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殿儒 《烹调知识》2013,(12):64-64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全家成员中最能吃的"吃货",不过,父母那时候给我封的一个名号不叫"吃货",而是"吃才"。意思就是,我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树上结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以及商店里人造的,食堂里东南西北风味的饭菜都能吃得满头大汗,席卷残余,是个祖上八辈子都难遇到的一个"吃喝才子"。我五岁那阵儿,大集体各家各户  相似文献   

2.
以臭为美     
嗅觉、味觉,香极了就是"臭",臭极了反而"香",这叫物极必反,微妙在于临界点。为什么沪人喜欢吃臭豆腐干、臭乳腐,宁波人一见臭冬瓜、臭苋菜梗就食欲大开?我是吴地人,吃小菜喜欢带点甜,竟然对臭豆腐干、黑心臭咸鸭蛋、臭乳腐颇感兴趣,沦落为"逐臭之夫"。儿时,我居住的石库门老弄堂里每天下午总有一个老头挑着柴爿、臭豆腐坯、辣火酱和油锅的担子。炉火一烧,青色的油烟升腾,弥漫整个弄堂。奇怪!那股青烟好像是传递信号的狼烟,顷刻引来大人小孩围观,锅里油氽着的臭豆腐逐浪翻滚,香气四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吃货"们开始享受指尖美食的福利,但外卖美食的问题却不时遭到网友吐槽;怎么总感觉外卖菜量没有在饭店吃得多?为什么到手的菜品和线上的美食图片差太远?为什么我餐盒里的菜感觉被人吃了一半?针对消费者的种种疑问,终于有了打消这些疑问的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4.
龚玉和 《烹调知识》2014,(11):67-68
上海人对于吃西餐很有讲究,他们将一般的家常做菜称作"炒小菜",弄堂里的大妈大婶聊天,便会问对方:"侬今朝炒啥‘小菜’呀?"寻常市民大多每天到小菜场买菜,小菜小桌小户人家。唯独称到西餐馆吃"洋餐",不叫"去吃西餐",而是称作"吃大餐"。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美食是相伴一生的朋友和敌人,喜欢吃,但怕胖,所以天天总在美味享受与计算卡路里之间挣扎,这估计是大多数朋友的切身体会和心路历程。坨妈我也算是一个正宗吃货,不仅爱吃,而且更爱自己动手做,下厨的动力往往是自身食欲的追求,一个人如果不爱吃绝对不会想去动手做,而且我非常不幸是那种喝水都胖的体质,所以比大多数人还要纠结一些。纠结到最后,我终于发现,幸福与胖瘦无关,与心灵相通。与其看着美食在眼前而不能吃的痛苦,不如学会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学会吃得美味吃得健康,才是实现真正吃货的本色!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以及周边一带的省份,每到春节,人们都有吃水芹的习俗,尤以我们扬州为最。人们喜欢把水芹称为"路路通",赋予它吉祥的寓意。在人们的印象里,水芹除了根部,其他部位从上至下是顺畅贯通的,故名"路路通"。民谣日:"吃了路路通,路路都畅通。"春节期间,人们不仅居家要吃水芹,就连大小饭店也要隆重推出水芹,它是道不可或缺的吉祥佳肴。人们希望吃了"路路通",借此有个好的开端,好的兆头。一年之中,遇路则通,遇事则顺。无论是求学的,做工的,  相似文献   

7.
裸烹新食尚     
朋友一向不大喜欢吃外面的东西,甚至有些抵制和深恶痛绝,嫌外面的东西不卫生,嫌外面的东西加了太多的"佐料",嫌外面的东西口味太重。他说:"我宁可在家里喝白水,也不去外面吃大餐"。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能够做到洁身自好,抵御诱惑,抵御口腹之欲的袭扰,确实有些风骨,令我刮目。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我们历经千难万苦,终于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进化到今天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行业的欣欣向荣与繁花似锦都展示着吃货们太平盛世的到来。可是,有多少人思考过——过度追求口腹之欲,过分强调口感,  相似文献   

