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与文化》2009,(12):20-20
现在普遍认为,南京民居建筑风格与苏州、扬州地区相似,似乎受苏式建筑影响。其实作为明初的首都,其基本形式早在明代初年就已确立。从现存实例就可以看出,南京民居建筑,特别是这类“九十九间半”建筑,风格较为稳定,有独特的布局和装饰特色。民国学者卢前就认为南京民居是“前明遗制”。  相似文献   

2.
南京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段的代表性近代建筑,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南京民国建筑的类型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等内容。南京民国建筑分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新民族主义形式建筑和西方现代形式建筑等4种类型,并且各具特色。南京民国建筑应予以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但方式和策略不尽相同,有的需要保持建筑物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有的则需要有效地利用好建筑资源,以经济利益促文化价值,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建筑装饰是民国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体现民国建筑风格和提升民国建筑品质的重要载体。民国建筑的装饰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形成民国建筑的装饰文化有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南京现存民国建筑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运用数字技术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数字化系统构建的手段,以及对民国建筑进行修复的步骤,并对民国建筑的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慧  陈卓 《山西建筑》2010,36(8):20-21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意义的阐述,对南京目前的高校民国建筑保护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城市改造建设的浪潮下,南京诸多民国建筑亟待保护利用。文章在文脉主义建筑观的指导思想下,通过颐和路公馆十二片区建筑改造实例的详细分析,为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策略,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南京的近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延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特色,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文章以南京1865创意街区为例,通过对其建筑空间元素、造型与结构等细节要素的分析,探索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近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进而提出南京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伟 《南方建筑》2006,(10):115-117
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对待建筑遗产的问题离不开城市层面上的思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南京民国建筑的生存状态,站在城市风貌的角度对它们做出了评价,从而明确了南京现存民国建筑的分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妍芬  刘正平 《华中建筑》2010,28(6):129-130
民国建筑是南京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对策,并提出一些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形成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中,我们对“建筑风格”这一名词的理解是相当含混的。有人把建筑风格与建筑形式这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混为一谈,以建筑形式代替了建筑风格。我认为讨论任何问题,首先要弄清讨论的对象,要有大致统一的理解。否则,每人所谈的不是一回事,大家没有共同语言,就很难讨论出结果。 形式和风格是不是一回事?我认为是有区别的。 “形式”,一般是指物体形状、结构、布局、种类和模型等。建筑形式是具有空间和体积的物质的东西。新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手段带来新的建筑内容,产生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形式不是静止不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形式。例如,古代出现了砖石  相似文献   

11.
雷畅故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是川西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刘氏庄园是民国初期川西民居的建筑典范,两者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川西民居建筑,在建筑特征上有所异同,通过对两者在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上的对比,勾勒出川西民居的时代进程和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建筑风格问题是建筑美学理论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形式加工和抽象气氛都不是建筑风格的表征,建筑风格则是建筑形式的内在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文化》2009,(1):14-17
古都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中国建筑史上,南京近现代建筑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南京的近现代建筑特别是民国建筑凝聚了众多中外建筑大师的心血,  相似文献   

15.
从南京民国时期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南京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四种建筑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南京民国建筑从民族化到国际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文化》2009,(1):8-9
古都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中国建筑史上,南京近现代建筑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南京的近现代建筑特别是民国建筑凝聚了众多中外建筑大师的心血,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向近现代建筑艺术转化、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建筑学会在九月八日举行第三次学术座谈会。河北省和天津市的建筑家同美术家共五十余人欢聚一堂,着重讨论了什么是建筑风格和决定建筑风格的因素等问题。通过几次座谈,大大提高了建筑界技术人员钻研建筑理论的兴趣。 苏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于八月间举行了关于建筑风格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近五十人,会上就梁思成教授关于建筑风格问题的论点,展开了自由讨论。并对建筑和建筑风格的概念,决定建筑风格的因素,建筑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新结构、新材料和建筑风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桂北干栏建筑传统建筑风格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奇葩瑰宝。文章阐述了干栏建筑的形式、风格与文化蕴含,说明了干栏建筑建筑风格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指出了侗族村寨建筑风格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京鼓楼区境内曾是民国官府、外国使领馆及政要名流居住集中之地,各种类型的民国建筑遍布区境各个角落.颐和路公馆区的路网格局,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而且其街道空间尺度适宜,院落花园毗邻成趣,绿化环境雅致清新,住宅建筑丰富多彩,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建筑专家云: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民国经典建筑看鼓楼(区).这里留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极具有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必须在保护的原则下开发这些区域民国建筑的参观旅游价值,使沉睡的颐和路老公馆区在新时代人们面前展示其原有的风采,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筑风格与时代背景、文化紧密相关,建筑的营造法式折射着社会进程,对建筑的千万评价里无论是批判或是歌颂的声音,都是历史标本的价值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民国政治制度昙花一现,但民国建筑却千娇百媚地绽放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如何做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同时使其能够融入现代生活,不仅是政府部门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线从业者的责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龙泉西街保护项目的实施经历,介绍近现代建筑调查分析研究及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