,为现代能本管理寻求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售楼处空间设计概念入手,系统论述了道家思想与售楼处空间设计的关系,并从"道生理念"、"道法自然"两个方面来阐释道家思想对其影响以及如何将两者相互融合,进而达到体现独特的中式韵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137-138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在中国两千年来历史文化长河中,道家思想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固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无为而治"、"以人为本"等管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中各领域的管理遇到一些困惑、问题,当然也包括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本文主要探讨道家管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9)
本文是一篇科普类文章,目的是将化学与道家思想联系起来。通过对道家中的关键字"道"与"气"的阐述,再与化学中部分内容相对应,得出"道"即为"波","气"即为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结论。在文章中提出了"文-化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3)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而道家思想中的老庄思想更一直影响着中国绘画。文章通过论述"竹林七贤"的创作思想和孙位所创作的《高逸图》,说明宗教对艺术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0):365-366
太极拳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也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体现。太极拳的技击特点表现在:"以动制静,以柔克刚,后发先至。"这与道家主静,尚柔,崇尚退让的特点相辅相成。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太极拳技击理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希望能够就太极拳技击特点是如何形成的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从审美角度看,太极拳更注重"顺应自然,追求和谐,强调真善和意境之美"。因此,本文以道家哲学和体育学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就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作一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3):178-179
米斯凡德罗作为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国际主义发起人、包豪斯第三任校长,他的思想"少则多"在现代社会中仍旧十分盛行。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道家的"无为"思想、齐白石的《画虾图》、和元明清的青花瓷,与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以中国历史中的道家"无为"思想、齐白石的《画虾图》、和元明清的青花瓷为例,分析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思想与这三点相似之处,即"简"的理念-简为化繁为简。对于设计做"减法",虽"简"却"繁"--富有细节,最终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这为中国未来设计该走的方向点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5)
道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有起有落,当过治国思想,也曾被世人抛弃,但思想中的精髓于今仍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先秦道家和谐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包括老子、庄子对道家思想的贡献以及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汲取道家思想精华,论析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天人、人人以及人自身等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尹航  张超  赵鸣 《风景园林》2020,27(2):110-115
胶东半岛凭借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金元时期,内丹派全真道于此创立,使该地山岳道家文化景观得以迅速发展。在半岛特殊的自然气象、资源、地貌条件影响下,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营造呈现出"序列性"特征,且其物象与内丹修道理论密切相关,形成诸多"山地风景道"。通过田野调查、测绘、访谈,探讨该类"风景道"的环境基底特征和文化内涵,总结"风景道"的景观层次与要素组成,并对其空间特征与要素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发掘了胶东半岛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潜在规律,为保护当地该类景观提供新的视角,亦可为其他地域该类景观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包装设计市场的日益繁荣,有关茶叶的包装设计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融合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茶叶包装设计,为消费者们带来了全新的人性化设计体验,使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延续和与时俱进。本文致力于将传统的道家美学观点与现代消费者的审美眼光相结合,探究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寻找文化传承的溯源,从而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4)
随着生态危机问题日益突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环境伦理学是许多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动物伦理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动物伦理,其中道家"克欲、无为"倾于自然的思想十分有代表性,本文旨在梳理道家思想中有关动物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5.
《建造师》2008,(4)
道家学派的两位主要创始人——老聃(老子)与庄周(庄子)以及反映他们主要思想的《老子》、《庄子》是研究道家美学思想最重要的资料。其中,《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庄子》的"至乐无乐"、"法天贵真"等论述又都内含着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且《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立在《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对《老子》既有一定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改造与补充。《庄子》与《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道家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在相互交流着,我们现在所学的艺术设计大可分为动画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道家思想对它们存在着可交融性,我们可以从道家的"气"的概念来看待视觉传达中的平面设计,也可以从风水堪舆的角度来看待环境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7.
尹航  张超  赵鸣 《中国园林》2021,37(8):133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沿海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的海洋气象,使半岛山岳的自然环境充满"仙境"氛围,成为道家诸多道派修建宫观的佳地。半岛宫观园林的建造,倾向于"仙境"景象突出之地。在宏观视角下,将半岛"仙境"因子归纳为"山、海、云、雾、岛、海市"。通过田野调查与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宫观园林选址与"仙境"各因子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山、雾、云、岛(海市)",且核心宫观与各因子相关性均较强。发掘了宏观视角下胶东半岛山岳宫观园林选址的潜在规律,并为道家宫观"仙境"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亦可为其他地区宫观园林的布局研究和山岳道家文化景观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2)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对初中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很有启迪意义。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一题多解题型的解题思路与道家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不谋而合,融合道家哲学,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从儒家的礼制、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思想这一主线出发,分析了这些传统文化和建筑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5)
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的交往非常密切,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有名的政治经济强国,其思想文化一直是包括日本在内等周边各国学习的对象。不难发现现代日本所宣传的思想及礼仪文化中仍有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身影,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之深远。本文将对中国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入和日本对中国道家思想的吸收及及中国道家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进而对日本文化与中国道家思想的渊源分析以对日本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