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喝酒时碰碰杯早已成为各国餐桌的公共礼仪。碰杯瞬间即表现出双方的诚意、亲密、友好。而喝酒为什么要碰杯?这种礼仪从何而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举杯饮酒之时,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响声传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健食品》2009,(2):99-99
喝酒为什么要碰杯?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举杯饮酒之时.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  相似文献   

3.
碰杯的来历     
人们在喝酒之前喜欢先碰一下杯,这个习惯现在遍及全世界。可是,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一说是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一事实,当人们喝酒时,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可辨别酒的味  相似文献   

4.
喝酒     
中国是酒的大国,千百年来,人们喜欢喝酒。在社会生活中,酒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酒,已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了。对于酒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赞美酒为“天之美禄”,是大自然赠与人们的佳酿,把它称为“贵妃醉”、“美人香”、“破闷将军”、“祛愁使者”,“长寿液”、“快活汤”、“福水”、“福泉”……曹操赞美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相似文献   

5.
喝酒     
正又到年底,喝酒这件事,终于得说说了,不然闷得慌。我之不善饮,妇孺皆知。故一般熟人小聚,我定是负责清场的那一个:打包、买单、送客——像战场上的老游击队员,小手枪斜上方一指,大义凛然地喊同志们冲啊,我断后!所以,有我在的场合,朋友们都喝得比较踏实,我亦乐此不疲:只要不喝酒,断后又如何。  相似文献   

6.
和尚喝酒     
香积厨宋朝人出家,原因五花八门,有人是因为看破红尘,有人是因为无处投奔,有人是为了逃避劳役,有人是为了挣钱养家,  相似文献   

7.
喝酒的情商     
我在家晚餐时总会喝点葡萄酒,面很广,以智利、美国、西班牙酒为主。法国酒价格偏低的(标价100多元)实在难喝,价格高的总琢磨着可以送人或拿出去与大家分享。智利酒好喝的太多了,略去不表,只提一句:扎瓦拉是我的最爱,复杂且有筋骨的口感,浓郁丰满,是中年型男的味道。美国酒这些年也有很好的表现。有次抽奖抽到一瓶1200元左右的美国酒,打开倒入醒酒器  相似文献   

8.
喝酒的男人     
李里蓝 《美食》2009,(8):62-62
男人喝酒.女人总是不大高兴,甚至忐忑不安,担心男人喝了酒会伤了脾胃,会惹事生非。有一些男人喝了酒倒有一分柔情三分可爱,又有一些男人喝了酒就有三分粗扩一分惹人烦,喝酒的男人就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喝酒的境界     
王旗 《烹调知识》2013,(10):76-77
不知何故,世人皆对酒情有独钟。洒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高兴时喝、悲愁时喝、寂寞时也喝。大凡婚丧嫁娶、添子作寿无不以酒助兴。总之,酒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致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悠久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10.
聊聊喝酒     
《美食》2016,(3)
正喝酒之人都知道酒精度数这个概念,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查阅资料,酒精度数,又称欧式百分比法,表示20℃时酒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比如50度的酒,即说明100毫升的酒中,含酒精50毫升。在酒瓶上常见的就是这种标法了,通常在"%"后跟一个"Vol",一目了然,大家都酒精度数  相似文献   

11.
女人喝酒     
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喝酒的,总之,我从上学时一个滴酒不沾的女学生,变成了酒桌上颇为豪爽的女性。这种变化,令我自己都感到惊讶。隐约记起,第一次和同事喝酒,是在十几年前,一个干净雅致的小饭馆里,当时在场的有两位男同事还有一个女同事。男同事要了两瓶贝克啤酒,坐在一边口干舌燥的我看着那金黄色冒着泡沫的液体,端起杯子就喝了一大口,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1894-1988年),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从青年时代起,叶圣陶就积极投身“五四”运动,20年代初即与鲁迅、茅盾、来自清、郑振蜂、冰心等人享誉中国文坛。值得一提得的是,叶圣陶十分喜爱饮酒,他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叶圣陶喝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从八、九岁起,叶圣陶就开始喝酒。傍晚从书塾放学回来,他常常陪辛苦劳作了一天的父亲到苏州玄妙观前街的老万全酒店(苏州城内一处著名的酒店)喝酒。每次固定只要一斤绍兴老酒,父亲喝12两(16进制),而只让他喝4两。精致的苏式点心、小菜…  相似文献   

13.
喝酒与吃醋     
常听说“醋能解酒”。明知其为多年实践经验,但查无实据没有说服力。现在“醋能解酒。这个谜,已被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喝酒又吃醋,有抑制血液中的酒精急剧上升的效果。也就是醋使酒精向体内渗透速度减缓,同时又缓慢地代谢,因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也比不吃醋的低了许多。将酒精与醋酸钠同时投与小白鼠,经过对照饲养试验结果,白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比单纯喂酒精对照的一组低得多。说明醋对酒精吸收起到了减缓作用。并根据这一试验结果,又进一步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并研究除醋酸之外,  相似文献   

14.
喝酒莫贪杯     
魏丹 《烹调知识》2014,(10):31-31
辞旧迎新肯定少不了家庭、朋友聚会等,这之中酒大多是不可或缺的。酒,在我国是一种“文化”,“无酒不成席”。很多场合滴酒不沾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也影响气氛,但在喝酒助兴的同时还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喝酒莫贪杯。关于喝酒,一般分以下几个状态:“寡言少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这种有些戏谑的说法,却真实地反映出喝酒对言语行为的影响。喝酒开始,大家都比较矜持,还在“热身”阶段,话语也不多;几杯酒下肚,在酒精的刺激下,豪言壮语滔滔不绝;不加控制地再喝下去,言语已不受自己大脑的控制,开始口不择言:当喝到酩酊大醉时,意识不清,早已无言交谈。  相似文献   

15.
喝酒与养生     
恒文 《中国酒》2011,(7):82-85
中国人无论喜、怒、哀、乐;婚、丧、嫁、娶、一切社交活动都离不开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应酬必备饮品,中国酒民已超过五亿,其中不少人因为过度饮酒损伤了健康甚至丢掉了性命。怎样饮酒,能满足社交需要又不伤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喝酒与健康     
徐臻荣 《饮食科学》2000,(10):39-39
对于成年人,如果没有喝酒的禁总.每天喝少量的洒(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7克,以酒精计),特别是红葡萄酒,有助于保持建康.但是过度饮酒(每天每公斤体重超过2.5克,以酒精计)则促进衰老,诱发疾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7.
饼干的来历     
1.饼干是人们最熟悉的食品之一.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老幼皆宜.但是,知道饼干来历的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8.
3.15的来历     
消费者运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1891年,纽约消费者协会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的组织。1898年,一些消费者组织联合组成了全美第一个全国性的消费者组织,即美国消费者协会(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n),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消费者组织。1936年,美国消费者联盟宣告成立。消费者组织的产生,标志着有组织的消费者运动的开始。美国的消费者运动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一份《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率先提出消费者权利…  相似文献   

19.
会稽山 《新食品》2005,(17):32-32
花雕酒是一种集书法、美术、雕塑、文学于一体的独特产品,可谓中国文化酒的始祖。  相似文献   

20.
驰名世界的法国香槟酒,甘洌清香,回味悠长,醉人心扉,令人爱不释手,大醉还想再喝。但是,朋友!你知道吗?!香槟酒的诞生,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1668年春天,离巴黎不远的马恩河谷的香槟省地区,有一名教上叫佩里尼翁他嗜好杯中物,自诩为当地的调酒师。有一天他喝醉酒无意中将几种不同品牌的葡萄酒倒入一个大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