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鱼记     
妻子是个特别喜欢吃鱼的人,每星期中,她至少吃上三四回鱼,而且不断地变换着花样烹鱼吃:今天红烧鱼,明天清蒸鱼,后天大汤鱼……她一见到鱼便眼睛发亮,满面春风,而我对此却常心有余悸。 并非我不爱吃鱼,我与妻同在江南水乡长大,从小便经常在餐桌子上同鱼打交道,江南水乡鱼的鲜嫩味美我能不喜欢?只是我吃鱼的技术极差,吃鱼时常鱼刺卡喉,险象环生,有一回吃鱼,一不留神,我被一根又粗又硬的大刺卡住了喉咙,血滴不止,家人想了好多好多  相似文献   

2.
羊方藏鱼     
杨柳 《饮食科学》2014,(2):47-47
父亲在徐州上班,有一次去探望父亲,父亲带我吃了“羊方藏鱼”,我记忆颇深。  相似文献   

3.
父亲再婚前,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心里虽然老大不乐意,还是点了头。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每天早出晚归,自从妈妈去世以后,他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看着父亲日益消瘦的身体和渐渐斑白的双鬓,我也很心疼,也觉得需要有个人来照顾父亲。我寻思着,我上高三,住在学校宿舍,两周才回一次家,在家又能呆几天?只要继母对父亲好就行了。  相似文献   

4.
王世德 《烹调知识》2000,(11):30-30
若干年前,我夫妇曾到杭州西湖某餐厅,要了一个清蒸鱼。那个菜做得很令人奇怪。里面竟不放油,也没有先用油煎一下。在我们家乡,清蒸鱼里一般要放一些小猪油块,或者浇一些香油在上面,但,那盆清蒸鱼却没有一点油星,只在鱼身上浇了一瓢糖醋,味也很淡。基本上是吃鱼本身的鲜味,可以闻到鱼本身的香味。吃过以后,渐渐体会到这种“本色”菜比之加上很重的调  相似文献   

5.
"医生,我现在整天都吃不下多少东西。其实我也不是没有食欲,饿的时候我也希望面前有一堆美味能让我大吃一顿,可一旦我坐在餐桌前吃下几口饭之后,胃便感觉被装满了。我心里清楚我只不过才吃了一两左右的食物,离正常进食量还差得远呢。我和我的同事说过这种情况,他们起初都认为我还是吃多了,当他们和我吃过几次饭之后才意识到,我吃的确实少,比他们饭量的一半还少许多。有时候,我的胃像被麻醉了一样,没有饿的感觉,这时候吃与不吃对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了,所以我多选择不吃,因为肚子本  相似文献   

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读过的有鱼入句的诗词中,我独爱张志和《渔歌子》里的这一句.当然,喜欢这首词并能牢记着,是因为自己平日喜欢吃鳜鱼. 年少时,生产队的鱼塘里养了草鱼、鲤鱼、罗非鱼等.不过我们平常是吃不到鱼的,只有等到开塘的日子,每家每户才能分到十几斤活鱼.所以那时我偶尔才能吃到鳜鱼,其鲜嫩的口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得我第一次吃鳜鱼是在8岁那年.那天,母亲叫我去割猪草,结果我的左手大拇指被镰刀划开了一道口.傍晚,父亲回来时手里提着一条鱼,他说是在邻村一位老渔翁那里买来的桂花鱼,正好烧给我吃以疗伤口.  相似文献   

7.
15年前,父亲出差武汉,带回两条经过加工的真空包装武昌鱼。那是我第一次吃武昌鱼。当时尽管我觉得武昌值味道不错,但现在想起来实际上并没有吃到真正的原味。 这一次,我本人出差武汉,在武昌区一家工商所任职的战友特意为我接风洗尘,在一家叫“味美”的餐馆里就餐,使我真正品尝到了新鲜的武昌鱼。  相似文献   

8.
绿豌豆 《美容院》2013,(4):22-23
有太多同龄人,跟我一样在没有父亲、在父亲背叛的痛苦中长大。他为了自己的一时快乐省私地离开,又在自己需要时,自私地回来——却带给我一个他收藏了16年的蝴蝶结。离家16年,他突然回归2012年6月的一天傍晚,出差一个星期的我回到家里,赫然看见一个男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我还没反应过来,母亲从厨房出来,轻声说:"是你爸。"我爸!我爸怎么会是这样……心里暗自想着,眼睛盯着他,我真不想将这个神情沧桑的男人与"爸爸"这个神圣的称  相似文献   

9.
我得了几十年的胃病,吃过几十种的胃药,没有一种药是负责到底的,都是“临时工”。有的需饭前服,有的应饭后吃,一吃就好,不吃就痛。这几十年的药吃下来,不知总数有多少,肯定我比吃的盐和糖加起来还要多。有时想想心里真害怕,如果这些药未能全部被排出体外,每次哪怕留一点点残迹在肠子里的话,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我离蜕化变质的日子一定不远了。  相似文献   

10.
崔恒 《食品指南》2009,(11):12-13
上当了? 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级,一天看到报刊上说.瑞典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吃鱼与不吃鱼的孩子.多吃鱼与少吃鱼的孩子.长大后在智商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事业的成就上也有明显距离。这个孩子是朋友的心头肉,  相似文献   

11.
丰一吟 《美食》2012,(1):54
有不少人以为我父亲是吃常素的,理由是他画过六册《护生画集》,提倡爱护动物,不杀生。父亲确实吃过一时期的素,但后来就开荤了。他对荤菜有所选择,只吃鱼虾蟹蛋鸡鸭之类,不吃猪牛羊肉。好像他不吃四条腿似的,其实也是偶然。而我呢,吃荤的范围比他更窄,不吃牛羊肉和虾蟹,只吃瘦猪肉和蛋,连鱼和鸡鸭也勉强吃。尤其是蟹,不仅不吃,还很害怕。父亲装了假牙以后,蟹钳咬不动了。在家里还可以用榔头敲敲,到外面去吃蟹就不行了。在杭州时,有一次他到王  相似文献   

