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金砖雕艺术的深厚内涵,和民族性特征,为当代砖雕艺术转换为具有本土民族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宋金时期砖雕艺术的内涵和形式所表现出的公众性,与当代公共艺术具有惊人的共通性,是我们将二者相提并论的前提。宋金砖雕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以下诸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6):137-139
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涵变迁是由于在当前的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分裂甚至产生矛盾造成的艺术思维发散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艺术追求理想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艺术理念传统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艺术导向个性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以及艺术视阈开放性与思想政治教育闭合性等方面相互分裂的状态,其对立严重阻碍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5)
当代公共艺术在历史沿革中产生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并朝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极具张力的艺术形式,正成为全球化视野下推动区域独特品牌文化发展的重要媒介。该文以某学院为例,以丰富校园文化为着眼点,对当代公共艺术与校园公共空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性设计和探索,诠释当代公共艺术与校园景观的互动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伍悦 《福建建筑》2010,(2):11-12
当代公共艺术出现了强调公众参与的趋势,从开放的私人艺术空间、到为反映公众文化艺术审美要求的特定公共领域——"与公众的互动"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策略。公共艺术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公共艺术反是映公共诉求的艺术,是无处不在的艺术,是依赖空间的艺术,是公众参与的艺术。同时当代公共艺术还体现出强烈的对公众与社会的关注,其社会功能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与"公共性"内涵的阐释,论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欧阳论  许超  吴娟  吴家禾 《居业》2023,(6):191-193
本文根据当前的乡村现状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乡村公共艺术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公共艺术合理介入乡村景观文化,乡村环境因素与公共艺术之间彼此相协调,文化艺术与思政思想双向输出,达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目的。通过提出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总结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坚持可持续、整体适应性、可复制性的介入原则,驻村改造、艺术方案库等介入方法、实现路径及所带来的变化,使研究成果为乡村文化保护提升与乡村综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以公共艺术的介入促进城乡文化优势互补、帮助解决乡村文化艺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宜居和传统文化复兴整体发展均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公共艺术源于公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是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正确理解公共艺术呈现的形态与呈现方式,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基于艺术家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行为的认知、社会公众的认知,如何打破国家、语言限制对艺术进行交流,是当代公共艺术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的新建社区规划中,公共空间网络通常被大尺度的封闭街区和道路所割裂,随之带来的是步行空间的衰败。本文通过对当代社区公共空间网络可步行性较差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的优化策略,意图为当代中国新建社区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改进做出一些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将优化策略应用到联洋社区公共空间网络优化中。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7)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探索自己的道路。虽然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日益凸显,但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其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以便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适应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今,随着商业空间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代城市的商业空间中.首先,文章介绍了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历史发展;而后,介绍了如今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相关艺术家及建造公司以及开发商的合作模式,通过公共艺术在不同商业场景的功能,分析总结了当代公共艺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以什么方式介入了商业空间,以及其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职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服务于社会,起到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作用,城市空间中信息的流动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方式,公共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新型载体。公共艺术设计在现代环境中运用,要以现代生活方式为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把传统文化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意识来源。通过对当代各种价值的综合,把社会、经济和文化进一步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整合。如何将现代西方装饰研究中的先经验吸收到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框架之中,完善中国装饰文化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国内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当代公共艺术的介入呈现出怎样的空间艺术形态和效应。文章以4个不同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国内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现状展开以点带面的记叙与梳理,对其呈现的状态、成因、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视觉现象及观念形态的审视去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及原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公共艺术日渐成为文化景观审美研究的重要话题。以空间意象为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研究的切入点,揭示2000年后北京户外空间公共艺术的空间意象特征与演变趋势,可探讨文化景观多元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方法,重申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空间审美的重要性。【方法】梳理北京公共艺术空间意象的发展阶段,分析69项代表性案例的空间意象特征。【结果】概括出5项空间意象特征:标志性、叙事性、整体性、媒介性和超验性,归纳并分析3种典型的公共艺术模式的特征:1)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模式体现标志性、叙事性;2)作为公共空间的艺术模式体现媒介性、超验性;3)公众趣味下的艺术空间模式体现整体性、媒介性。【结论】发现新世纪北京公共艺术的演变趋势:在意义表现中,物象空间呈现独特性,联想情境体现开放性;在解释过程中,创作实践倾向专业性,情感经验更具包容性;在参与者要素中,艺术服务走向个性化,参与机制更具灵活性。印证了公共艺术由宏大叙事走向日常生活的进程,并成为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出场及特征,剖析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景观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互动影响,从而关注公共艺术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月18日,我国首部关于公共艺术的大型权威性年鉴《中国公共艺术年鉴》2016版(以下简称《年鉴》)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行.本次会议由年鉴出品方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中心主办. 公共艺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雕塑,大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公共艺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化建设高度发展,公共艺术时代已经步入了新时代.地域性、公共性、当代性,应该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特点,因为它最终会呈现出一种城市文化的特点.城市的公共艺术,并不是靠标志性的建筑,而是跟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能够让老百姓跟艺术家们共同创造一个有诗意的未来城市.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现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现状,文章分析了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措施,以期为改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其所涵盖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表达。建筑是一门技术,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作为城市中最宏伟最独特的公共艺术品,未来城市的建筑形态必将愈加趋于艺术化,更多地展现出公共艺术的特质。艺术本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境界。回顾历史,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筑和环境的互动与融合。但我国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为舶来品,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18.
正墨尔本人口在澳大利亚城市中排名第二,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城市,它也是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南半球的"巴黎"。因其移民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等因素,同时拥有传统、现代和当代公共艺术。而正是公共艺术的繁荣,成就了墨尔本"文化都市"的地位。获得这种地位的关键则是创新与可持续。墨尔本人口在澳大利亚城市中排名第二,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城市,它也是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南半球的"巴黎"。因其移民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等因素,同时拥有传统、现代和当代公共艺术。而正是公共艺  相似文献   

19.
许凯明  祝莹 《安徽建筑》2005,12(5):19-19,21
公共艺术是艺术公共性的独立形态,它涉及艺术、广告、产品、建筑、景观等多种形态。公共艺术在当代被赋予了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得到蓬勃发展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这不仅仅是艺术浪潮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的城市和建筑景观表现力平乏的对立物。建筑和城市作为公共艺术是有其独特性的,它们不仅是功能与技术的载体,更蕴涵着人类的现实理想和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公共艺术从20世纪后期紧密地参与到后工业化城市的复兴计划中,这一趋势近年蔓延到中国的城市更新计划中。随着公共艺术的体型日趋膨胀、媒介日趋多样、场地日趋复杂,以往"公共艺术"的定义已难以包容如此多样的构筑物类型。在2019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公共艺术家溢出其职能边界,变成公共行为的导引者与地表形态的共同设计者,同时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越界"承担一部分公共艺术策划的工作。这两方的双向渗透对艺术实践的新组织方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