9.
田兵 《烹调知识》2012,(2):30-31
境界—"果腹"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谈到吃,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极品爱吃之人,他们被称为吃货,这些吃货们总是痴迷的,他们用味蕾感知世界,有着独特的追求和向往,无心算及其余,生活却比别人多了一扇精彩的窗。古代的吃货们,有官员,有诗人,有喜剧,有悲剧,有苦又有乐。皇帝自然是吃货,但不愿意吃独  相似文献   

11.
闲来有个"爱好",替人介绍朋友,上海人俗称"媒婆",目前成功两对。而每次初见,吃啥都得先由我来好好研究一番——认真总是对的。第一对是网上认识,男方有一群网友,搞了个小型聚餐,女方羞答答地来了,席间觥筹交错,  相似文献   

12.
食之三境     
正"吃货的人生,就如同一列行进中的火车,光吃,光吃……"这是网上的一个段子,是对吃货的形象解释,也是吃货的自嘲方式。何为吃,口乞为"吃",也就是说仅仅满足口舌唇齿味蕾之欲还只能算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吃货,只知道"光吃,光吃"的货最终只能成长为没有前途的胖子。而对高大上的吃货来说,需要以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去慢慢地、细细地体味食物,  相似文献   

13.
《美食》2014,(2):80-80
<正>用最古老的话来说:"民以食为天!"现在,你也可以用一句最流行的话来弱弱地概括自己:"怎么办,我就是天生的吃货!"对于吃货,过年真是张开大口,趁机享受饕餮大餐的好时机。可是,吃得倒是痛快了,体重也会上去,这怎么办!吃货们,既然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又身怀一颗减肥的心,那就学学偷懒的减肥方法吧——美食要按顺序吃!  相似文献   

14.
美食三境界     
陈荣安 《烹调知识》2014,(11):14-15
第一次被人称之为美食家的时候,对酸甜苦辣特别敏感的我,还真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呢!《礼记·中庸》篇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天天要吃,但要吃到成为一个"美食家",对食物本身的特质、口感、食物与食物之间绝妙的搭配,必须能品其神髓,达到尽美,近乎艺术的境界,俨然成"家"的地步方可。  相似文献   

15.
陈珂 《北京纺织》2012,(10):30-33
把每一个字儿,每一个标点都变得有感情,也形容不来秋微的丰富。我承认曾有"1分钟"甚至更长,我掉进了她的"温柔乡",听着她的话享受,入神。把她的一颦一笑录制成影像效果,你会看到更加生动的她。Oh,那不就是她主持的那三档节目吗?  相似文献   

16.
黄绎霖 《饮食科学》2010,(12):19-19
很多家长都会因为宝宝食欲不振、不爱吃饭而烦恼,接下来就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地喂、"塞",吃饭这个每天都要例行的生活单元,被我们甚有创意的家长们赋予了无数种寓玩于吃的方式,有边出外溜达边吃的、  相似文献   

17.
当你走过一家又一家"麦当劳"门前的时候,心里会不时有这样的感觉:什么时候买衣服能像吃饭这样方便,看到大写的"M"谁都可以毫没顾忌的往里走?GAP——与McDonald’s一样,无所不在、值得信赖,正是如此让青少年们省去了择衣的苦恼。"GAP"——"缝隙",它就是这样钻进了青少年的心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服装纺织》2014,(10):200-209
你是个吃货吗?有没有吃过遇到过让你不肯离开的美食?有没有让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有人说吃能让一个人心情变好,可以让自己得到味觉上的满足。也有人说,会吃的都是美女帅哥,也许是因为美食的享受让人心情愉悦吧!  相似文献   

19.
余珊 《烹调知识》2012,(3):62-62
烤肉,是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拉祜族人民的风味食品。逢年过节,在拉祜人的节日菜谱中,必有烤肉这道菜。拉祜族称虎为"拉",称吃烤肉为祜,合起来就是"吃烤虎肉"的意思,因而拉祜族又有"猎虎民族"之称。  相似文献   

20.
老郎面馆     
友人芮兄要带我去一家面馆。芮兄说:"不是什么天下美味,但是蛮有特点。也许上海独此一家,不妨试试看。" 我一向认为,面馆是最平民化的食肆,主要服务街坊邻居,又不是高级餐厅,不可能要求尽善尽美,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已属不易。何况芮兄是个面痴,上海的面馆几乎被他吃遍了,他口中的"有特点",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