12.
正早春,我随手种了些土豆,未曾想到了夏天,它们摇身一变,成了我家阳台上最吸引眼球的观花植物!是的,我没有写错,确实是"观花"植物!在城市长大的我,如果不是亲手种了它,可能也无法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到这"土"植物那洋气美丽的花。记得开春时候,家中翻出两个发了芽的土豆。吃是没法吃了,刚好花盆有空,就将它们切成数块,每块上都带了两三个芽眼,丢进土里。往阳台上晒得到太阳的地方一放,浇上水,心里只是好奇  相似文献   

13.
梦里的椿叶     
小时候最盼着春天快点到来,那种滋味就像盼着过年一样。那年月乡下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下饭的菜顶好地就是咸鸭蛋拌椿叶,可鸭蛋不能常吃,椿叶却能吃上一个春天。盼啊盼,终于盼到了小河开化了,田里的小花也吐蕊了,这时屋后的那几棵香椿树也开始发芽了,姥爷把冬天里攒的咸鸭蛋壳拿出来,小心的套在香椿树那刚刚开始见红的芽苞上,我在一边兴奋得跳来跳去,心里想:“这鸭蛋壳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香椿树渐渐发芽了,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蛋壳有没有动静,枝头上的蛋壳慢慢被嫩叶顶起来了,远远望去像是树上长出了“鸭蛋”,好看极了。终于盼到摘椿叶的这一天,姥爷把长在树上的“鸭  相似文献   

14.
亚圣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得兼,吾舍鱼而取熊掌。可见即使在圣人们的眼里,鱼也是上好的食物。鱼当然是鲜鱼好,腌鱼则令人大倒胃口。曾见海边渔民,将无数大大小小的鱼们统统剖腹,用盐腌了晒在地上,走过去,仿佛是误入金字塔惊见木乃伊群,叫人恶心得很。《水浒传》里的宋江,流放到江州,一日与戴宗和李逵饮酒,忽然心里想要鱼辣汤吃,结果店家上的鱼汤却是用腌过的鱼做的,大是不对宋江的胃口。只有李逵这个粗人,管他鲜鱼腌鱼,但有鱼吃便好,“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宋江呢,越发想…  相似文献   

15.
饮食者,吃吃喝喝也。我不是美食家,但对饮食文化却情有独钟。我平时喜欢谈吃,也做得一手不赖的菜,因此朋友们戏称我为“杨善元”(我师傅的大名叫刘善元,名厨)。 再没有比吃更能让人产生好感了。 说实话,我由于职业关系,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吃过见过,但最难忘的还是我家乡云南的那几样菜。 一日砂锅鱼。洱海盛产鱼类、在大理一带,无论是餐馆厨师,还是一般的家庭妇女,都有一套烹饪鱼的本领。砂锅鱼是他们的拿手好菜.凡是到大理尝过砂锅鱼的人都赞不绝口。做砂锅鱼并不麻烦,用料也普通,把一尾或几尾活蹦乱跳的弓鱼或鲤鱼剖腹…  相似文献   

16.
离不开的梨     
小时便爱吃梨,还为贪吃而挨过教训。有一次父亲出差山东,带回了一篓“莱阳梨”。虽说看着不少,可给亲友们一分,所剩下的就不多了几乎都由着我吃,到最后妈才得以尝尝味道。看着雪白多汁的梨肉让妈陶醉的样子,我的心里不禁又是  相似文献   

17.
<正>冬季人们对吃讲究的是一个"暖"字,吃到口里,暖到心里。羊肉、鱼肉都是大家都不陌生的食材,但是人们却经常被羊肉膻味和鱼腥味困扰。而鱼羊汤不仅能解决羊肉膻味和鱼的腥味问题,还能使营养更加均衡,味道更加鲜美。鱼羊汤的由来鱼羊汤中的鱼羊合并为"鲜"字,此菜也是口感鲜香,汤汁醇厚,被奉为冬令时节的佳肴。关于鱼羊汤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如下。传说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牵着四只羊过江,但是由于船太小,其中一只羊不慎跌入水中,被鱼啃食,这时正巧一渔民经过,顺手将这些鱼打回  相似文献   

18.
帘外 《饮食科学》2006,(1):50-50
对于酷爱旅游的我来说.不论走到哪里.我旅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永远都是“吃”。神往阳朔已久的我没有想到,我刚踏上广西的土地.离阳朔迹有十万八千里.两只耳朵就已被阳朔啤酒鱼塞得满满当当.所有人都叮嘱:“游桂林游漓江,逛阳朔,  相似文献   

19.
有缘食堂     
可以说我是吃食堂长大的。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由于母亲在外地工作,我和父亲便只好到自己所读的学校伙食团“搭伙”——上学时把煮的米拿去,放学再把蒸好的饭端回来。这样每天早晨,我除了和其它同学一样要背上沉重的书包外,手中还得提着一只盛米  相似文献   

20.
儿子挑食的不良习惯一直让我很头痛。两岁以前.我总是浑水摸鱼地将剁碎的青菜拌入他的饭里哄着让他吃下肚。两岁以后.他看到星星点点的绿色就死活不愿意张嘴。后来我编故事讲道理.还能将就着骗他吃一点。可他渐渐长大后,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固执,哄哄骗骗的那一套行不通了.不管软硬兼施还是威逼利诱.小人儿就两个字:“不吃!”在我黔驴技穷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